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消息]2月1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印发《郑州市“十四五”创新高地建设规划》。规划明确,到202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9个,形成一批原创性技术成果,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0家,科技型企业达20000家。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整体进入全国创新型城市前列。

  其中提出,谋划打造“一带引领、两翼驱动、四区支撑、多点联动”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空间格局,推动城市发展方式从以城促产向以产促城、产城融合转变,加快推进“1+8”郑州都市圈协同发展,引领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一带引领: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片区(郑州高新区)、金水科教园区、中原科技城等串联起来打造沿黄科创带。

  两翼驱动:围绕郑州高新区、郑州中央文化区北部片区打造科创西翼,围绕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打造科创东翼。

  四区支撑:按照“点面结合、协同联动、错位发展”的理念,发挥郑州航空港区、郑东新区、郑州高新区、郑州经开区四个开发区的重要平台作用。

  多点联动:立足城市经济特别是主城区发展特点,准确把握核心板块建设的思路与规律,找准发展目标、定位和路径,理清转型发展方向,建设和发展以科创为主、文创为辅的复合型产业园区,通过核心板块的高水平建设带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

  同时明确了多项重点任务:

  建设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拓展延伸产业链,不断吸纳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入驻,带动区域内智能传感器产业及其配套产业发展。

  打造“中国软件特色名城”。鼓励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开展并购重组,造就一批规模优势突出、技术领先、引领行业方向的大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龙头企业,成为全国重要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基地。

  推进郑州鲲鹏软件小镇建设。占地3.18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133万平方米,打造富有全球竞争力的软件产业生态集聚基地、软件产业交流展示平台、软件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复合活力创新园区,实现三生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

  推进白沙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打造完整的大数据开发和应用产业链条,成为中部一流的大数据产业基地。

  引导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并购基金等社会资本支持高成长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作用,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基金发展的税收政策,营造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规范发展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创业投资母基金。

  郑州市“十四五”创新高地建设规划

  (2021—2025年)

  一、规划概述

  《郑州市“十四五”创新高地建设规划》作为郑州市“十四五”规划体系的重大专项,立足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发展摆在首要位置,深化认识,强化责任,站位“国之大者”“省之要者”,把准“市之重者”,对郑州市面向未来五年的创新高地建设作出全面战略部署,在实施省委“十大战略”、打造创新高地、创新策源地和人才高地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让科技创新成为郑州发展的最强音、主旋律。

  (一)规划背景

  1。世界面临新变局,必须以创新应对新形势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发展新动能,以智能、绿色为特征的技术革命引发国际产业分工重大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格局的变革带来深远影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世界主要国家和重要城市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科技发展的先机,通过立于科技创新潮头赢得发展主动权。郑州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对标世界先进,自觉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改革,统筹用好国际国内科技创新资源,把握时代创新发展大势、融入国际创新竞争大潮,加快步伐打造一流的创新高地,为长远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根基。

  2。国家进入新时代,必须以创新服务新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坚持“四个面向”,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的紧迫感,增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使命感,必须进一步强化科技自立自强,稳固和提升创新在发展中的全面驱动乃至引领功能,形成更为完备的创新体系,切实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科技力量。

  3。河南抢抓新机遇,必须以创新实现新突破

  河南是农业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经济大省,产业体系完备。河南坚持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聚焦“卡脖子”技术,围绕传统产业“迭代”、新兴产业“抢滩”、未来产业“破冰”,凝练一批重大课题,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和群体性技术突破,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4。郑州承载新使命,必须以创新支撑新跨越

  科技创新是事关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要事,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把握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郑州能否“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要站位新时代新阶段,把握新形势新使命,主动认领新要求新任务,从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来审视谋划郑州发展新方向,凸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的时代要求,建设产业创新高地和技术转移承接地,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全方位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地区,服务于发展势能跃升,努力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二)规划目的

  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服务河南省打造国家创新高地,规划立足郑州市的区域重大战略地位,准确把握郑州未来的发展定位,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聚焦强基础、补短板、提质量,研究提出一批新时代重大标志性工程和有温度的民生项目,在谋划产业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同时,加强薄弱环节的建设,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好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子,以创新引领培育发展新动能、再造发展新优势,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

  规划目的是以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十四五”时期创新高地建设的目标、思路、举措,整合、聚集创新资源,推动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郑州“在全省发挥更大辐射带动作用、在全国同类城市竞争中形成更多比较优势、在国际上赢得更大影响力”的战略定位。

