1975年,305医院。

周恩来缓缓从病床上清醒过来,他看着床边软椅上熟睡的邓颖超,看了好久好久。

他猛然惊觉,这么多年案牍劳形,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安安静静地陪过邓颖超,这样闲暇的日子,太少了。


邓颖超缓缓醒来,周恩来递给她一杯水,说:“我感觉我还有很多话没有跟你说过。”

邓颖超说:“我也是。”此时的两人都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周恩来体内的癌细胞在疯长,这满心满肠的话,怕是今生说不完了。

在两人都因为伤感而陷入沉默时,邓颖超说:“那只能全部带走了。”

周恩来点点头,拉起邓颖超的手,说:“等我走后,把我的尸体进行医学解剖吧,让他们研究研究癌症的变化。”

邓颖超含泪道了一声:“好”。


几个月后的一天,邓颖超亲手将周恩来的遗体交给了医院进行解剖。等解剖结果出来的时候,邓颖超忍不住泪流满面,她从未想过周恩来的病这么严重,也不敢想他临终的时候该有多痛。

解剖的结果到底是什么?邓颖超为什么在拿到解剖结果时如此痛心?


鞠躬尽瘁,为新中国奉献一生

周总理的晚年,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般刚健硬朗。

当时人们不管是在电视还是报纸上,见到的周总理都是意气风发,精神矍铄的样子,但是他们不知道,周总理在背后默默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在1966年,周恩来总是觉得心脏不舒服,只要工作时间长了,心脏就会跳动加速,伴随着心跳加速的是无法言喻的绞痛感。严重的时候,周总理捂住胸口趴在桌子上一动都不敢动,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滴落。

在夫人和工作人员将周总理紧急送医后,周总理被确诊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医生着重叮嘱,一定要多休息,平时不要工作时间过长。

但是在得知自己得了心脏病后,周总理却更加努力地工作,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周围的人都在劝周总理多歇歇,但是周总理说:“我的身体现在已经出问题了,我的时间很有限了,我要为人民多做点事。”


在1967年2月,周总理为了处理广交会的问题,连续84小时没有睡眠,心脏病直接发作,周总理陷入了昏迷。在抢救后,周总理的身体大不如前,他想为当年的国庆节题字的时候,都因为心脏病导致的手抖而写不出一个字。

后来,周总理总是常备心脏病药物,每天都要进行吸氧。

更多的时候,周总理总是一边吸氧一边工作,心脏开始出现绞痛的时候,就服用药物压制。

但心脏只是病魔的前奏,长年累月的操劳,让病魔加快了侵袭的脚步。

1972年5月,周总理又被确诊为膀胱癌医生和工作人员看着检查结果,都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周总理的身体太差了,现在就像四面漏风的房子,再加上周总理年事已高,身体恢复机能比较差,恐怕挺不过这次癌症。

不同于这些人的悲观情绪,周总理对此倒是比较乐观。他说:“有病就治嘛,没什么好难过的。”

可在知道自己的病情后,周总理就陷入了更为繁忙的工作中。当时,由于毛主席的情况也不是很乐观,很多外交出面的情况就只能由周总理处理。

周总理当时头发灰白,跟其他国家领导人谈笑风生,但是在这背后,是那随身携带的心脏病药,时刻准备着的吸氧机,和因为膀胱癌而出现的尿闭。


表面光鲜,背后却都是难言的苦痛。

在这期间,周总理接受过癌症手术,但是癌症似乎缠上了周总理,总是反反复复发作。

在1974年,周总理因为处理台湾问题而数次陷入昏迷,在妻子和工作人员的强硬态度下,周总理住进了305医院但是这一住,他就再也没离开。

在医院里,他经常断断续续地陷入昏迷。但是只要他清醒过来,就要问工作人员最近的工作,以及对台湾问题的处理,他是想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处理好台湾问题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但病魔没有给他时间,癌症发展的越来越严重。后期,由于癌细胞增生脱落,这些癌细胞聚集在膀胱中,使得出血量增加并凝结成血块。

血块堵到尿道口,就让周总理每次排尿就变得异常痛苦。尿液在膀胱中堆积,但是尿道口却被血块牢牢堵住。工作人员经常见到周总理或扭动身体或跳动,才能将血块移开。这期间,周总理会因为疼痛而浑身发抖,满头大汗。

这种画面几乎成了周总理每日的常态。

到后来,周总理瘦的已经只剩61斤,在周总理凹陷的腹部能明显看到一个突出的肿块,像鸡蛋一般大小。


那时候,周总理癌症已经到了晚期了,而且扩散比较快。由于癌细胞的侵袭,周总理浑身疼痛,几乎每个骨头缝都在传出钻心的疼痛。

周总理几乎每天都处于昏睡状态,因为清醒时的周总理,已经承担不起疾病带来的剧烈疼痛了,那些疼痛是连止痛药都无法压制,医生也无可奈何的

在12月的某一天,邓颖超坐在床边的椅子上睡着了。周总理从昏迷中醒了。他缓缓抬起手,眼睛看着邓颖超。


邓颖超也似有所感,从睡梦中醒来。看着周总理已经醒了,邓颖超第一反应是去找大夫,但是周恩来冲她摇了摇头,邓颖超坐回凳子上,拉起周恩来的手。

周总理虚弱但是有力的声音缓缓响起,他说他还有好多话想说,但是说不出来了。

邓颖超含泪点点头说:“那就只能全部带走了。”

周恩来歇了片刻后,继续说:“我死后,把遗体交给医生吧,让他们好好解剖一下,好好研究研究,这算是我能为国家做的最后一点贡献吧。”

而后,周总理继续说:“你务必遵守我们的约定,把我的骨灰撒到中国的大地和江河丧事一定要从简。务必记住。”

