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疙宝是四川的方言,指的是癞蛤蟆,学名是蟾蜍。

蟾蜍也叫蛤蟆há ma(蟆单独读má)。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长很丑,俗称癞蛤蟆、癞猴子、癞刺,四川话就叫癞疙宝。我们熟悉的那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主角就是它,确实是美丑的强烈对比。

蟾蜍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们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因为蟾蜍水陆两栖,皮肤布满小孔具有渗透性,外加它们从出生就没有羊膜和壳等结构的保护,致使它们对环境的敏感性要高于其他类群,所以也被认为是检测环境变化的风向标
白天,大蟾蜍多隐蔽在阴暗的地方,如石下、土洞内或草丛中。傍晚,在池塘、沟沿、河岸、田边、菜园、路边或房屋周围等处活动,尤其雨后常集中于干燥地方捕食各种害虫,是民间公认的有益动物。

大蟾蜍冬季多潜伏在水底淤泥里或烂草里,也有在泥土里越冬的。冬天农民在耕作时遇到了冬眠的蟾蜍,都会进行保护,小心地避开,避免伤害到它们。

因为它们不但是捕食害虫的农业卫士,而且集药用、保健、美食于一身,因而被誉为“蟾宝”,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动物。

不过,虽然“蟾宝”能吃,但是为了保护它们,在2020年10月,国家林草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于中华蟾蜍、黑眶蟾蜍等19种野生动物,《通知》规定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但允许用于药用、展示、科研等非食用性目的的养殖。

所以,即使“蟾宝”进行养殖,也不能拿来吃,得好好保护。

在四川,“癞疙宝”有许多有趣的典故,除了上文提到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还有歇后语,比如:
癞疙宝打哈欠——口气大,形容说大话或提出过高要求。
癞疙宝躲端午——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旧时中药铺买蟾酥或蟾衣做药,若初一未能做药,则延至十五再做,不管怎样,癞蛤蟆都逃不了一死。比喻始终躲不过某种灾祸,避不开某个难关。

因为癞疙宝行动迟缓,并且人们也很少去伤害它们,所以它们见人也不会立即避开,往往戳一下才跳一下。所以民间方言里有句批评人的负面词是:癞疙宝变得——戳一下,跳一下!比喻做事不主动,需人不断督促。

总体来讲,癞疙宝虽然丑了点,但是对人们很有贡献,是有用、有益的动物。

对了,癞疙宝还有招财、招揽功名利禄的说法。

金色的癞疙宝,就是金蟾,又称三足金蟾,在中国神话中,金蟾是吉祥之物,可以招财致富,传说金蟾能口吐金钱。

金蟾的造型很多,一般是坐蹲于金元宝之上的三足蟾蜍,背负钱串,丰体肥硕,满身富贵自足,有“吐宝发财,财源广进”的美好寓意。

金蟾招揽功名利禄的说法来自“蟾宫折桂”一词,比喻考取了进士。在现代社会,也是用金蟾来送礼,祝福新上任的亲朋好友,或者考上学校的孩子,祝福官运亨通、有大好前程。所以,金蟾为也是在民间备受青睐的。




举报/反馈

回村的张家小二

4642获赞 367粉丝
时间如白驹过隙,珍惜当下。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