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流连不利的重庆地产“一哥”金科,最近又整出了“大动作”。
1月31日,金科先是发布公告称未能按期足额兑付“20金科地产MTN001”本息,宣布境内债务正式公开违约;接着同一天又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5亿元-190亿元。
2月10日,金科又通过内部公告对组织架构进行大规模调整,四个区域公司被合并。
联想起去年金科的债券展期、美元债违约和大规模裁员事件,这两次公告似乎更能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身负巨债、巨亏于一身的金科在正陷于内外交困之中。在房地产持续洗牌深度调整中,2023年金科的日子可能并不容乐观。
金科之殇:裁员、爆亏、债务压顶
自2020年将销售规模低的区域公司和城市公司进行整合后,对区域架构“动刀”便成了金科股份每年的保留节目。
2023年2月10日,金科内部公告显示,将对现有的九个区域公司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其中四个区域公司将被合并。
按照金科的惯例,每次区域架构调整都要伴随一波裁员,这次虽然明面上没有提裁员的事,但已经约等于又有一批员工喜提“毕业”。网上有金科内部员工爆料,有部门领导已经收到集团任务,本月必须将整个部门员工劝退。
按照金科目前的状况,被裁掉的员工能拿到工资已经万幸,N+1赔偿只能是奢望,毕竟从去年3月份开始,金科的“暴力裁员,不予赔偿”就已名声在外。当然,以金科目前的经营状况而言,就算想为被裁掉的员工善后也有点力不从心。
2022年对金科股份来说,是寒气笼罩的一年。
1月31日晚间,金科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2年净利润亏损95亿元至190亿元。
尽管行情下行,销售锐减在所难免,然而与金科同属“中国房企20强”阵营的新城控股、金地集团在净利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依然能实现数亿净利。对比之下,金科则显得有点“拖后腿”。
探究其原因,除行情低迷拖累业绩之外,还与金科股份难以化解的债务问题有莫大关系。
金科的债务压力有多大呢?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金科总负债2602.7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余额376.00亿元,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166.07亿元。资金缺口如此之大,违约又何足为奇?
救急如救火:深陷“借新还旧”、担保融资怪圈
其实金科在公开债务层面一直维护得比较体面,直到2022年12月27日才发布公告称一笔1113万美债利息无法支付,正式承认债务爆雷;1个月后,又官宣一笔10亿元境内债务无法支付本息。此至,金科“爆雷”事实已彻底捂不住了。
在2022年5月份金科债务危机暗流涌动的时候,“白马骑士”便已经驾临。
当时重庆市政府给予其极大支持,包括发放3亿元纾困资金、牵头国企入股、为项目增信背书、增加融资支持力度等一系列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的短期资金流动性压力。
与其它房企铁腕“断臂”相比,金科在自救路上明显更倾向于动用“借新还旧”手段来填补资金窟窿。
2022年2月15日晚间,金科发布公告,拟发行规模不超过15亿元用于偿还“20金科01”的回售本息。
2022年7月,金科另一家上市公司金科服务公告称,为金科地产板块提供不超过15亿元借款,相当于将账面上30%的现金拿去为对方提供流动性资金,消息传出后,瞬间引发市场哗然。
在融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提供担保获得资金似乎成为金科最后的“救命稻草”。
截至2022年11月末,金科与子公司、参股公司等一众关联公司互相担保金额达到653.47亿元,占其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67.91%。就在今年1月12日,金科再次发布公告,拟为旗下部分控股子公司,新增不超500亿元担保额。若算上前期的600亿,金科未来担保的额度超过1000亿。
在弹尽粮绝之际,担保无疑是低成本借款方式,但更会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偿债压力、资金风险进一步放大。
与此同时,金科的定增动作也很拼。
2022年12月5日,金科公告称,拟向不超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目前公司总股本30%。若按公告披露日金科市值估算,此番定增额将达36.84亿元,额度之巨,令市场侧目。
1月16日,金科董事局主席黄红云表示,今年将聚焦引入战略投资。然而颇为吊诡的是,早在2022年6月之前,黄红云的前妻陶虹遐及其女儿便已经高位套现11亿元离场。
