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外长会期间,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与印度外长苏杰生见了一次面,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根据《印度时报》报道,苏杰生在会谈后的简报会上,主动对媒体放风说,他跟秦刚外长交谈了大约有45分钟,两人只是简要地讨论了中印在G20框架内的合作,真正的重点在于中印双边关系。
从外交部各自的表述不难看出,对于双边关系,双方的侧重点存在很大不同。中方这里,依然是把合作放在了一个比较高的优先级。秦刚外长对苏杰生强调,中印的共同利益大过分歧,双方要保持对话,对分歧进行妥善处理,至于边界问题,应当摆在适当位置。这里我们都不需要分析什么言外之意,秦刚外长的表态,已经足够直白了。而中印当前的关系,也确实不适合一些委婉的外交辞令。
但印度这里,依然是三句话不离边境。这也跟苏杰生过去几个月的口径一致,他曾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地强调,中印双边关系正常化的前提是,印度主张的边界条约必须得到全部满足。
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苏杰生所谓“中印关系恢复正常化”的所有前提,都是他们单方面的主张。其实印度也知道,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条件,如果在谈判桌上提出来,只会增加双方对话的难度,跟故意捣乱也没有太多区别了。
但印度过去还真提过,两年前中印第十三轮军长级会谈结束后,西部战区发表通告指出,中方为推动局势降温体现了充分诚意,作出了巨大努力,但印军方面仍然坚持不合理的要求,给谈判增加困难。
我们倒是可以推测一下,印军当年的不合理要求,本质上跟苏杰生的说辞一样,那就是中方必须满足印度主张的边界条约。至于印方为何要在公开场合反复提,这背后有一层简单粗暴的逻辑,那就是如果中方不答应印度的条件,那就是没有对话的诚意。
印方如此做派,一方面是为了讨好国内的选民,另一方面,也是变相通过舆论,向中方施加额外压力,为自己增加讨价还价的筹码。这种手段,其实跟美国对华外交态势如出一辙。如此看来,近段时间美印加深各层级合作关系,印度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至少没有诚意那一套,学得是有模有样。
言归正传,中印边界问题由来已久,想要妥善解决,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少不了持续且定期的交流沟通。在此期间,如何管控分歧,避免擦枪走火,很考验双方的战略定力和战略布局。而过往的经验也表明,只要印度不主动制造事端,边境问题基本就处于可控范围内,就算印军这边有非分之想,解放军凭借加强戒备跟推进谈判双管齐下的方式,也能产生有效的震慑作用。
然而问题的根本在于,出于国内政治需求、军队内部争功等客观原因,印度隔三差五就要拿出中印边境问题炒作一番。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个别政客跟军队高层,反而不希望跟中方达成共识,若是中印边境问题长期存在,更方便他们借题发挥。这也是为何近年来,中印边境问题陷入反复摩擦的怪圈,虽然每次的起因都各不相同,但底层逻辑是一致的。
如此来看,中方一边跟印度保持谈判,一边巩固边防,也是深知印度对边境问题扭曲的政治情节,是双方达成共识的主要障碍。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印度同时跟中国与巴基斯坦有边境问题,而在印巴实控线上,印军往往会采取极具侵略性的做法,以此占据主动权,原本他们也想在中印边境如法炮制,但面对解放军却占不到便宜,基建效率也赶不上中方,这些都难免让印度产生焦虑情绪。
而这种焦虑,这逐渐从军方蔓延到政坛。不仅仅是军方在边境搞小动作,印度政府似乎也在准备亲自下场,围绕边境问题大做文章,向中方发难。前段时间就有消息说,印度政府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与G7国家的一系列会议,想在中印边境问题上得到西方国家的声援。苏杰生当时还传达指示,要求有关部门要筹备好所有与中印问题相关的卫星照片与书面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