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七个大区(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和东北),同时还有四大区域的说法(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诞生了四大国家战略,分别是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东部加快推进现代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国家战略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唯有东北振兴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广为流传,东北地区目前已经失去重工业时代的荣光,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人口增长,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振兴东北迫在眉睫。
经过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的深入研究,我认为东北振兴必须要有“新突破”,才能在新时代取得新成效。这个“新突破”就是打破现有的东北地区行政区划界限,将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蒙东)纳入东北地区,大规模重整东北的行政区划架构,新增一个中央直辖市并争取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从而引领整个东北地区的发展,实现东北振兴。
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变化
我国的计划经济时代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称为“东北时代”,因为我国东北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前,集中了全国最大、最多、最基础的工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强的地区。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东北成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GDP占到了全国经济总量的60-70%,可以说当时全中国的重工业几乎都在东北地区。尽管之后东北地区在全国的占比有所降低,但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东北都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城镇规划君何方洪以城市为例,建国初期我国共设立了12个直辖市,东北地区就占了4个(沈阳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后来“旅大”(旅顺大连)、哈尔滨市、长春市也被设立为直辖市,所以东北地区直辖市最多的时候曾高达7个直辖市,可见当时东北地区的实力之强。
然而最近十多年,在全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却相对落后了,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速已经拖了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后腿。以城市发展就能“窥一斑而知全豹”,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哈尔滨市总人口为1063.6万,是当时东北地区唯一的市域总人口超过一千万的建制市;十年后的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时,哈尔滨市总人口已经减少了62.61万人,只有1000.99万人,接近跌破千万人口的关口了;仅仅过了一年时间,2021年《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哈尔滨市2021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943.2万人,全市常住人口988.5万人。无论是户籍人口,还是市域常住人口均跌破了千万人口大关,这标志着东北唯一的千万人口建制市已经没有了。
二、东北地区经济崛起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尽管从2003年开始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目前是要振兴东北地区,让曾经辉煌的东北地区再次崛起,当时振兴东北的范围涵盖了东北三省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蒙东地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然而截至2023年,东北振兴已经有整整20年时间了,可是东北地区并没有完全崛起。那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东北地区的经济无法完全崛起呢?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主要是以下原因:
从计划经济以来,我国东北地区几乎全部领域、各种利益团体都形成了特有的话语和游戏规则,相互交流的难度和成本都比较大。他们之间的协调通常依靠政府的强制性措施和手段来推动才能完成,于是更强化了“官本位”思想。于是在这种规则下,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更多在于“自我争取”。
因此,现在我国东北地区最欠缺的首要东西不是钱,也不是优惠政策,更不是宣传攻势,而是一个公开、透明、统一的市场化的游戏规则和更加市场化的思想。因为长期、全面的计划经济带来的东北地区特有的“潜规则”,是目前振兴东北的最大阻力。这是目前振兴东北战略中的最大障碍之一——特有的“潜规则”。出现“潜规则”是由于这些规则不透明、不公开,而这又是现在东北经济环境中的主导规则。所以在国家给予的扶持资金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我国东北地区要积极通过结构调整,优先培育一个不可逆的市场化机制尤为重要。
三、东北地区行政区划调整的必要性