邓颖超这才明白,周恩来是在跟自己交代遗言,虽然早已经做好了准备,但听到周恩来这样说,邓颖超还是忍不住痛哭。


而后的两个月,周总理便陷入了长期的昏迷。只能靠机器和营养液维持生命。

在弥留之际,周总理跟医护人员说:“我这里没事了,你们去别的同志那边去吧,那里更需要你们……”

1976年1月8日,饱受病痛折磨的周恩来,在305医院病逝。


身后事,魂归江河

在周总理逝世后,邓颖超将周总理的遗体交给了医院进行医学解剖,等到解剖报告出来的时候,邓颖超不禁泪流。

报告显示,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周总理全身的内脏器官中了,甚至已经扩散到骨头中了。

也就是说周总理到后期基本上每天都在忍受蚀骨的疼痛,但是即便这样,在清醒的时候,他还要给文件签字。


在遗体解剖后,需要整理遗容,更换寿衣。周总理去世前,明确交代自己走后,不要专门裁新衣,穿自己的旧衣服就好。

但周总理的警卫员在周总理的衣服中翻来翻去,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衣服,那些衣服不是太旧,就是太破,要不就是有补丁。

最后,他们选了周总理的一件中山装,这个衣服已经是所有衣服中最体面的了,但是袖口和领口还是有明显的磨损痕迹。


当时北京医院的医生韩宗琦负责帮周恩来更衣,等卫士将周总理的衣服用一个包裹交给韩宗琦的时候,韩宗琦打开一看,直接就火了。

他拿着衣服生气地质问卫士:“你们怎么这样?你们到底想干什么?总理走了还不能穿件新衣服?你们对得起他吗?我自己掏钱,我现在就自己去买衣服!”

邓颖超听到动静赶来了,她安抚了韩宗琦,告诉他这是周总理的遗愿。

韩宗琦拿着衣服就开始痛哭,他是周总理看大的,他对周总理的情感更像是儿子对待父亲。


在邓颖超的劝说下,韩宗琦含着泪帮周总理穿上了衣服。他看着周总理瘦骨嶙峋的身体和满是伤疤的腹部后,还是没忍住哭出了声

1976年1月11日,北京寒风萧瑟。在得知周总理逝世的消息后,百姓们纷纷从家中走出,一步一步地走到医院,十里长街相送


周总理的白色灵车沿着长安街一路向西,开到火葬场,百姓们走上街头,跟在灵车后面一步一趋的走着,含泪告别周总理。

等到棺材抬出,准备送进焚化炉时,一直压抑自己感情的邓颖超再也忍不住了。她嚎啕大哭,她知道这是最后一面了,最后一面了。


她双手抚摸着棺材,说:“你们能再等等吗?能再等等吗?我还想再看看。”

但是时间不等人,等预订火化的时间到达时,人们抬着周总理的遗体准备推进焚化炉,邓颖超哭着喊了一句:“恩来啊,我再也见不到你了……”

周总理的遗体被送进火炉,炉门关上后,就只剩下火焰烧灼的声音。

而后,邓颖超便看着那个骨灰盒坐了一天,她一遍一遍地抚摸着那个骨灰盒,她想起了周总理的遗愿,将他的骨灰撒到中国的大地。

但是她怎么舍得啊,她一边流泪一边告诉自己,这是周恩来的遗愿,是他唯一的愿望了。


1976年1月15日,一架飞机停在通县机场

邓颖超捧着周恩来的骨灰盒来到了机场,她流着泪,坚定地走着。期间警卫员想帮邓颖超捧着骨灰盒,因为此时的邓颖超像一个病人,被北风吹的摇摇欲坠。

但是邓颖超拒绝了,她嘶哑着嗓音说:“还是让我捧着吧,这是我最后能为他做的事情了。”


邓颖超多希望走向飞机的这段路能长一点,但是,就像人终有生老病死,这段路也总会有终点。

她最后抚摸了一下骨灰盒,就将它交给了负责播撒骨灰的警卫员手中。

警卫员问邓颖超,要不要留下一点,留下一点做念想也好。

但是邓颖超坚定地摇了摇头,说:“这是周恩来的愿望。感谢你们,这段路要你们陪他走过了。”

骨灰盒安置到机舱后,飞机就起飞了。邓颖超站在机场,看着飞机飞到远处,渐渐变成了一个小点,直到再也看不到。

她在寒风中站了好久……


警卫员将周总理的骨灰分为三次播撒在空中,当警卫员捧起周恩来的骨灰撒到空中时,骨灰被寒风吹的四散,慢慢下落,慢慢融入祖国的江河……

四小时后,骨灰播撒完毕,警卫员带着空骨灰盒来向邓颖超报告情况。

此时的邓颖超眼窝深陷,眼圈乌黑。她就坐在她和周恩来的房子里,她一夜没睡。

邓颖超不敢走动也不敢睡,一走动,这家里的点点滴滴都是周恩来的痕迹,一睡,脑子里全是当年跟周恩来在一起的画面,这些画面总会无时无刻得提醒她,周恩来走了。


等到警卫员敲响房门时,邓颖超才缓过神来。踉跄着站起来,抱着警卫员痛哭,嘴中不停地说道:“谢谢你们,你们帮我完成了恩来的遗愿,谢谢你们……”


后记

周总理,生前,将安稳幸福带给人民,将苦难折磨留给自己。他为了新中国奋斗一生,甚至没有留下自己的子女。


死后,他将自己归还到祖国的山河大川,融入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从此中国的每一处青山,每一处绿水,每一处花草,都有了周总理的影子,是他的一腔热血和忠骨庇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

他走后,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但是他又把什么都留下了。

举报/反馈

万古江河

50.6万获赞 3.3万粉丝
时光飞逝,历经沧桑终又回到起点
军事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