  (三)规划期限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期,也是郑州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规划为未来5年郑州创新高地建设提供指引,并进一步为2035年全面形成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夯实基础,力争推动郑州尽快建成科技创新高地、国家创新强市,科技创新综合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四)规划依据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考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重要部署,切实按照省委、省政府在河南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重要部署,市委、市政府在郑州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有关要求,把郑州市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使命放在“两个大局”中进行谋划,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区域竞争带来的新挑战和自身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把牢“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形成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这一方向,聚焦郑州创新高地建设。

  深刻把握郑州发展的时与势,坚定砥砺奋进的信心决心,围绕“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总目标,全面开展“工作有标杆、落实有标准、突破有标志”“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坚持以“当好全省‘领头羊’是本色本能,在国家中心城市行列中争先进位是本领本事”的工作取向,立足各自岗位和领域拼搏进取、实干当先,为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规划是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发〔2016〕4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发〔2021〕12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豫政〔2021〕13号)、《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豫发〔2016〕26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的通知》(豫政〔2021〕41号)、《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豫发〔2019〕18号)、《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年)的通知》(郑政〔2017〕48号)、《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郑政〔2021〕12号)等为重要参考,并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保持了规划的连续性、全局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二、形势与机遇

  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郑州市主动融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布局,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坚持开放创新双驱动,打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的系列“组合拳”,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华山一条路”,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总体呈现出地位不断提升、资源加快集聚、发展稳中有进、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和局面,为创新高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必须从全国和全省发展全局看待郑州,研判郑州创新发展的有利条件,谋划弯道超车、换道领跑的关键路径,形成更大比较优势,培育并强化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一)建设基础

  1。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

  2020年郑州GDP为12003.04亿元,占全省的21.8%,经济总量居全国城市第16位,在中部城市中排名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9.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76.3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0.3%、22.6%;进出口总额4946.4亿元,占全省的74.3%,居中部城市首位、省会城市第5位。

  2。城市发展焕发新活力

  2020年郑州新增市场主体26.7万户,成功晋身全球经济竞争力城市100强、全球营商环境友好城市100强、全国数字城市10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7名。荣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质量魅力城市”“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称号。城乡环境面貌、形态品质、承载功能全面提升。

  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新优势

  2020年郑州高技术产业增长12.7%,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达38.8%,六大高耗能产业比重降至26.2%。紫光、浪潮、中软国际等重大项目落地,富泰华5G手机精密机构件、奥克斯智能家用空调生产基地等230个项目开工,华锐光电等215个项目投产。制造业绿色化融合化加快推进,培育国家绿色工厂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新增“两化融合”贯标对标企业438家。

  4。数字经济取得新进展

  2020年郑州市数字经济总量接近50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1.4%。产业数字化进程加速,推动实施了智能制造项目213个,总投资额40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09亿元。新增“接链”企业2837家,“上云企业”达到3.2万家。5G基站实现市区、县城全覆盖。城市大脑一、二期建成投用,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医疗等14个领域118个应用场景上线运行,成为全国场景应用最多的数字化运营城市。海康威视、软通动力等龙头企业和中科院过程所等科研机构顺利入驻。总投资846.7亿元的79个新基建重点项目开建,新华三智慧计算终端全球总部基地、中国长城(郑州)自主创新基地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鲲鹏生态软件小镇初具规模。

  5。科技创新机制取得新突破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扎实推进,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及六项配套政策制定实施,“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人才工程初见成效,黄河人才战略、中原科技城人才政策加快落实。郑州在科技管理、考核、激励、科研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金融支持等方面持续破解难题,不断形成新的体制机制优势。

  6。科技创新成果达到新高度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释放,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236.7亿元、增长27.8%。国家超算郑州中心通过验收,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投用,郑州技术要素交易市场稳步推进。新建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137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70家,增长42%,新培育科技型企业1861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0亿元、增长55%。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1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新建全国首家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家级专业化众创空间。

  7。营商环境建设开创新局面

  群众至上、企业至上、尊重市场主体、尊重法律规则的意识不断提升。以“一网通办、一次办成”为牵引的“放管服”改革取得阶段成效,政府性资源配置更加高效良性,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成为全国第8个市场主体超百万的省会城市。2019年郑州市成功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在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获得城市信用工作创新奖。

  对照国家中心城市定位,郑州市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尚存在短板。一是产业竞争力偏弱,高技术产业增长乏力;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高端科创主体欠缺;三是金融对创新活动的支撑力有待提升,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度不够;四是营商环境亟待改善,创新创业生态不够完善;五是创新发展的柔性不足,创新体制机制尚需优化。

