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公元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
皇太极借道蒙古,引军十万,绕道蒙古,进军北京,明清双方在北京城下展开了殊死决战,引发明清之间最为精彩的一战。
而这一年是农历己巳年,故而称之为“己巳之变”。
▲天启五年辽东形势
02
从1619年萨尔浒之战开始,努尔哈赤就一直在向明朝扩张。经过萨尔浒、沈阳、辽阳、广宁等多次战争,明军损失兵力在30万以上,钱粮数以百万计。明朝彻底地丢失辽西的大片土地,退守山海关外宁远、锦州一线。
1626年,努尔哈赤率主力突袭宁远,意图扫清山海关外的障碍。宁远守将袁崇焕以2万人固守孤城,采取坚壁清野,凭借大炮固守坚城,让努尔哈赤数万大军无功而返,并在不久去世。
1627年,继位不久的皇太极再次率领大军10万对宁远、锦州发动攻击。袁崇焕有了上次的成功经验,以瓢画葫,再次挫败了皇太极的进攻,史称“宁远大捷”。
袁崇焕在两败满清之后,也看到了后金军绕过关宁锦防线入关的可能性。他给崇祯上书: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指蒙古)为向导,通奴(指后金)入犯,祸有不可知者。
袁崇焕请求加强蓟门防守力量的想法并没有付诸实施,被国内局势搅得七荤八素的崇祯,哪里有时间和资源去做这些,将其束之高阁。
▲己巳之变地图
03
此时的皇太极,刚刚继位,急需一场胜利来稳固自己的地位。面对明军牢固的关宁锦防线,皇太极不想再去碰这个钉子。
打不掉,那就绕开,皇太极想到了绕道。
1629年十月,在完成秋收之后,皇太极聚集十万大军,力排众议,绕道蒙古,向北京进发。
皇太极兵分两路,分别从大安口、龙井关打破长城入关。入关后的第一座坚城是遵化,后金军轻松拿下。
拿下遵化之后,后金军应该向西朝北京进发,但是很诡异的是,后金却向东攻击,拿下了三屯营。
明军的主力在关宁锦一线,而北京危急,明军主力必然回援。此时,皇太极就在遵化以东,静候袁崇焕。
但,袁崇焕没有来。
袁崇焕令平辽总兵赵率教率四千精锐骑兵,火速驰救遵化,走抚宁、迁安这条路线赶往三屯营。并且命他务必在后金军走完从喜峰口到三屯营地五十里路前,跑完这条二百六十里,进入遵化城进行防守。
赵率教不负众望,全军覆没。
袁崇焕不可能不知道赵率教四千骑兵与数万后金军之间的差距。也许,从赵率教启程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赵率教的结局。我们很难知道袁崇焕给赵率教下这个命令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或者他根本没有时间去想这些。
赵率教的死是明军的重大损失,宁远大捷、宁锦大捷,赵率教的功劳尤多,是一员难得的悍将。
崇祯听闻他战死,伤心落泪。
▲后金攻城
04
袁崇焕别无选择,他用弃车保帅的方式,让自己的主力从一条安全的路线,从山海关走永平到蓟州,对北边的城镇和清军,是看都不看,抢在后金军之前,到达蓟州设防。
蓟州,是去京城的第二座屏障。
皇太极在吃掉赵率教之后,迅速西进。在蓟州城下,皇太极和袁崇焕终于见面了。当皇太极知道蓟州城上的是袁崇焕之后,对强攻这座城失去了兴趣,他再一次实施了攻其必救的战略。越过蓟州,直奔北京。
袁崇焕在蓟州拦截皇太极军队的计划落空。袁崇焕在蓟州拦截失败后,常规做法,是尾随后金军,和北京守军夹击后金军。
当时,有人建议袁崇焕,出城与后金大军周旋,万万不可越过蓟州向北京进发。但袁崇焕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他知道,如果出城与后金野战,自己绝无胜算。
后金大军过了蓟州,北京城外已是无险可守。
袁崇焕不愿意和皇太极野战,急奔北京城下防守,这一行动,并没有得到崇祯的首肯,这也为他之后的悲剧人生落下了伏笔。
05
此时的北京,各路援兵云集。
决战终于来了,在北京城下,双方都退无可退。
明军的主力分为两块:一块为满桂率领,在德胜门外;一路为袁崇焕率领,在广渠门外。
皇太极兵分路两路,分别攻击满桂和袁崇焕。
其中对付袁崇焕的是:大贝勒莽古尔泰、贝勒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豪格的豪华阵容。清军合计四个旗加上蒙古兵,已经是清军的一半的兵力,具体数字不得而知,按猜想应该在四万以上。明军这边是袁崇焕、祖大寿、王承胤,他们的军队,是九千。
广渠门之战,袁崇焕背靠北京城,在北京城上数万双眼睛注视之下,督师血战。
这一战,不需要谋略,也无需战法,就是用刀说话。袁崇焕中箭如刺猬,幸亏穿了重甲,箭并没有射透。
这一战从早到晚,血流成河,最后的结果明军惨胜。
再说说满桂。
他本来正在和后金厮杀,北京城上发炮相助,但因为操作失误,误炸了满桂军,后金乘势掩杀,满桂大败。
06
胜利之后的袁崇焕,坐在箩筐里面,城上的人用绳子把他拉进了北京城。
崇祯在平台召见了他,并将他下狱。
当初袁崇焕杀毛文龙时,部下何可纲曾经说了一句:“生文龙,国不幸;用文龙,朝廷不幸;杀文龙,公不幸”,此时果然应验。
袁崇焕被下狱的消息传出之后,袁崇焕手下大将祖大寿率领大军不辞而别,向山海关驻地进发。孙承宗紧急之下劝说无效,让监狱中的袁崇焕手书祖大寿,祖大寿才又重新听从调遣。
而皇太极知道袁崇焕下狱的消息之后,回师卢沟桥。而此时,明军援兵云集,以满桂为主帅,驻扎在永定门外。皇太极下令全军出击,满桂率领四总兵,合计四万人奋力抵抗。
最终的结果是:明军总指挥满桂战死北京城下,四个总兵两个战死,两个被俘,四万明军全军覆没。
07
皇太极虽然大胜,但攻打北京城还是不行的,于是他转战北京周边,先后攻下了永平、滦州、遵化、迁安。
皇太极的意图是想在北京周边站住脚跟,做长久打算。他自率领大军会沈阳,留阿巴泰等人率领1万人马守卫四城,后又让阿敏前去换防。
这四城处于明朝境内,又紧靠京畿,明廷岂能容,立即派大军攻打。明军的统帅是孙承宗,主力是祖大寿的3万人马,还有各路援军5万余人。
后金军本就人少,又分在四城,明军得以分而击之,后金主帅阿敏见势不妙,趁夜逃回了沈阳。而在阿敏逃回的路上,碰到了前来救援和换防的杜度,但四城已失,也只能退回沈阳。
▲今日皇太极雕像
08
己巳之变,明朝和后金之间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决,明朝守住了北京,在广渠门打败后金。此战,明朝损失惨重,失去了袁崇焕、满桂、赵率教等将领,整个关宁防线只剩下祖大寿、何可纲寥寥几人而已。
但此战,后金收获更多。
皇太极自此打开新大门,每过两三年时间,就派军进入明朝腹地进行大规模抢掠,每一次都是收获满满。就拿第六次入关抢掠来说,后金入关共计5个月,共计攻破七十城,俘虏人畜46万,败明军57次,而明朝事实上失去了抵抗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后金军为所欲为。
即便没有李自成,明朝也已经离亡国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