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下午,济南市召开“项目突破年”工作动员大会。提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凝心聚力抓项目、蓄势赋能促发展,高效推动十个领域突破。此次大会为全面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走在前、开新局擂响了战鼓、发出了冲锋号令。
重大项目是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重要保障,也是济南致力“争先领先”的关键所在。如今,各区县正加大马力、紧锣密鼓推进项目建设。一起走进各区县,感受项目建设澎湃动能。
历下区
抓项目促发展。今年历下区把项目谋划储备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常态化开展项目谋划储备工作,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工作力量,进一步健全项目滚动策划储备建设机制,结合历下区实际情况集产业特色,聚焦强链条塑优势、增活力提品质、补短板强功能,积极策划了一批投资体量大、发展质量高、产业带动强、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项目。
今年历下区申报11个省级重点项目,有8个项目通过并列入2023年省级重点项目,其中省重大项目2个,省优选项目2个、补短板项目4个,总投资363.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1.29亿元,项目个数比2022年增加4个,年度计划投资增加60.66亿元;历下区有31个项目通过市初审拟列入2023年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149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4亿元,项目个数比2022年增加3个,年度计划投资增加51亿元;72个区级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97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5亿元,项目个数比2022年增加2个。
同时为做好2023年项目策划储备工作,历下区力争更多项目通过国家审核,通过邀请上级部门业务人员培训,组织区直部门、平台公司等研究部署等措施,2023年谋划第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准备项目6个,总投资478.66亿元,目前国家发改委第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清单已下达,历下区获批108.45亿元,排名全市第一(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除外)。
市中区
1月28日上午,市中区召开“深化落实年”“提速增效年”动员大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层层压实责任,谋定新一年工作目标,号召全区上下迅速收心归位、行动起来。
市中区将在开发建设上全力提速增效,应启尽启、应拆早拆具备启动条件的片区和项目,举全区之力集中兵力、速战速决,坚决打赢征收拆迁、项目建设大仗硬仗;在经济发展上全力提速增效,集中优势力量打好经济指标突破战、资源壮大攻坚战、要素保障主动战“三大战役”;在战略实施上全力提速增效,着力以“三大战略”实施,助推市中区高质量发展;在产业升级上全力提速增效,全面做强现代金融、数字经济、能源互联、都市工业、高端商贸五大主导产业,夯实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在改革开放上全力提速增效,以高水平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社会治理上全力提速增效,全面构建基础牢固、数字支撑、协同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在风险防控上全力提速增效。紧盯信访稳定、安全生产、金融、房地产等重点领域,以新安全格局保障高质量发展大局;在生态打造上全力提速增效,一体打造市场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为市中加快发展营造更优环境;在民生改善上全力提速增效,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更高层次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党的建设上全力提速增效,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提速增效既要从战略上布好局,更要在“关键点”落好子,以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提速增效,推动活力品质强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基于此,市中区将着力实施“三大战略”,做大中央活力区,加紧推动建材产业总部基地、省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等项目落地开工,加快推进G104与党杨路立交枢纽、山水路等9个路网项目开工建设,着力抓好市中国岳城、中海寰宇时代、4所配套学校建设施工;做活中央商埠区,加快济南宾馆、上新街项目建设施工,适时启动万紫巷、中山公园项目征收拆迁,积极导入现代商贸、文旅休闲、文化创意等适配产业;做强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研究制定《市中区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意见(2023-2025)》,构建“五个一”产业发展框架,大力推进国家管网山东总部、中广核山东新能源等重点项目落地运行。
槐荫区
1月29日,槐荫区召开全市“项目突破年”工作落实会,对标全市2023年“项目突破年”工作动员大会精神,把全区重点工作进一步谋深、谋实、谋细、谋好,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开门就要飘红的干劲,奋力开创槐荫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项目突破年”槐荫力度不减,全区重点项目达183个,总投资2974亿元。今年,槐荫区将坚持“项目为王”,在项目建设上实干担当。把项目投资、项目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聚焦产业链优势潜力、短板弱项和空白环节,谋划实施一批锻长板、补短板的重点项目。围绕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进展、资金支持类项目策划储备、已开工和应开未开项目等情况,实行清单化管理,结合槐荫产业发展重点,加快策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投资增长积蓄后劲。