  (二)有利条件

  1。区位交通

  郑州拥有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无水港,形成了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米”字形高铁网基本成型,四条“丝绸之路”不断拓展延伸。2小时高铁圈覆盖国内4亿人口的生活和消费,2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90%以上的人口和城市。区位交通优势为郑州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人才汇聚、创新力量凝聚提供了极大吸引力。

  2。人力资源

  郑州处于1.86亿人口的中原城市群中心,人力资源非常丰富。长期保持人口持续净流入,2020年常住人口达到1270万人。人力资源质量持续提升,现有高校62所,在校大学生116万,每年输送27万毕业生。人力资源基础雄厚,为郑州市创新高地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3。历史文化

  郑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八大古都之一。全市有8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项15处世界文化遗产,拥有黄帝故里、商城遗址、天地之中等众多历史人文景观。历史文化优势为郑州创新驱动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4。内陆开放

  对外开放实现重大突破,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不断焕发新活力,发挥“枢纽+物流+开放”比较优势,持续完善国际交通枢纽门户、对外开放体系高地和参与国际合作高地的“一门户、两高地”开放体系。2017年以来客货运规模持续保持中部“双第一”。目前拥有9个功能性港口,是种类最全的内陆城市。实施“中欧班列(郑州)+”工程,构建“一主两翼”国际货运班列体系,打造“域内”“域外”枢纽,走出了一条“枢纽+开放”之路。内陆开放优势为郑州更好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提供多方面便利。

  5。产业基础

  郑州已经形成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现代食品制造、新型材料、铝加工制品和生物医药6大主导产业集群,2020年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达到6.3%。谋划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人工智能、智能传感器、5G及北斗应用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网络空间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业和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主导产业集群优势使郑州创新高地建设能够精准发力、靶向施策。

  6。战略机遇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两大国家战略叠加,为郑州创新高地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和政策资源。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郑州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加快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国家新基建示范区建设等,对标国际一流,提升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科技产出原创能力、产业主导能力、经济社会驱动能力和知识技术辐射能力,打造全国创新高地。

  三、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两大国家战略,落实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重要部署,坚持省委赋予郑州“在全省发挥更大辐射带动作用、在全国同类城市竞争中形成更多比较优势、在国际上赢得更大影响力”的目标定位,自觉站位“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市之重者”,坚持“全域统筹、重点突出、协同联动、六链融合”发展布局,强化创新发展意识,实施创新行动培育发展新动能、再造发展新优势,走好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路子,抓实优化产业结构、强智造、强创新、强链条、强企业“一优四强”,激发新发展活力,依靠改革应变局开新局,抓好“放管服”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让广大市场主体活力迸发、让各类资源要素高效流动,显著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活力,进一步厚植创新潜力,着力构建契合郑州实际的创新驱动发展体系,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形成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布局,产业引领

  积极对标一流城市,着眼自身结构性短板,紧盯制约主导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共性问题,强化资源的高效配置,科学布局高端产业、创新平台和科教资源,着力做强优势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优传统产业,形成更为立体化的产业体系。

  2。系统创新,高端突破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推进理论、科技、文化、教育、金融、政策等各方面创新,探索创新成果转化的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找准创新突破的高精尖领域,推动集成电路、高端芯片、软件等前沿领域发展和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大工程,带动整体创新能力跃升。

  3。科技支撑,人才为本

  坚持以人才为核心集聚创新要素,着力实施黄河人才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完善人才支持政策和服务体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完备的公共服务、优越的人居环境、良好的创新氛围,创造一流科创生态,让科技人才、科研机构、科创企业能落地、留得住、发展好。

  4。持续开放,多方联动

  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最大力度吸引和汇聚国内高端创新资源,最大程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郑州在全国乃至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次,力争成为若干重要领域的引领者。顺应创新主体多元、活动多样、路径多变的新趋势,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合理定位政府和市场职能,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创新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左右,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7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9个,形成一批原创性技术成果,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0家,科技型企业达20000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件,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每年新增100家,能够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顶尖创新创业人才新增300名,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实现倍增。

  创新生态活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整体进入全国创新型城市前列。人才、资本、技术、知识自由流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之间的创新深度协同,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得到充分保护,创新价值得到更大体现,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创新人才合理分享创新收益,打造一批科创策源能力强、高端产业成长好、示范带动效应佳的区域创新载体,辐射带动中原创新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城市整体创新环境更加积极、包容,进一步激发各个主体的创新主动性及潜能,保障各主体的公平发展机会与实际发展空间。

