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在小红书看到一组红楼仕女,忽觉眼前一亮。

1982小挂历封面

这是一本发行于1982年的小型挂历,尺寸只比明信片略大。图中的十二金钗人物栩栩如生,姿态、衣服、布景无不精雕细琢,古朴考究。

1982小挂历--惜春

惜春顾盼生姿,脸色宛若桃李,此刻她握笔凝思,衣服上的纹饰非常精美,还布有前景虚化的宫灯。

1982小挂历--妙玉

妙玉仙气飘飘,似乎随时要腾云而上,完美符合“槛外人”的气质。

1982小挂历--巧姐

这到底是什么人偶?服饰装扮,体态道具,无不透露出匠心,这定是一门精妙的手艺。于是我去查阅一番,发现她们有一个名字——“绢人”。

绢人是什么?

绢人,顾名思义,指用绢做的人偶,这个绢泛指“丝绢绸缎”。

匠人们以铁丝为骨架,棉花填肉,绢纱蚕丝作肌肤,彩色绸缎制衣服,从而造出一个个高贵典雅、婉约秀丽的绢人来。

绢人和大家熟悉的泥人、糖人等所用主料不同,相较而言,绢的成本要昂贵许多。

这就注定了绢人生而不凡。

绢人从哪里来?

关于绢人的来历,很难追根溯源,学界也没有定论,它应算得上中国古典人形艺术的一个分支,和彩扎、泥人、布偶等等都有些关联。

宋代《东京梦华录》描绘开封的元宵灯会:

“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以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

那时候就有类似绢人的玩意儿,作为喜庆节日的装饰。

及至明清,只有皇家有资本制作绢人,故而局限在北京地区,几经战乱,这门手艺时隐时现,传承曾一度中断。

一直到1954年,我国应邀参加印度国际玩偶博览会。泱泱大国,总要有拿得出手的宝贝吧?艺术家葛敬安接到这个紧急任务,凭借她的巧手和智慧,两个月内造出5位少数民族妇女绢人。

葛敬安前辈和徒弟、徒孙在一起制作

参展后,绢人受到热烈好评,从此当代绢人开启新征程,我们把她称作“北京绢人”。

1955年,葛敬安在自己家中搞了一个兴趣小组,后来国际订单越来越多,1964年成立了“美术人形厂”,绢人作为国礼开始走向世界。

最初绢人还只是现实人物,为满足老外收藏需求,她们又做了大量古典绢人,如琵琶仙子、宝莲灯、史湘云、海棠诗社、蔡文姬等。这些宝贝曾送给周总理,日本访华代表团,苏联元帅这类人物,档次很高。

1962年《荷花舞》葛敬安等人制作

早期作品很难找到照片,只能根据目前留存的文字描述遐思神往。

70年代,才子佳人被打倒,老外不喜欢女英雄,北京绢人陷入滞销。厂子几经波折,终而倒闭,但期间也产生了不少精品。

1972年《捣练图》 葛敬安、李玉茹制作
1978年《箜篌女》 葛敬安、杨乃蕙制作

70年代末,北京绢人才勉强复苏,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那类摄影挂历。

绢人艺术欣赏

北京绢人的工艺、材质、造型、意蕴无不包含着中国古典美学。

我认为她的黄金期是在1954年-1982年(与连环画基本重合),从早期的印刷品中便能一窥奥妙。

以下不少是小歪自己收藏的,也有网图,请大家欣赏。

1982小挂历--迎春

绢的材质有自己独特的美感,贵气十足,而且更逼真。

这种质感很容易塑造出女性细皮嫩肉、肤若凝脂、粉妆玉琢的气质。图为迎春在看《太上感应篇》。远景是纱帘窗影,近景有茶几花瓶,这样优异的场景设计不仅需要匠人用心,摄影师的发挥也很关键。

1982小挂历--李纨

此外,绢人的造型体态也美,仕女们都是衣袂飘飘,衣服的色彩、款式、质感都是要细心考量,必须与人物身份相符。衣服用色也多是明快典雅,衣纹设计走向也有讲究,要以静塑动,似动非动,静中有动。

1982小挂历--探春
大长腿、肩宽腰细、胸臀丰满,体型舒展,这样的造型谁不爱?
1974北京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三枚)

这是我能找到的最早绢人年历卡,赶集与藏族少女有一些当年的时代气息。

1975年北京市日历厂--武术绢人(共5枚

1975年的杂技卖艺绢人我很喜欢,色调朴素,动作幅度很大,显得神采奕奕,衣服有别于仕女题材很干净利落。其中黄色小人的兵器神奇地悬浮在空中。

1976年北京工艺品进出口分公司--少数民

那个年代的绢人,有大量少数民族题材,与仕女类不同,服饰简约而不简单。

1976年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共4枚)-

1976年的贺喜绢人,少见地横向排列,多名绢人组合在一起载歌载舞,比单体绢人更有氛围感。

1977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 (5枚)
1978年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舞蹈绢人