前行的号角已然吹响,奋进的鼓点令人激昂!“槐荫的发展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是主人翁。我们将鼓足精气神,增强必胜的信心,以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昂扬斗志,以信心百倍、饱满焕发的精神状态,雷厉风行、全力以赴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突围战,努力为新时代槐荫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对于未来槐荫的发展,区委书记孙常建的话语掷地有声、催人奋进。
天桥区
兔年伊始万象新,扬帆起航再出发。1月29日,天桥区召开2023年重点工作推进大会。作为春节后天桥“开年第一会”,天桥区重点聚焦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纵深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推出一系列催人奋进的重大举措,向全区上下释放出“起步即冲刺、首战即决战”的强烈信号。
这是一场提领思想、提振精神的推进会,对标济南市“项目突破年”工作要求,动员全区上下把力量凝聚到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实现新突破,为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吹响实干号角。
会上,济南市副市长、天桥区委书记韩伟指出,要着力在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上发力见效、要着力在纵深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上发力见效、要着力在乡村振兴上发力见效、要着力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发力见效,努力交出更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成绩单。
韩伟要求,要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紧盯在建、开工、竣工、储备“四个一批”195个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抢工期、抢时间、抢进度,确保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0亿元以上,增长10%以上。
长清区
1月27日,长清区召开全区项目建设攻坚动员大会,对全区2023年项目建设进行全面安排部署。长清区委书记肖辉主持会议,明确提出项目建设“1+4”工作方法,为新一年项目建设锚定方向、提振信心。
“1”即抓好项目攻坚。2023年,长清区将做实项目前期,加大71个新建项目的全程协调力度,主动加强与各类投资主体沟通对接,提前介入做好规划选址、土地预审和能评、环评、安评、立项等前期工作。强化资金保障,要发挥好财金、济清、农发等平台公司作用,加强资金调度和平衡,提高融资效率。强化用地保障,画好招商地图,盘活用好经开区、创新谷资,加快实施“腾笼换鸟”,不断提升“亩产效益”。
“4”即做好四项保障,在招商引资、优化环境、解放思想、人才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招商引资工作聚焦“七区联动”发展思路,紧扣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摸清产业链的上下游,绘好招商图谱。全区要全员招商,在招商引资中唱主角,把招商的氛围营造起来。以商招商,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主动和现有园区进行合作,采取共同招商、联合招商的模式,通过租金补贴、政策扶持等方式有针对性引导产业进行落地。同时,继续把优化环境作为一项重点任务,畅通联系渠道,提高工作效率,继续推广园区审批服务点,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办事。着力解决好思想陈旧、缺少创新的问题,进一步健全纠错容错机制,着力解决好不从自身找原因的“等靠要”问题。整合人才政策,建好人才公寓,做好人才保障,进一步完善好大学城的各项教育、医疗、商业服务等配套设施,不断满足大学城高端人才的生活需求。
章丘区
1月29日下午,章丘区召开“强化项目攻坚突破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全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项目突破年”各项部署要求落实落地,进一步激励全区干部群众信心和士气,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全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济东强区建设新局面。
会上,章丘区委书记马志勇指出,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化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章丘融入省会主城区,开展项目突破行动,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攻坚之年。章丘作为工业强区、经济强区,要有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抓项目就是抓机遇,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必须强化“一以贯之抓项目”的定力,奋力跑出项目建设“快节奏““加速度”,更好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展现章丘的新格局、新面貌、新形象。