  四、整体布局

  筑牢根基,补齐短板,激发优势,以增强体系能力为主线,着力构建“2+4”的创新生态圈,加快形成以创新驱动为主要标志的内涵式发展新局面,加快建成创新高地,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总体部署

  推动创新各要素集成。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坚持整体谋划、统筹布局、协调推进,强化创新各要素、各环节、各方面之间的协同联系,推动产业、创新、人才、投资、服务和政策体系化建构和发展,不断优化契合未来发展需要的集成化创新生态。

  构建“2+4”的创新格局。凸显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引领和核心地位,以“双体系”牵引整体创新活动。配套协调推进人才体系、投资体系、服务体系、政策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提供立体化的强有力支撑保障。深化各体系之间的互动融通,凝聚创新合力,形成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1。补强产业链

  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不断培养新的产业增长点。集聚主导特色产业发展。引进培育一批与城市功能分区和主导产业布局相契合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推动城市核心板块和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特色商业街区提档升级,着力打造系统高效的产业链生态圈,加快形成集聚集群发展新优势。

  2。融通创新链

  尊重创新规律,找准创新过程和创新要素的关键突破点,坚持以点成线、以点带面,双维度推进创新的体系化发展,形成“纵横结合”的创新局面。坚持市场的创新主体作用,把培育新型市场主体作为重中之重,做大做强创新力量,强化高端平台建设,发挥平台汇聚创新资源、支撑创新活动的积极作用。不断强化产学研资用的一体化发展,推动创新成果最大程度、最快速度转化成为现实发展成果。高度关注颠覆性创新、破坏性创新等具有源头意义的创新活动,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量,加强面向前沿竞争的创新布局。依托现有基础和资源优势,加大应用型创新、产品型创新等领域的投入力度,抓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推动创新与产业的深度交融。

  3。开发人才链

  立足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需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引进更多顶尖团队、高素质领军人才、科研院所,带动各领域领军型人才加速向郑州汇聚。坚持为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生态环境、城市环境,着力为全市结构调整、动力转换、产业升级储备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成果,推动郑州成为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创新创业新高地。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快吸引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支持打造一批重点学科和学科方向,提升人才本地化培养和输出能力。

  4。完善投资链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创新投资体制、转变投资方式、放大政府投资效应,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动政策性担保机构建设,完善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分担机制,走好集约节约内涵式发展之路。切实用好各类投融资方式,推动建立区域性资本市场,切实强化金融对创新的支撑作用。强化投资拉动,一体化推进招商引资、要素配置、审批服务,构建促签约、促开工、促达产的抓项目强投资格局,让投资成为创新发展的助推器。

  5。提升服务链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公平公正、透明高效的发展环境,不断降低郑州的创新成本,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城市大脑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打造与特大城市相适应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推进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为载体的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和服务效能。

  6。集优政策链

  强化政策统筹,推动政策整合,进一步完善产业、项目、用地、人才、公共服务保障、创新金融支持等全方位、全过程的政策支持体系,打好政策“组合拳”。聚焦解决共性问题,着力减环节,对过去的政策全面梳理清理,坚决废除不必要的审批事项;分层分类制定配套政策,把准关键环节,突出发展取向,增强可操作性,确保精准有效、务实管用。加快建立高效、公正、权威的项目和人才评审机制,将政府补助支持与创投基金投资有机结合起来,“补投联动、以投为主”,促进更多优秀人才和科创项目脱颖而出。

  (二)空间布局

  以优化全市产业布局为基础,发挥好国家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优化创新功能定位,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创新驱动发展体系,围绕构建更加有利于创新高地建设的产业生态和社会氛围,谋划打造“一带引领、两翼驱动、四区支撑、多点联动”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空间格局,推动城市发展方式从以城促产向以产促城、产城融合转变,加快推进“1+8”郑州都市圈协同发展,引领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1。一带引领

  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片区(郑州高新区)、金水科教园区、中原科技城等串联起来打造沿黄科创带。

  2。两翼驱动

  围绕郑州高新区、郑州中央文化区北部片区打造科创西翼,围绕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打造科创东翼,集科研、孵化、转化于一体,生产、生活、生态高度融合,科技创新、政策创新、金融创新高度协同,立足郑州、辐射全省、面向国际开展科创活动,形成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中原地区科技创新策源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发挥郑州高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功能,持续做优特色产业,发挥好网络安全、智能传感、北斗应用等产业引领作用,支持以领军企业为龙头,以产业链关键产品、创新链关键技术为核心,实现龙头企业+配套企业+零部件企业的全链贯通,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带动力辐射力的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生态圈,营造更加宜创宜业宜居的营商环境,争当全市创新驱动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3。四区支撑

