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研究占婆的历史,主要依据两种材料,其是外国史籍中占婆的史料,其中中国的史料最为丰富:其二是古代占人留下的碑铭,武景碑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占婆石刻,也是东南地区最古老的碑铭。下面将从中国史籍和武景碑两个方面考证占婆的起源。

一、中国历史古籍中占婆的起源

占婆的建立,即中国古籍中的林邑,最早见于《水经注》:“建国起自汉末,初平(190-193)之乱,人怀异心。象林功曹姓区,有子名逵。攻其县,杀令,自号为王。值世乱离,林邑遂立。”当时秦最南的郡,自西向东,是蜀郡、巴郡、黔中郡、长沙郡、部郡、会稽郡,大致只到现在四川、湖南、江西、安徽、浙江几省。“同年,秦军继续南进,最终于公元前214年取南越之地,置南海、桂林、象三郡。

南海、桂林两都在广东广西两省省内:软都应提现在的越南北部至中部,象林就是当时象那的一个属县,公元前11年汉武帝子南越,分南越为七郡:南海、苍语、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称,而田南那就是泰朗时的象郡,包含朱吾、比景、卢容、西卷、象林五县。“又据《太平衰宁记》:“林邑国本秦象郡林邑县地,汉为象林县属日南郡”“及(旧唐书):“林邑国汉日南象林之地”。

可知临邑和象林实际是一个地方。所以公元2世纪末占婆人在象林立国后,中国称之为临邑。象林是最初林邑国的基本地域,位于海云关至大岭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越南广南地区。公元1世纪末年,占婆人的祖先已定居象林县或其附近。而其势力足以寇掠百姓,燔烧官寺,而到192年独立成为国家。

二、武景碑的释读

武景碑是19世纪后期发现于越南芽庄地区武景村的古碑铭,用梵文书写。法国学者贝尔盖涅等研究者通过碑铭的梵文用词、字母拼写法、碑文题材等,对武景碑的时代进行考订,将其年代定位在二到三世纪。

“该年代与区连建立林邑的年代相近。根据对碑文的解读,该碑是一个名为释利摩罗的王的小儿子的女儿的家族碑铭,记录了释利摩罗王室家族对神祠的使慨捐献。中马伯乐等学者认为,武景碑中的释利摩罗王就是林邑的建国者区连。“如按此说:那么占婆此时已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其疆域北至象林北界之海云关,南部边界至少延伸到了古算即现在的芽庄地区。

四世纪中期,林邑国王范文(331-350年在位)向周边进行扩张,攻占古笪,即今庆和省芽庄地区。四世纪末至五世纪初,广南一带的占人国王是拔陀罗跋摩世。林邑的建立者区连与武景碑文中的释利摩罗国王不可能是同一个人。此时北方的林邑政权与古笪地区的释利摩罗王室并存,占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该地区可能分布着两个或多个小政权。

三、早期占婆王国的发展

林邑最初在汉日南旧郡最南属县象林立国,而后,不断向北方进犯,以扩大它的疆域。衡山至海云之间的地区成为双方的主战场,到东晋末年,林邑基本占据了旧日南之地,将领土推进到衡山关。而区采城更是成为重要的军事阵地,中原军队攻破区粟城,就可长驱直入林邑都城,林邑守住区粟,就保有四郡之地。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汉设置日南郡,包含朱吾、比景、卢容、西卷、象林五县。根据《水经注》中关于各县道路和里程的记载,可以推断出各县的大致位置:日南郡的极北界是衡山关,西卷位于签江流域,是日南郡的极北之县,而后自北至南依次是比景、朱吾、卢容、象林。“象林是最初林邑国的地域,通过林邑国基本地域的研究,可知它在海云至大岭地区。所以,日南郡北部四县应该是位于衡山关至海云之间。

关于区粟城的位置,史书中并无明确记载。只知“寿冷县以水凑,故水得名。东径曲粟城南》。而寿冷县是晋朝在太康年间分西卷县增置的,因此,区粟城应该是位于西卷县。该城建自何时呢?公元248年交州“初失区粟”,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此前已有区粟城了,但“考古《志》并无区粟之名”。越南历史学家陶维英认为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交州开始丧失了后来林邑在此建立区粟城的土地,即西卷之地。

