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明白,考研二战是经济和心理的问题,尤其是对收入本就不高的大学生而言。你可以问问自己,还有那个精力、时间、经济去支撑你二战嘛?
每年二战有一部分高分群体,“总分过线,单科不够”“单科都够,总分离复试差1分”,大家觉得其实岸就在眼前,再来一次我必能上岸。
这些学生绝大多数都是跨考,有位同学第一年考外校复试差1分,能调剂没有去;不甘心读了学校二学位,第二年同一个学校进复试了没被录取,最终还是接受了调剂,所以有些看似接近的目标其实根本就是遥不可及。
其次,当你不再是应届生,不能在学校备考时,你必须要考虑你的备考地点,在家里?租房?还是自习室?图书馆?
在家还好,但如果你觉得在家学习氛围不好,出去租房就不得不承担一笔费用了,大多数二战的同学又是没有工作收入的,经济压力这就来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精神压力】,你身边的人不乏有上岸的、放弃的,这时候你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些影响,自己的焦虑无法得到释放,还有承受来自外界的压力,这时候真的很有压力!
最后,请回答这四个问题,如果还是想二战,那么不管发生什么,咬着牙向前冲!
1、考研的初衷是什么?
2、是否对某个专业情有独钟
3、你的抗压能力能否支持你走到最后?
4、你是否能接受“二战”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