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古代史研读:罗马海军战舰的建造材料和配备武器——在技术条件制约的情况下,古代地中海地区的造船材料主要以木材为主。共和国时期,木材供应对罗马来说不成任何问题:亚平宁半岛有许多原始森林。帝国时期,疆域的扩大,使木材的来源更加丰富。在充分利用当地可获得的木材的同时,造船工匠还会根据战船的特性选择不同类型的木材。

建造战舰的材料

根据传统的造船经验,橡木一般被优先用于制作战船的龙骨,而对于船体则用松树,柏树,雪松和榆树、以及橡木、山毛榉、落叶松和冷杉等任何可获得的木材。而且,对木材的干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韦格蒂乌斯建议:“最适宜于砍伐林木的时间是在夏至过后,也就是七八两个月,以及秋分时节,亦即到元月朔日之前,因为这几个月内树液开始发干,树干变得干硬起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建造利布尔纳舰所用的木材都是在每月15—22日之间砍伐的。只有在这八天之内砍伐的木头才不会腐朽,从对宗教信仰的观察中也能看得出来,只有这几天可以说才始终是黄道吉日。

应当注意,不要在林木刚砍伐下来就把它锯成板材;而锯成材之后也不能马上送去造船,因为圆木也好,锯材也好都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之后才能收水。假如用潮湿的木材去下料,当木材的自然浆液渗出时,就会挤到外面来,而且会出现宽宽的缝隙;对于船只来说,再也没有(比木板上开始出现裂缝)更危险的了。

对于桅杆而言,松树和冷杉是首选;桨则用杉木制做战舰上携带的帆用大麻或亚麻制做,绳索则用大麻、纸莎草或埃斯帕托草制成。固定船体通常“使用的钉子是铜的,不是铁的。虽然这样做成本要大许多,但更牢靠,而且是合适的,因为铁钉遇上热气和潮湿容易生锈,而铜钉即使泡在水里也仍然能保持原有的金属性能”。

另外,船体的颜色用以蜡为基础的涂料,有蓝、红和黄三色可供选择,现存的壁画显示军舰被涂成各种颜色。用适当颜色的油漆作伪装,在舰队行动中,有时,这些船都被涂上相同的颜色作为识别工具。出于对宗教的信仰,罗马人还会在新建造的战船上画上眼睛。

撞柱

撞柱是一根像横桁一样的用粗绳索吊起的细长方木,头尾两端都包有铁皮。撞柱兴起于布匿战争期间,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在之后的战船上很少使用。但因其在战斗中的实用性,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实战的过程中得到了改进。帝国时期军舰上安装的撞柱的大小,可以通过比较其插槽的大小来进行判断。

亚克兴海战之后,许多大小不一的撞柱从被缴获的船只上取走,安放在尼科波利斯的奥古斯都胜利纪念碑上。插槽的尺寸从40英寸(1020毫米)5英尺(1.51)不等,一些安装插槽的高度超过5英尺6英寸(1.7)

其中,可以安装撞柱最小的是三层桨战船,最大的是十层桨战船。随着其他海军的灭亡,帝国海军的敌人从装甲战船变成了蛮族掠袭者使用的轻型开放式船只,帝国战船携带的撞柱也发生了改变,以适应这种变化。

公元2世纪早期,罗马人发明了一种向上弯曲的镰刀状的撞柱,用金属包裹,士兵可以通过它越过敌人的战船,给其以沉重的打击。这种武器一直持续到西罗马帝国的末期。有证据表明,在帝国的北部舰队中还发明了一种改良的类型:短的、长方形的,还可以控制方向的撞柱。

火器

按理推测,古代的战船应该很少使用火作为武器,因为战船都是用木材和天然纤维绳索制成的,为了增加使用时间和隐蔽性,船壳还涂抹了蜡和沥青,夏天时,炎热的地中海气候,很容易燃烧。但至少在共和国时期,就有将火盆作为武器的例子。“火箭”作为一种武器,在陆战中出现的时间较早,但到公元前42年内战期间才首次在海战中使用。在亚克兴海战中也使用了“火箭”。

为了结束势均力敌的战斗,屋大维派人到岸上去寻找燃料,随后将其绑在标枪上,制成火箭。当双方的战船足够接近时,就把制作好的火箭抛向敌舰;当距离较远时,则使用投石器向敌舰投掷燃烧的木炭和沥青罐。安东尼的许多战船在战斗中被大火烧毁了。在此次海战中,火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此后,也是舰队主要的武器之一。