林邑人占领了西卷之后,在此建立了一个边防城垒,即区粟城。据《水经注》说,区粟“多城垒”是在范文内孙范胡达时(380413年在位)。自区连之后,林邑“因国无文史,失其篡代,世数难详”。时值中原大乱,三国鼎立之际,与林邑接壤的交刑归属吴国。“吴赤乌十一年,魏正始九年(248年),交州与林国于湾大战,初失区聚地”,随后孙权派造陆胤为交州刺史,对林邑恩威并用,林邑方才息兵,“又据《水经注》,248年“林邑进侵寿冷县,以为疆界,林邑仍然保有区粟侵地。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重新设置了日南郡,下辖五县,名称和汉朝时相同,“说明此时,晋又将林邑人击退,但汉代的象林县已经是林邑国,这时的日南郡最远只是起自海云地区,象林-县仅具空名。时微外诸国常赍货物自海路赴中国贸货,而交州刺史、日南太守多贪利侵侮,一折上三”范文利用民怨,举兵攻陷日南害太守夏侯览,杀五六千人,铲平西卷,林邑再次占据日南之地。

范文通告交州刺史朱藩,要求以日南北的衡山为界。范文死后,其子范佛继位,仍然占据日南,且不断进犯九真。但至永和七年(公元351年),交州刺史杨平、九真太守講適军军讨林邑王范佛,破其国:水和九年,交州刺史阮敷讨范佛于目南,攻破林邑五十余垒。”升平三年《公元359年),交州刺史温放之率兵讨林邑。《水经注》对刘宋时京都的描写,曾提到温公垒。着就证明温放之曾打到广南地区的林邑京都。

433年,阳迈遣使上表贡献方物,求领交州,答以道远不许,阳迈对此不满,经常寇略九真。446年,宋太祖谴龙骧将军交州刺史檀和之、宗恭伐林邑。檀和之率军攻破林邑都城,“阳迈父子并挺身奔逃,又销其金人,得黄金数十万金”。

五、占婆王国的政治模式

占婆曾是中南半岛上的辉煌帝国,面积最大时北至广平、南达潘切和边和。从上文可知,四世纪时,占婆部分地区完成统一。乔治.乐认为1471年以前的占婆地区是一个统一的王国,并在其编著的《占婆史》”中将其分为前后相继的15个王朝。之后几部占婆史和东南亚史的经典著作,赛戴斯《东南亚的印度花国家》,霍尔《东南亚史》中等,虽然对马伯乐的描述有所修正,但都秉承了其关于占婆是一一个统一政权的观念。

在学者一般把占婆地理分为5个大的地区:北部,今平治地区;因陀罗补罗地区,今广南、岘港、广义:毗舍耶地区,今平定;古笪地区,今富安、庆和:宾童龙地区,今平顺、宁顺。根据建筑遗址和碑文,可以判断出七世纪之后占婆重要的政治中心。位于秋盆河流域的因陀罗补罗地区是占婆早期最重要的政治中心,美山圣地、东阳圣地都位于这里,其最早的建筑遗迹可以追溯到7世纪,大部分58世纪的碑文都在这个地区发现。

古笪地区的天依女神庙宇建筑群差不多与美山地区同时开始发展。地处芽庄和美山之间的平定地区,其建筑遗迹从十一世纪延续到十五世纪。这些地区的建筑风格和雕塑特征明显存在着不同,如八世纪宾童龙地区的建筑带有显著的高棉特征,同时期的芽庄地区的寺庙则没有。最南部的宾童龙地区,或许也包含古笪,一直独立于秋盆河流域的政权,而平定地区独立于秋盆河和宾童龙地区。

从发现的碑文来看,每个地区都自称“占婆”,或许这些不同的占婆地区从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占婆人是马来人的一支,现在很多学者用海岛地区的理论解释占婆地区的政治模式。

英国学者沃尔特斯在研究室利佛逝历史时提出“马来历史的节奏”模式。该理论认为王国政治中心通常在重要的贸易港口之间转移。在政治中心之外的其他贸易中心,其地位星现出半独立化的特点,与中央的关系主要通过朝贡或联盟的形式维持,而不是以直接统治为主。国际贸易本身的急剧变化,常常引起该地区政治的激烈变化。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布朗森对以苏门答腊为代表的近代东南亚沿海国家的政治模式提出“河流流域脉络”体制的解释方法。

结言

综上所述,占婆应该不是处于一个国王统治之下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作为马来人的一支,占婆人在中南半岛发展了与海岛地区相似的政治模式,占婆的国土为这种类型的组织提供了生存机会。若千个国王划分了沿海的区域,各自统治着自己的领土,在必要的时候,推选出一个众王之王,保卫领土的和平与稳定。因此,占婆并未形成过一个真正意义上个国家,只是维持在一个松散的联盟状态。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国家结构,当它与越南发生冲突时,占婆面临失败和解体的命运。

举报/反馈

懒猫闲谈

286获赞 9742粉丝
闲谈那些有意思的趣事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