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3日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此后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陆续发布,并于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一届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至此,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渐从方针政策上升到法律层面。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1月25日)、《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21年8月21日)等,使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获得了长期实施和有效运行的坚实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遗保护,每到一地都会考察当地的非遗工作。总书记在新近“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后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推动部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具备条件的高教科研机构聚焦“非遗”人才需求,结合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在相关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下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有条件的单位也可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二级学科,培养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认定、传承保护、现代化及转化方面的高层次专业化人才”。
2021年2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专业代码:130103T)。同年10月,天津大学获批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简称“非遗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这标志着非遗学科正式进入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开启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简称“非遗学”)的建设与发展,也标志着我国非遗保护事业从“抢救性保护”进入“科学保护”,再到“学科保护”的崭新阶段。
在国家层面的规约、引导、鼓励与支持下,“非遗学”学科建设呈现勃勃生机。在教材建设方面,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程》、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等著作已进入学科视野,教材编写逐步进入体系化进程。2022年4月首次成立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编辑委员会,由冯骥才担任编委会主任、系列教材总主编,首批3本教材《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论》《民间文艺学教程》《传承人口述史教程》的编写工作正式启动。此外,王文章任主编,吕品田、罗微、李荣启任副主编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于2022年出版发行,作为该领域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学术工程,“厘清和阐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术语、理论,概括和释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原则、理念方法等”(鲁太光,2022),对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价值。2022年9月27日,全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7名硕士研究生正式入学天津大学,这也标志着中国“非遗”的保护与发展进入了专业和科学的轨道。
非遗十大门类中,与音乐相关的非遗项目占比可观。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以及民间文学等形式或多或少与音乐相关。据中国政府网2021年6月统计,我国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189项,传统舞蹈类144项,传统戏剧类171项,曲艺类145项等,省、市、县级非遗体量则更加庞大。音乐以其不同的语言体系与形态而具有特殊的认知与解读属性,同时,音乐艺术具有很强的表演与实践特性,作用于人的身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对人类心灵的陶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研究、保存、保护、传承、发展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代音乐工作者必须担负、亟待解决的时代命题,“音乐非遗学”的确立必要且迫切。
建立“音乐非遗学”,应以非遗学理论已有研究成果为指导,同时吸纳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乃至考古学、物理学、声学、法学等跨领域、跨学科研究优势补给,在新文科视域下考察“音乐非遗学”交叉学科的建构;以音乐学专有属性与学科发展为基础,广泛吸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搭建“音乐非遗学”学科范畴、基本理论、学科术语、学术框架等内容。音乐非遗学与非遗学互为补充、互为观照,可在更加全面、更加专业的视野中解读、丰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体系与研究路径,共同推动我国非遗研究与传承的内涵深化与外延拓展。
新时期,音乐非遗学具有新的学科使命。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文旅非遗发〔2021〕61号)的指导下,以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为框架,建设国家音乐类非遗保护的学科体系,借力高等教育加强人才培养与师资建设,在科学研究与艺术实践方面共同推进。加大社会服务力度,在传承、传播中活化非遗,强化与现实生活的关联,保存、传承的同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音乐非遗学不仅仅要关注传统音乐的形态,更要在人与社会的交互影响下感知其“作为文化”的本质属性,从人的意志对象化的视角反观音乐遗产之时代性与当代价值,基于理论教学与艺术实践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本文提出“音乐非遗学”学科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权作抛砖引玉,期待业界的认同与共同努力,展开更具启发意义的讨论与更有指导价值的实践,以期在学科概念、研究范畴、分类方法、外延广度与深度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完善与补充,为建设文化强国、加强文化传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
郑中 范洪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