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说起合肥的民间博物馆,很多人都会想起肥东长临河古镇博物馆群。在这里,一座座古朴的徽派民居鳞次栉比,报刊博物馆、百年邮政馆、汉服博物馆……藏身其中的民间博物馆总是会引得游客驻足。安徽聚贤文化中心创始人、安徽民间博物馆领头人代表未立学便是这组民间博物馆群的馆长。年近半百的他平素看起来严肃,但是只要谈及收藏和文化传承立马判若两人,话匣子一打开就滔滔不绝。

我省唯一以报刊为主题的民间博物馆。

文化助力古镇焕发生机

2015年,长临河老街第一家老报刊史料馆——“安徽省聚贤报刊博物馆”正式开馆。2016年,古镇长临河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而聚贤文化精心打造的博物馆群,一直坚持免费开放,给古镇带来了勃勃生机,提升了长临河的文化影响力。

到2017年,未立学已经在长临河老街相继建起报刊博物馆、汉服博物馆、典当行、闺域阁、聚贤书院、百年邮政馆,6个场馆组成了系列博物馆群。据介绍,聚贤报刊博物馆是安徽省内唯一以报刊为主题的民间博物馆,也是目前国内馆藏量最大的民间“老报刊史料馆”之一。这里藏有明朝崇祯年间至改革开放之初各历史时期的报纸、杂志、图书、史料、票证、实物等可供开发的文化藏品(老载体)8000多种、500余万件,内容涵盖新闻史、革命史及各种行业的历史。其中《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版近代报刊。

相距不远的百年邮政馆,原是晚清淮军华字营统领吴毓芬、吴毓兰兄弟的宅第,是一座三进四厢两院格局的江淮古民居。民国初年,这里还曾是肥东最早的三个邮政局之一,见证了长临河邮政的百年历史。馆内展陈面积近 500 平方米,120 块精美的展板图文并茂地呈现了邮政事业的变迁。在这里可一睹清朝大龙邮票、苏维埃邮票、欠资邮票、猴票等珍稀邮政藏品。

一件件实物展品,一张张珍贵照片,无声地诉说着报刊和邮政发展的百年沧桑。

未立学在百年邮政馆内。

用科技让文物“活起来”

做民间博物馆事业非常艰辛,不仅靠情怀,更需要责任担当。“建博物馆是费心血的,全是自己亲力亲为,做文化这东西,很多东西要不断调整,从框架到文案,要请到很多专业的人来处理,是系统性的工程。”未立学说,“但只要看到游客在博物馆内停留,津津乐道地给他们的孩子讲述过去的那段历史,我就觉得非常充实,很高兴。”

为了实现黟县民间博物馆群整体构想,春节刚过不久,未立学就带儿子一起走访陕西、山西、河南收集藏品。谈及黟县博物馆群落,未立学又有了新的想法:“我计划建一个红色博物馆,暂命名为1949馆,布展从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开始,到重庆谈判再转入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到战略大反攻,直至全国解放;从开国大典到抗美援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奠定了新中国站起来的基础。”他希望运用声光电技术将历史故事、革命精神呈现出来,告诉后人,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

未立学的儿子正在上大学,学习编导专业,受父亲的影响也爱上了博物馆事业,“儿子会给博物馆写文案,将一些先进的理念融入其中,我也希望他将来能继承我的事业,将传统文化、历史更好地传承下去。”

欲建徽文化民间博物馆群

“这么多年做博物馆,其实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力量在引领我、推动我。”未立学说,让民间收藏的展品走进普通老百姓生活,他希望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影响到每一位进馆参观的人,同时提升当地文化内涵,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未立学告诉记者,他计划在黄山黟县建一个徽文化民间博物馆群,包括地契馆、徽绣馆、婚俗文化体验馆、徽京剧馆等。“未来几年,要打造有10至20个不同主题的特色博物馆群,这些馆会结合当地特色,依托文化实物遗存,让展览的每一件物品都有一段故事,一段传说。最近在关注徽州文化,准备打造以徽州女性生活为切入点的‘淑人馆’,目前正在设计构思。”

在未立学看来,合肥作为一座新一线城市,具有深厚广阔的文化土壤,博物馆是对外展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几年来,聚贤文化深深扎根于千年古镇长临河,以‘文化+旅游’的模式搭建起聚贤报刊博物馆、百年邮政馆、聚贤书院、典当行、闺域阁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系列文化场馆。未来,我们会立足安徽,辐射全国,并力争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

尽管民间博物馆作为国有文博场馆的有益补充,意义重大,但在某些方面也举步维艰。这一点,未立学从不否认,他说,“好的种子需要土壤和阳光才能茁壮成长,建博物馆也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他希望,一方面根据政府的旅游开发政策,通过旅游服务和体验,获得收益反哺博物馆;另一方面,出台按照民间博物馆的等级划拨运营维护资金的补贴政策,来引导提升展陈内容,让更多的民间博物馆能够快速发展壮大。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举报/反馈

大皖新闻

6038万获赞 157.8万粉丝
追寻真相,传递真情,探求真理
新安晚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