1978年,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的套装成为经典,其中舞蹈绢人居多,也有红星向北京,乡村医生这类时代题材。这组套装还出过一套明信片(见下图),印刷非常清晰。

北京工艺美术明信片

这组风格类似的还有个带框版,只是图太小显得模糊。

1978年上海外轮航次修理厂(6枚)
1979年仙乐年历(共4幅)

1979年,思想得到极大解放,仙佛类绢人开始惊艳登场。

这组吹奏乐器的仙女绢人对光影质感把握绝佳,仙女们浑身珠光宝气,面部晕染柔和,雍容大气,充满吉祥的富态。现在每一幅至少要上百元。

1980年击鼓仙女绢人
1980年敲锣仙女绢人

绢人身上漂亮的服饰更是汉服爱好者的宝藏,有博主甚至参考她们做出了汉服仿妆。

据传,87版红楼梦电视剧剧组也是请了葛敬安等绢人制作大师做顾问,才让全剧服化道水平更上一层楼。

1980广东出版社--仙乐绢人(共5枚)
1981年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乐器仕

从80年代开始,绢人挂历逐步出现,这些正常尺寸的挂历如今都需上百元。

1980年小挂历
1981年小挂历

杨乃蕙、贾绍菩、王天凤等人集体完成的绢人《白蛇传》系列,造型动人,场景设计美轮美奂,印在挂历、年历上、甚至饼干铁皮盒子上也有,成为一代经典。

《白蛇传》绢人组图
《白蛇传》年历卡
仕女绢人挂历(选页)
京剧绢人挂历(选页)

京剧绢人选几幅代表作:《拾玉镯》、《琵琶记》、《贵妃醉酒》、《望江亭》。

1985中国戏剧出版社--少数民族绢人

真实的绢人通常不如布景拍摄的好看,但也有例外,比如下图的几尊观音菩萨,美丽与神性并存。

这些菩萨绢人,面颊饱满,庄重祥和,凤眼柳眉,亲切蔼然也不失青春之气

绢人是怎么做出来的?

这么美的绢人,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1.先构思画草图,胸有成竹才好动手。

设计稿

2.做头部。头部最难,以石膏模型定好轮廓,再由内而外填充棉花,丝织物,纱。

然后描眉点睛,脸要做到眉目传情、神采奕奕。仙佛、仕女、小孩表情各不相同。

绢人面部特写

头要配上头饰、梳理发型。头饰可以是金银丝编织而成,仕女、贵妃、仙女常要配上珠宝、凤钗、项圈、步摇等等,做到钗环摇曳,非常富丽华贵。

手工制作的凤冠头饰

3.做手:以铁丝捏出动作,拿棉花缠绕,蚕丝手套缝合,这一系列操作的空间不到2厘米,且不能露出针眼针脚。

述(最多18字

4.身体:用铁丝凹出身体,填上棉花,这一步难在设计动作。

5.衣服:服饰上采用了“赛锈”工艺,描出花纹,把金油像挤奶油那样倒入,产生刺绣浮雕版的视觉效果。

6.小道具:人物手中宝剑、扇子、拂尘、乐器等等,脚边的盆栽、头顶宫灯、远处的窗子和山等景物,都要师傅自己想法子弄出来。

这些程序还只是个大概,实际工序非常繁杂严谨。绢人师傅要成为化妆师、发型师、造型师、裁缝……

一个高档的绢人,需要熟练师傅耐心做一个月,其中凝聚的劳动力可想而知。

绢人的未来

我们的北京绢人工艺,从葛敬安大师开始,传了三代。

第一代:葛敬安、李佩芬等

第二代:杨乃蕙、齐聪颖等

第三代:滑树林、崔欣、唐燕等

本期分享的大部分是一代二代前辈的心血。

如今,第三代的几位老师都在为北京绢人的传承付出努力。但她们也很苦恼:

无论是工业化流水线,还是商品经济,都盲目追求效率,北京绢人这种一针一线,费时费力的手工艺难免逐渐势微。她们年纪一天天老去,谁来接班呢?

唐人坊产品

唐燕创办的唐人坊名气挺大,唐人坊的产品为了节省成本做了大幅简化,已不复当初黄金时期那样美好。除了人物脸部过于煞白的问题,还有绢人摄影也不如从前耐心细致,绢人失去了场景化的叠加美感。

她们的身姿充满的中国范儿,曾让世界侧目,近年来国风文化兴起,绢人也许还有属于她的机会。比起洋娃娃,手办这类舶来品,绢人是中华民族瑰宝,应该传承下去。

我是江户小歪,收集资料码字不易,如您喜欢本文还请不吝点赞转发,支持一下北京绢人,谢谢!

参考文献:

《北京绢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王艺睿

《北京工艺美术集》李玉茹

《北京绢人》滑树林

举报/反馈

江户小歪

7万获赞 2.6万粉丝
致力于避开喧嚣,推动国学文艺复兴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