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长期以来都被称为“慈爱又威严的父亲”。

在俄罗斯漫长的历史上,最伟大的沙皇彼得大帝被尊称为“俄国之父”,之后的罗曼诺夫家族的沙皇也获得了“俄罗斯人民的小爸爸”的称号。

因此当“慈父”这个极具沙皇特色的称呼用在了斯大林身上时,不禁让人发出疑问:这是尊敬还是讽刺呢?

1956年2月14日,苏共二十大在克里姆林宫召开,此时的赫鲁晓夫大权在握、意气风发、化身黑粉,用一份秘密报告将斯大林打落凡间,苏联人民的“慈父”、伟大领袖成了历史罪人。

然而在1939年,彼时的赫鲁晓夫还是斯大林的铁粉,俨然没有了27年后的嚣张和自信,还是一只惟“慈父”命是从、毫无反抗能力的小弱鸡。

他在不到20分钟的报告里吹捧了斯大林32次,平均一分钟1.6次,其中就包括了「苏联各族人民的生身父亲」的称呼。

从此,斯大林就多了一个“慈父”的称号。

放在今日,大家对“慈父”这个称号肯定是嗤之以鼻、充满嘲讽的,但放在当年的苏联就不一样了。

众所周知,俄罗斯人向来不被西欧人民接纳和承认,长期以来都被视为「白皮鞑靼」「蒙古混血儿」。

这里面除了宗教冲突的矛盾外,铁木真的后代对东斯拉夫人200多年的统治也是主要原因。

因为蒙古人确实给俄罗斯人带去了深远影响。

蒙古人除了加强了东斯拉夫人的“战斗基因”外,还给他们的血脉里注入了「噬“土”如命」的基因和「沙皇情结」。

噬“土”如命很好理解,俄罗斯人千百年来一直都被这份血脉之力驱使,窝边的草都被吃遍了,凡是和俄罗斯当过邻居的国家无一幸免,多多少少都要被啃一口。

至于沙皇情结,更是体现了黄金家族和东斯拉夫人的共生和民族融合,蒙古人把自己的制度、文化、思想、行为方式通过通婚的形式,打包送给了俄罗斯人。

最显著的几个特点就是:

「崇尚征服和掠土、崇拜英雄统治者、粗暴统治和专制、内讧和作乱。」

俄罗斯人不仅仅是继承了这些特点,还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加满了四个技能点,发扬光大了蒙古帝国的特点。

于是,具有不可遏制权力、拥有独到英雄特征的沙皇在俄罗斯成了一种独特存在,其更像是一个凭借个人魅力和气质实施专制的英雄式人物。

恰恰是这种存在成了俄罗斯人的心头好:

他是残暴了点,但他酷啊;

他是专制了点,但他有魅力啊;

他是没把人民当人,但他是英雄啊。

这就是俄罗斯人典型的「沙皇情结」。

哪怕到了21世纪,俄罗斯人仍旧没有摆脱这些草原帝国的特征。

在苏联时期,斯大林先是凭借高超的权斗手腕上位,然后利用手中大权唯吾独尊,最后在二战中带领苏联人民取得胜利,苏联更是在他手中成为了与美国齐头并进的超级大国。

这该死的个人英雄主义式魅力,这无与伦比的领袖气质,这开疆拓土的丰功伟绩,这简单粗暴的统治,这不就是翻版的“彼得大帝”吗?

事实也证明斯大林之后,苏联领袖再无豪杰,镇不住这江山,也镇不住这些人。

因此在苏联人民心中“慈爱又威严的父亲”这个称号,斯大林当之无愧。

举报/反馈

比利翁

47.9万获赞 26.2万粉丝
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