我国东北地区如何振兴,如何第二次经济崛起?这是每一个东北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虽然不是东北人,但是对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毕竟把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发展好了,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对于振兴东北,必须要认真研究,抓住东北经济发展的要害问题。因为对东北的要害问题如果研究不深不透,那么即便投入再多的资金也是没有效果的。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经过深入研究,我认为要破解东北地区的“官本位”思想和经济发展的“潜规则”,必须要通过行政区划的大调整,打破原有的东北地区各种利益规则和链条,统筹研究整个东北地区的发展问题,而不是单纯地给予东北地区经济一些项目和资金。毕竟给东北地区选项目给资金,救活的可能只是东北地区的几个国有企业;而行政区划改革,可能救活的是整个东北地区,而不仅仅是一个省,一座城市。
目前我国东北地区可能比全国其他任何区域都更需要一次市场化的改革,这需要国家针对东北地区拿出一个超常规的政策出来。而东北地区如果要真正的改革,要想成为全国重要发展改革的高地,其实可以借鉴1997年国家在我国西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三峡地区设立重庆直辖市,通过增设重庆直辖市来引领西部地区大开发中的作用,可以考虑在我国东北地区也设立一个直辖市。因为在我国东北地区新设立一个中央直辖市,其实可以成为我国与朝鲜、俄罗斯在远东地区开放贸易往来中,更好的起到一个战略性的布局的效果。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调整,要么大规模调整,要么就不调整,“小打小闹”的区划调整对于振兴东北没有太大作用和影响。因为大规模重整东北的行政区划架构,就是一次“不破不立”的改革,对东北的行政官僚机构是一次革命性的重构,我觉得这个也许是再造东北经济、让东北经济呈现生机的最好一剂处方。
四、东北地区参照重庆直辖模式新增直辖市引领东北振兴的设想
(一)东北地区行政区划调整设想思路
我认为调整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有两个设想方案:一是对整个东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行政区划重构,打破现有的东北三省的区划界限,将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一并纳入东北地区进行统筹调整。二是可以考虑在东北地区以某一个副省级市作为中心城区,加上周边几个地级市一起,新设立一个中央直辖市。然后其余地州市统筹整合为新两个省,这样东北地区在增加蒙东地区的情况下,总的省级行政区数量不增加,仍旧是三个省级行政区,只不过是把曾经的东北三省变成一个直辖市和两个省。
(二)东北地区新增直辖市的必要性
在东北地区新增设直辖市,最大优势之一是可以借助相对的独立性,形成一套新的市场化游戏规则;然后以点带面,辐射整个东北地区;中央将原分散到东北地区三个省、4个副省级市、31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几百个国有企业中的资金集中于这个直辖市,为外来投资提供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通过在东北地区设立直辖市形成新的市场机制,并对周围地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这是借鉴的重庆直辖模式,因为重庆市在1997年被全国人大批准为直辖市后的变化已有体现。设立直辖市的优势之一,是可以集中使用政府投资。在国家给予的扶持资金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结构调整,优先培育一个不可逆的市场化机制尤为重要。
我国目前已经确定了9个国家中心城市,分别是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广州市、武汉市、成都市、西安市、郑州市。除了东北地区外,其他几个大区都有至少一个国家中心城市。因此,东北地区急需确定一个国家中心城市,才能实现全国的区域均衡发展。而东北三个副省级市级别相同,实力相当,谁也不让谁。因此,急需将其中一个副省级市升格为直辖市,这个直辖市必然会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也就让东北地区避免“群雄角逐”的局面,有一个核心城市引领整个东北地区的发展。
(三)东北地区设立直辖市的设想方案
我国东北地区目前总共有四个副省级市,分别是沈阳市、大连市、长春市和哈尔滨市(其中大连市为国家计划单列市,另外三个为副省级省会城市)。东北地区要选择一个城市设立直辖市,只可能会从这四个副省级城市中选择。其他的城市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佳木斯市、吉林市、丹东市、呼伦贝尔市、赤峰市等经济实力、城市规模和城市行政级别都过低,根本不具备升格直辖市的条件。
东北地区四个副省级市中,选择哪一个城市作为直辖市更能带动东北振兴呢?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目前来说哈尔滨市和大连市最具条件,但哈尔滨优势更明显。
首先说一下沈阳市,尽管沈阳市作为东北大区的中心城市,很多国家大区机构都选择设置在沈阳市。且沈阳在中国东北大城市中,其重工业基础最雄厚,最有可能成为中国重工业装备的基地。但是沈阳市如果升格直辖市却存在两个方面的缺点:一是沈阳市距离现有的两大直辖市北京市和天津市距离过近,均只有600多公里的距离,这么短的空间距离里再增设一个直辖市就没有必要了。沈阳本身就在北京市的辐射范围之内,再设一座直辖市没有辐射空间和发展腹地了。二是沈阳市远离边境地区,与东北亚地区的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国等距离较远,对外开发开放的条件不够便利。三是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和全省地理几何中心,假如沈阳升格为直辖市后,那就等于在辽宁省“挖心”了,剩下的辽宁省区划就不完整了。
其次说一下长春市,长春市位于东北地区的腹地,能够同时辐射整个东北地区,但是长春市既没有大连市的港口优势,没有沈阳市的大区中心优势,更没有哈尔滨市的对外贸易优势。所以,长春市增设直辖市的可行性比较小。第三来说一下大连市,尽管大连市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唯一的国家计划单列市,但是大连市远离东北地区的腹地。假如大连市能够升格直辖市,那对东北地区的带动十分有效,只能带动自己及周边几个地级市发展,根本达不到东北振兴的作用。
因此,综合来看,东北地区升格直辖市最具条件的副省级市应该是哈尔滨市。在中俄关系蜜月期,未来哈尔滨市将成为我国对外开发开放的前沿阵地。如果将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市选择为直辖市后备城市,并积极争取成为全国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从而带动整个东北地区的再次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