到帝国末期,维吉提乌斯还在警告人们要注意哪些包在燃烧的石油、麻、硫磺和沥青里的箭,以及来自投石机的火炮的危险。另一种在海上使用的武器是火船。据记载,公元前413年锡拉库萨人对付围困的雅典舰队时,就把一艘旧商船装上柴捆和木棒,点燃后顺着风向雅典舰队进攻。此后,成为海战中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

罗马人在内战中同样使用了这种武器。公元前48年,庞培的一位海军将军率领他的舰队,带着装满沥青、松脂和其他易燃材料的船只,在顺风的情况下,向驻扎在墨西拿的凯撒舰队发起了突然进攻,凯撒舰队中的35艘战船全部被烧毁。

第二次又使用四十艘纵火船向已经有了准备的另一个凯撒舰队发起进攻,虽然烧毁了五艘战船,但庞培的舰队损失惨重,已经无法对凯撒的舰队形成威胁。帝国时期,火船作为一种武器一直沿用。

公元457年,东、西罗马联合组成的舰队对汪达尔人控制的北非海岸进行的最后一次海战中,汪达尔舰队就利用有利的条件,对罗马舰队发动了一场火船攻击,接着是撞柱直接攻击,摧毁了一半的罗马舰队。致使罗马远征的失败。

投石器

从公元前4世纪早期发明开始,投石器就是古代战船上一种重要的武器。早期的投石机源于叙拉古的工程师制做的一个复合弓,他们把弓安装在一个木制架子上,连同一个绞车和触发装置来牵引和释放它,以增加其发射的为例。这个装置可以投掷大的箭,或者用一个转接器投掷石头,射程可达300(275)

将其装在战船上,可以给敌舰造成巨大的破坏。根据这一原理,马其顿菲利普二世(公元前359-336年在位)的工程师进一步完善了用于牵引发射的新型推进系统。用动物的肌腱编成绳子,经过拉伸、上油和扭转,形成了储存巨大的扭力弹簧。改进后的装置,射程增加到约400(366)。但这样制成的弹簧容易受潮,需要定期拆卸、重新拉伸和上油,这就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

由于这些装置是通过估算制成的,还没有固定的部件模型,因此其性能可能存在有很大差异。后来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工程师发明按固定尺寸制造扭力弹簧的方法,促进了投石器的规模化生产。投石器的出现以及在战船上的应用,极大的增加了舰队的力量。

公元1世纪后期,罗马人对小型投石器进行了改造,将原来的由木制和铁制组合的部件替换为精致的全金属结构。尽管它们更复杂,需要更专业的制造设备,但可以把磨损或损坏的部件拆卸并替换。而且,它们的结构更紧凑,威力也更强大,射程超过500(457)

战舰的性能

西方学者根据考古发掘及历史经验,精确仿制了一艘公元前5世纪时雅典的三层桨战船,即“奥林匹亚号”,并对它进行了海上试验。用具体的数据,为研究古代战船的性能提供了很好的例子。

虽然距离帝国时间已远,但对于研究罗马战船而言仍然较现代时间距离更近,因此,这些数据可以用来作为评估帝国所有双层桨和三层桨战船性能标准的参考。在完全依靠桨手划行的情况下,船只能够拥有惊人的航速。

试航中,奥林匹亚号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8.3节,最高可以达到9节。在理想的条件下,这些船能在3英里(5公里)内保持每小时7节的速度。

划桨最快的速度是每分钟38次;如果在一条平静的河流上,船只行驶的速度可能更快。从奥林匹亚号的试航中得到的数据表明,战船的设计和内部结构的改进会改善这些数字。

因此,可以推测,帝国时期三层桨战船的性能应该在此基础之上。为了增加数据的可靠性,还仿制了撒克逊和维京海盗船,特别是11世纪早期丹麦斯古勒列夫的北欧海盗船。从那里出发的两艘战船(2艘和第5)分别以3.4节和5.4节的桨速和13.8节和15节的航速航行。

1893年,一艘9世纪的北欧海盗船Gokstad(高克斯塔号)的复制品在大西洋以11节的速度航行。从以上的试验看来,尽管撒克逊和北欧的船只可能比希腊的三层桨战船更能适应极端的海洋环境,但古代船只的性能大致相似,只是适应海洋的能力在不断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对早期罗马帝国战船的性能做一个可信的推测:在相对平和的地中海地区,战船的航行平均速度不超过9节,因为在近代以前,战船的动力基本靠人力。在北部水域,为适应恶劣的航海环境,战船很可能会稍微降低他们行驶的速度,以提高他们的操纵和航行能力。

举报/反馈

文史凌烟阁

393获赞 478粉丝
愿让每个喜欢历史的人在此相遇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