  按照“点面结合、协同联动、错位发展”的理念,发挥郑州航空港区、郑东新区、郑州高新区、郑州经开区四个开发区的重要平台作用。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资金链,实现三链同步推进、互相耦合、相连相通。积极构建利益共享、开发协作、布局协调、互联互通、激励导向等机制体制,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的联动牵引作用,探索多方驱动的市场化联动发展模式。加强区域板块创新联动,依托各区域创新资源优势,开展区域合作及技术创新,形成“四梁八柱”有力支撑的创新“东西两翼”,加快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与转化中心。

  郑州航空港区。突出郑州航空港内陆地区开放门户作用,提升要素、产能、市场、规则等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能力,以“一带一路”为牵引,高水平建设“四条丝绸之路”,积极申建河南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联动区,推动自贸试验区与航空港实验区、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在创新协同、经验推广、产业联动等方面优势叠加,完善开发区、口岸等开放平台功能,做大做强枢纽经济、航空经济、口岸经济、临港经济,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副城,加快形成“公共服务中心+机场枢纽+若干功能区”的组团式发展结构,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

  郑东新区。郑东新区围绕中原科技城、郑州东站东广场、鲲鹏软件小镇等核心板块,聚焦聚力、统筹推进,加快打造沿黄科创走廊。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并与中原科技城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三合一”融合推进。完善科创企业、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和服务体系,形成从住宿及生活配套、到创业空间提供、再到创投资金支持的全过程、制度化服务体系,提高门槛、把握标准,围绕一个产业、出台一套政策、聚集一批人才。高标准建设龙子湖“智慧岛”,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创投公司,加快发展创新金融,发挥好科技金融作用,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引导科创企业实现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融合,形成良性发展,持续做大做强。

  郑州高新区。不断完善领导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依托较好的科教资源、科研基础,进一步求高求新求强、扩大优势,打造若干个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排头兵产业和领域。增强创新的内生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人才集聚水平,为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坚持小尺度、人性化和节约集约用地,围绕高新产业发展需要优化城市形态和空间资源配置组合,打造更加科学的发展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围绕适合创新要素和创新人才集聚需求,打造人性化、个性化、开放互动的公共服务体系。

  郑州经开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汽车产业、现代物流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由扩量向提质转变,不断做强做优。着力培育新兴科技型制造企业,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将郑州经开区整体塑造成企业加速器,培育更多富有活力、创新型的制造业市场主体,打造新的增长点,为新旧动能转换积蓄力量。着力完善服务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优质服务、良好环境集聚高端资源要素,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优秀人才。以金融创新支撑科技创新,积极推动开放、创新、制造三者融合联动,优化创新生态,形成核心竞争力。

  4。多点联动

  立足城市经济特别是主城区发展特点,准确把握核心板块建设的思路与规律,找准发展目标、定位和路径,理清转型发展方向,建设和发展以科创为主、文创为辅的复合型产业园区,通过核心板块的高水平建设带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

  (三)产业重塑

  1。改造提升制造业

  把握好“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的重大要求,持续把制造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挺起产业“脊梁”、筑牢经济“骨架”。着力巩固扩大既有产业优势,引导企业以更大力度推进研发中心建设、新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延链拓链、打造集成优势。

  2。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围绕5G技术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引龙头、建平台,加速培育新业态。积极发展生命健康、文化旅游等领域新项目,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3。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口岸经济,推动进出口双向均衡发展、内贸外贸共同繁荣,打造有竞争力的综合商贸服务体系,着力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临空产业会展品牌和跨境电商品牌,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国家空港型和陆港型物流枢纽。建设“一带一路”国际会展城,争取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永久会址落户郑州。建设中西部软件服务产业基地、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群,争创国家级信息安全产业示范基地。

  4。逐步淘汰落后产能

  聚焦园区平台建设,优化企业布局和资源配置,优存量、提增量,支持排放小、产值高、贡献大的工业企业发展,持续淘汰出清落后产能。

  五、重点任务

  遵循“2+4”创新体系的总体思路,以产业链和创新链为中心,以人才链、投资链、服务链和政策链为支撑,强化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的级增作用,统筹推进涵盖产业筑基、创新提升和全要素保障的系列战略任务,深化互通、互联、共享、共治,不断培育新优势新动能,全面支撑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一)优化核心板块,加强区域创新协同