黄红云:从泥瓦匠到地产大亨的逆袭之路
上世纪90年代,西部大开发热潮风起云涌。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开启了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新航程。
那一年,泥瓦匠出身的黄红云已经在重庆涪陵区一家建筑公司做了5年总经理,过着稳定而富足的生活。随着重庆直辖市的挂牌成立,黄云红意识到房地产行业迎来巨大市场空间,创业念头由此萌发。
1998年5月,34岁的黄红云辞职离开涪陵,在重庆市区注册金科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黄红云进入地产后如鱼得水,第二年就在重庆房地产市场闯出了名堂。
黄红云的首个楼盘是金科花园,不仅是重庆最早一批高端商品房,还因其占据核心地段被称为“离解放碑最近的好房子”,首开当日更是以近1.5万方成交面积刷新重庆市新千年地产销售纪录。
金科花园大获成功,让金科一战成名。2003年,金科又推出了天籁城,赢得 “重庆首席花园洋房社区”的美誉。
在黄红云的精心经营下,金科进入重庆头部开发商行列。往后很长时间内,“洋房专家”金科的与“别墅专家”龙湖更是一时瑜亮,共同执掌重庆房地产市场的话语权。
2007年,走出重庆的金科先后进军江苏、北京、四川、湖南等全国21个省市。第二年,借机金融危机的低谷,金科大肆抄底土地,囤积土地达到1000万㎡,全国化布局初战告捷。在熬过金融危机后,2009年金科凭借百亿销售额逆势而上,成为国内知名地产商。
金科真正实现“起飞”则是始于上市。
2011年8月23日,金科借壳重庆东源在深交所A股正式挂牌上市,此后开启了长达十年的高速增长时期,销售额从2011年的134.48亿增长至2020年的2232亿,行业综合排名已跃升至15位。
股权争夺“后遗症”:无序扩张,终被反噬
上市后的金科为黄红云带来了巨量财富,将其一举推向重庆市富豪榜第二位,也差点让他失去金科控制权。
2015年大牛市时期,黄红云家族半年内大量减持套现45亿元,导致金科股价大跌。同年8月,金科又抛出一份定增方案,拟向不超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
老练敏锐的孙宏斌瞬间捕捉到了机会,果断出资40亿元参与定增,随后,融创又不断在二级市场买入金科股票,截至2018年10月,融创及其子公司持有金科27.67%股权,成为金科第一大股东。孙、黄之间随及展开一场金科控制权争夺战,最终迫使黄红云与其前妻及女儿签下一致行动人协议,才得以保全大股东之位。
一手打造的企业差一点就被融创“吃掉”,让黄红云意识到迅速做大规模的重要性。于是,金科开始走向大举扩张之路。
2017年,金科发布《2017-2020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到2020年冲击2000亿销售额的目标。
为保证目标达到,金科拼命玩起了“1671”高周转模式,即拿地后1个月开工,6个月开盘,7个月开发贷上账,1年内现金流回正。
抢地、并购动作也接连提速。2016至2018年,金科新增土储建面从613.1万平方米暴增至2054.3万平方米,2018年拿地面积是与销售面积的1.5倍。
密集“子弹”打向土地市场。仅2019年上半年金科便豪掷420亿用于土地储备,相当于2018年全年销售回款的45%。
在2019年7月“王振华事件”引发新城控股危机后,金科斥资54.75亿元“吞下”对方16个项目,成为那一场风波中收获最多的“围猎者”。
2020年是金科的巅峰时刻,不仅以2233亿超额完成五年前的目标,跻身百强房企第17位,旗下的金科服务还于同年11月在港上市,至此,金科成为重庆首家同时坐拥“H股+A股”双平台的民企。
然而,步子迈太大,总会扯到点什么,在狂突猛进之际,规模狂增的伴随代价也相当沉重。
2020年,金科总负债达到历史新高的3078亿,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3倍。2021年开始,随着房企“爆雷”声起,金科开始频繁传出商票拒付等问题,由于每次都及时出面澄清,并没有引起舆论热度。直至2022年1月份上百债权人聚集在位于重庆的金科总部打砸,高呼“还钱”,才真正将其推上风口浪尖。
此后,又不停爆出楼盘停工、理财暴雷、员工讨薪等负面新闻,债务危机暴露之后,哪怕备受政府“特殊照顾”,还是未能兜住“债务雷”。
所有居高不下的负债背后都是对规模的偏执渴望。金科作为渝派房企的龙头,曾创造了发展的奇迹,但是在其激进扩张,蒙眼狂奔之下,对市场预判还是出现了严重偏差,导致一步步滑向巨额债务的深渊。背负接近2600亿巨额债务的金科股份,仅靠政府纾困政策和“借新还旧”来“补血”还远远不够的,目前不管是市场环境还是未来业绩都变数颇多,“避险”难度依旧不小。
金科的Slogan是“美好你的生活”,这既是它的初衷和承诺,也是全国上百万业主的共同期盼。经历了繁荣与败落的金科,曾经的“重庆地产一哥”,是否还能挺住,焕发新生,“美好”如初呢?
(申明:凡转载本百家号原创文章,须取得授权,并注明“转载自【中国地标城策院】百家号@许子财金原创文章”,否则视为侵权并被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