马志勇要求,要审时度势,强化谋项目“责任重于泰山“的使命担当。要勇立潮头,强化拼项目“效率就是生命”的亮剑精神。要敢为人先,强化抓项目“实干是第一要务”的斗争意志。全区上下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增强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迅速按下重大项目攻坚“快进键”,全力跑出重大项目突破“加速度”,坚持以项目推动发展、以项目促进转型、以项目厚植优势,为济东强区建设注入更强的动力。
钢城区
1月29日,钢城区2023年高质量发展工作动员大会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全市“项目突破年”工作动员大会精神,聚焦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高品质美丽钢城。
会议指出,今年,钢城区重大基础设施迎来投资高峰期,重点工业项目进入达产期,经济运行处于周期性上升期,大发展的机遇就在眼前。各级各部门单位将以更宽广的视角、更积极的姿态谋划发展,化优势为胜势,变机遇为现实,在新一轮竞相发展中走在前、作表率。抢抓与省会深度融合的机遇,始终坚持“全面融入、深度融合、等高对接”,持续推进干部融合、交通融合、产业融合、民生融合;抢抓“省会经济圈”战略加快实施的机遇,把钢城各项工作与重大战略全面对表、充分嵌入,真正把机遇落实在发展上,从中谋划工作布局、推进项目实施,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抢抓“后疫情时代”竞相发展的机遇,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高度。
平阴县
“开年之初走进企业与负责人见面,我们就是要在全县营造抓发展、抓项目、抓服务的浓厚氛围,把因为疫情造成的损失追回来,同时实现既定目标的增长。”1月28日上午9点,平阴县“四大班子”领导相继走进玫德集团、伊利乳业、芳华康养小镇、博科二期、中电建核电装备制造、山水水泥等重点项目和企业走访、调研,在与玫德集团董事局各负责人见面座谈交流时,平阴县委书记王秀成表示。
2023年,平阴县政府投资、社会资本投资和招商引资谋划项目共276个,其中政府投资类项目161个,计划总投资595.14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额158.93亿元;招商引资谋划项目13个,总投资114.5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57亿元;社会资本投资项目102个,总投资311.08亿元。
王秀成指出,2022年,平阴县实现工业产值382亿元,下一步要在2025年突破500亿元,动能转换是关键。围绕“双城共建 两翼齐飞”战略布局,今年投资体量最大的平阴东部产业新城也要破题,总投资2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5亿元,平阴将竖起塔吊加紧干,完成村居拆迁、市政道路建设、污水泵站、生态修复、矿山绿色开发、产业导入等项目,平阴希望能够在这种加快发展的节奏中与企业共赢未来。
商河县
“敢”字当头谋创新,“干”字为先快发展。1月28日上午,商河县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新的一年,商河项目建设要放开拳脚、放手一搏。对未开工项目,落实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现场调度、靠上帮助、跟踪服务,对确定实施的37个省级、11个市级、174个县级重点项目,要重点抓好形象进度和投资进度,为一季度开门红打下坚实基础。用好用活国家和省市的各项支持政策,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最大限度争取专项债券、政策性贷款等资金,并落实好县级领导包挂制度,服务重点项目、重点企业。
起步区
2022年,起步区坚持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产业发展提档升级。细化明确“6+4+2”产业主攻方向和“8个1”产业生态体系,着力打造现代产业集群。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累计签约总投资超过3100亿元。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实现整车下线,首月实现产值1.5亿元。
2023年,起步区将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塑造现代新城新优势。在推进地上空间改造更新同时加快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设计总规模近120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加快推进动能转换,塑造产业新城新优势。旗帜鲜明唱响“产业为王”主旋律,切实构建高端高质高效产业体系。积极推进产业培育,制定实施产业发展规划三年行动计划,纵深发展“8个1”产业生态体系。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建立起步区“独角兽种子企业”储备库,推动企业梯次发展。持续加强招商引资,力争年内新导入央企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不低于6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产业园等项目全面达效,落地央企区域总部全面建设,山科人工智能和高端装备产业科技园等项目落地开工,形成梯次推进的项目建设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塑造田园新城新优势。起步区规划定位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积极推进“泉韵乡居”齐鲁样板示范区项目落地,集中连片打造13个样板村;加快推进民生事业,塑造幸福新城新优势。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全力推进安居工程,对照全市最高安置建设标准,全面加快651万平方米已开工安置区建设,再启动大桥片区、崔寨片区等15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加快大桥、崔寨建成安置区回迁。加快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开工新建中小学校6所,续建中小学校12所,确保山大二院(一期)竣工交付,开工整合型专科医疗中心,全面提升民生综合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