  1。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

  以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为长远目标,优化升级全市产业布局,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构建形成“一带引领、两翼驱动、四区支撑”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格局,推动城市发展方式从“以城促产”向“以产促城、以城兴产”转变,打造中部一流的“双链融合”发展高地。

  2。加快产城融合

  聚焦产业发展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和高端化,瞄准前沿科技,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创意经济等领域集聚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战略创新力量。坚持国际化、生态化、数字化推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建设,以高质量产业为支撑,依据产业特征和发展需求全域统筹空间布局和形态优化,加快现代商业、科技创新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业等发展,以四区为引领,带动城市功能单元的发展极核,加快产城融合。

  (二)补强产业链条,做优重点产业生态

  1。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制造基地

  重点布局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北斗等新兴产业,强化产业培育,加快项目建设,延长产业链条,完善产业生态,全面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智能终端科技研发中心。加强完善智能手机产业链布局,积极引进智能手机企业总部,大力引进相关技术领域的研发类人才,建立郑州市智能终端技术创新中心,加强科技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立足郑州市智能终端产业基础,多样化发展智能穿戴、智能家居产品等智能终端产品,稳步壮大产业规模。

  建设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拓展延伸产业链,不断吸纳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入驻,带动区域内智能传感器产业及其配套产业发展。坚持存量培育和增量引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实力,做大做强产业高端环节,将郑州打造成为中国智能传感谷,提升本地产业在国内的影响力。

  全产业链布局新型显示产业。以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主要平台,以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屏、透明显示屏等新型显示产业为主线,打造主导产业、相关产业和配套产业有效协同发展的产业链,培育本地龙头企业,带动新型显示产业快速发展,加快产业集聚速度。

  全方位打造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构建产业生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配套服务能力,打造省级产业集聚区;构建以集成电路封测为引领,集成电路设计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加快北斗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强跨行业协作,推动“北斗+”产业应用,加速相关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引进,形成以芯片、模块、天线研发为主的高端研发环节、北斗导航应用服务末端环节,提升北斗产业核心竞争力。

  2。升级汽车与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完善汽车产业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链建设为依托,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构建涵盖解决方案、研发生产、运营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主导型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优势产业,保持工程装备、纺织装备、基础零部件等传统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势头。做大做强盾构、隧道专用设备、地铁信号集成系统产品等优势领域,培育发展智能制造、精密制造关键基础零部件等新领域,引进轨道交通装备、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及相关上下游企业,加快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制造、异地协同开发、云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转变,力争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3。延伸新型材料产业链

  推动新材料产业跃升高端前沿。聚焦高性能超硬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和新型耐火材料等,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实现从材料到器件、到装备的跃升,打造全国重要的铝材和耐火材料加工基地。

  4。扩大生物医药产业规模

  在心血管药、抗癌药、糖尿病药、生物制剂、医学诊断、医疗器械、医学影像等细分领域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企业,推进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建设,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承载能力,加快中药经典名方开发与产业化,打造具有豫地特色的中药大健康产业集群。

  (三)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1。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紧密结合产业发展的需求,以点带面循序实施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加快5G和宽带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中心、卫星信息网络、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础设施资源共享,促进技术融合创新。

  2。规模化布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重点发展产业内具有高附加值的技术领域,优先发展大数据服务、大数据应用创新和数字内容产业等,做强数据安全,大力培育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领域。聚焦产业发展和关键技术,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提升产业能级,实现内生式增长。打造“中国软件特色名城”,鼓励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开展并购重组,造就一批规模优势突出、技术领先、引领行业方向的大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龙头企业,成为全国重要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基地。

  发展信息安全产业。发挥“国家网络安全创新应用先进示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自主研发、安全可控,重点发展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车联网安全等方向,加快大数据应用安全支撑、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安全测评与认证服务、网络空间可信身份管理等信息安全产业发展。

  3。场景化驱动数字产业发展

  全面发掘多样化场景需求,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完善数字产业全链条,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电子商务多模式发展,重点发展智慧教育、智慧物流、智慧文旅、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养老等产业,不断提升数字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4。赋能传统优势工业转型升级

  深化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构建以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为特征的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新体系,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推动汽车制造、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行业级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加大以工业大数据为核心、融合应用为导向的工业软件产业培育,大力推进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及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打造一批服务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开展智能制造新模式试点示范,形成国内领先、辐射中部的智能制造融合发展中心,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资源枢纽。

  5。赋能农业转型发展

  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各环节的融合应用,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和数字乡村建设。增强农业科技创新供给能力,提升农业科技研发水平,支持本地创新主体开发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加强农业技术与农业产品的宣传推广,推动高校院所先进农技成果和重点企业新产品在农村地区优先转化应用。扩大农村电子商务产业规模,实现农业农村数据资源有效整合和开放共享,提升农村创新创业水平,培育智慧农业新业态,提升农业数字经济比重。

  (四)集聚优势资源,畅通科技创新链条

  1。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着力培育高质量企业集群。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为突破,优化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公共技术研发设计中心布局,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补齐原始创新短板,引导创新引领型高科技企业参与研究制定科技创新规划、计划、政策等,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仪器设备面向企业的开放共享,构建以企业为核心、多方深度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重点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构建科技创新载体

  支持省科学院重建重振,重塑高水平实验室体系,高标准建设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龙湖现代免疫等省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储备力量”。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为契机,促进在郑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调整研究方向,充实骨干研究力量,力争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重组中跻身入列。打造高能级创新中心,在隧道掘进装备、超硬材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领域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一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提升高校院所创新供给能力。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全面提升基础研究能力,鼓励驻郑高校创建一流学科、打造优势特色学科。推动驻郑高校加快专业设置优化调整,构建适应本地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结构体系。

  3。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依托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等,加快集聚和培育一批技术集成与经营、技术经纪和技术投融资服务等技术转移机构。高水平建设郑州技术交易市场,着力构建交易、转让、融资、孵化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中部地区科技成果交易转化中心。加大对外开放与合作,引进国内外知名的技术服务机构,培育一批技术转移机构,引导多元化投资主体建设各类区域综合性技术转移机构、行业或专业性技术转移机构等。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运营”的运行模式,打造立足河南、辐射中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

  (五)紧盯基础前沿,增强源头创新能力

  1。强化前瞻性技术研究

  加强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加强量子科学、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空间科学、智能机器人等重大科学问题的前瞻部署。强化优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2。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加强重大科技专项顶层设计,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和优势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突出科技成果的示范应用和产业化生产,围绕产业链布局重大科技专项,按照产业链关键环节凝练产业重大共性技术创新的重点方向,进一步提升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效能。

  3。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功能区,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发展的配套园区,围绕优势基础研究领域,加快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支持郑州大学建设超短超强激光平台,积极谋划新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量子信息技术基础支撑平台、优势农业种质资源库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六)提升开放层次,促进科技创新互动

  1。推进国内外创新协同

  完善与科技部、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的创新合作机制,积极争取国家重大创新平台落地布局。全面开展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地区创新合作,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引导支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进一步拓展与“一带一路”地区的国际科技合作,支持本地科研机构、行业龙头企业建设海外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研发转化。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在郑设立区域总部或研发中心。加快中原城市群协同创新,推进郑州大都市圈建设。鼓励驻郑高校、科研单位、科技园区和企业在政府间科技合作联委会机制下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创新合作,推动国际科技成果在郑转化。

  2。促进军民科技融合

  提升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军民深度融合,集成力量建设创新策源地。强化军民协同原始创新和系统布局,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协同攻关,促进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化,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共享。统筹军民共用重大科研基地和基础设施布局,建立各类科技基础设施共享共用机制,推动军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发和科研平台开放共享。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联合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

  (七)构筑人才高地,汇聚一流创新团队

  1。加大高素质人才培养力度

  以专业化育人引才和市场化选人用才为导向,不断壮大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队伍。支持驻郑高校建设国家人才培养基地,整合校内外资源,完善学科布局,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瞄准信息安全、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学历人才。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实施“数字人才培养计划”,支持行业领军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人才实训基地、企业技术创新实践基地,培养、集聚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

  2。塑造豫缘人才品牌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黄河人才计划为统领,坚持内创聚人和内育聚才相结合、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构建“人才+资本+场景”模式,合力提升创新能力,推进河南省(中原科技城)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建设。依托省科学院、省实验室、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高校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以“大科学装置+大科学任务”等形式,大力引进海内外院士、国际知名奖项获得者、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及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对顶尖人才(团队)实行“一人一策、特事特办”的方式,量身打造创新平台、试验场景。设立青年创新创业基金,为留豫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过程、全要素支持。发挥活动聚才效应,高水平举办“强网杯”全国网络安全挑战赛、“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科创赛事活动,促进人才交流、项目对接和成果转化。

  3。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

  依托中原科技城打造人才特区,让郑州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人才流动枢纽城市、人才创业梦想城市、人才宜居善美城市。在人才创新创业以及发展规划、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流动配置、服务保障等方面开展制度和政策创新,引导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资本要素、高端人才等创新资源向郑州集聚。实施人才分类评价,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符合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创新团队和高层次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畅通人才流动渠道,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不同主体的人才通过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方式有序流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人才使用效能。实施青年人才安居工程,构建高品质的人才社区,营造开放包容、宜业宜居的良好环境和创新氛围。

  (八)强化产融联动,构建金融支持体系

  1。强化商业银行的支撑作用

  发展科技信贷业务,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构建支持科技企业的信贷产品体系,开展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融资业务,开展投贷联动融资服务,支持科技企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支持科技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等债务融资工具,推动开展可交换债、并购债券试点,满足科技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

  2。突出股权基金的引领作用

  引导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并购基金等社会资本支持高成长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作用,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基金发展的税收政策,营造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规范发展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创业投资母基金。发挥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引导作用,支持初创期、早中期创新型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天使投资,出台促进天使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和壮大天使投资人群体。

  3。增强资本市场的助推作用

  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创新型、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上市融资。支持高成长企业利用创业板、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发挥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原服务基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性股权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在培育企业上市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强化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鼓励已上市企业盘活存量。

  (九)提升治理能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1。优化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聚焦创新主体关切,对标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助企纾困解难,增强创新发展内生动力。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预防和制止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维护公平公正、开放包容的创新发展环境,保障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空间。

  2。充分释放数据价值

  发挥数据要素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完善顶层设计,结合郑州禀赋、特色和产业资源,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数据交易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支持各创新主体参与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搭建大数据交易平台,引领并带动创新能力强、经营模式灵活的中小企业爆发式成长,同时吸引全球龙头企业及其生态伙伴落户,形成以“招数”带“招商”新模式,打造中部地区数据交易改革创新策源地和数据要素配置国家重要枢纽节点。

  3。增强服务支撑能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创新主体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以一件“事”为牵引推进郑州大都市圈“一网通办、一次办成”,促进创新要素集聚,打通科技创新政务服务办事堵点,实现创新主体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降低创新创业制度成本,开展个性化、精准化、主动化的服务,不断提升创新主体的获得感。

  六、保障措施

  加强党对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形成政府统筹、多方参与、群策群力、协同高效的治理结构,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紧密结合,提高战略决策科学性,加强资源配置有效性,全面保障创新高地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郑州创新高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创新高地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市、区(县)、园区三级联动,形成全面决策布局、重大资源调配、重点工作推进、系统考核落实、动态分析反馈的工作闭环。加强对创新高地建设的协调和管理,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各区县(市)政府健全工作机制,细化政策措施,科学组织推进,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把创新高地建设成效纳入对地方领导干部的考核范围。

  (二)加强政策保障

  加强全市创新高地建设工作顶层设计,在产业规划、空间利用、创新型企业培育、投融资支持、创新人才支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研发投入和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制定专项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建立创新高地建设政策落实评估监测机制,定期开展相关政策评估工作,结合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完善创新高地建设政策,保持政策的前瞻性和引领性。

  (三)创新人才工作

  发挥政策合力,以抓好“黄河人才计划”和“中原科技城人才政策”落地见效为工作主线,聚焦人才需求,加快形成“黄河人才计划”1+N政策体系设立具有竞争性的薪酬制度,强化人才工作激励措施。加强以结果为导向的各类人才模式创新。构建“引才、留才、用才”长效机制,形成人才成长梯队。

  (四)狠抓项目招商

  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及其生态伙伴,完善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全产业链条的产业集群。建立创新高地建设项目评审机制和项目实施动态评估体系,对重点项目推进实行跟踪监督。

  (五)强化资金保障

  加大重大项目财政支持力度,提升资金管理能力,加强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投融资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的投融资模式。

  (六)营造良好氛围

  设立创新创业公益基金,组织推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树立各类科学创新及实体创业榜样,凝聚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新发展共识。加大“双创”宣传,构筑同频共振的新闻宣传机制,全媒体多途径讲好“郑州创新”故事,树立“创新郑州”国际形象。

  (七)突出成效评价

  实施创新高地建设年度成效考核制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依据《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以全面性、可比性、可操作性为原则,从创新治理力、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创新驱动力等五个方面每年对全市及各区县(市)创新发展进行成效评价,形成评价报告向社会公开,推动全社会在科技创新赛道上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持续赋能创新高地建设。

举报/反馈

百家河南

8.1万获赞 4.4万粉丝
百家号河南内容中心官方账号
百度百家号河南运营中心,本地资讯创作者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