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江世栋 通讯员 刘明星
掌上咸宁报道
1月28日,记者在通城县卫生健康局了解到,去年来,该局紧扣健康服务主题,更新观念转作风,凝心聚力比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迈上了新台阶。
全力以赴抓防控,在常抓不懈中固防线
该局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保持局主要领导亲力抓、工作专班具体抓、统筹战疫资源筹备和人员调配“三个不变”,强化发热患者闭环、集中隔离、院感防控“三个管理”,提升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疫苗接种“三个能力”。
全系统有600余人长期参与疫情常态化防控。与时俱进,积极应对,贯彻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措施,建立由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和为居家健康监测服务的医疗机构三级诊疗机制,实行红、黄、绿三色台账管理,落实分类分级服务。
全力以赴抓项目,在竞进提速中促发展
紧扣“将通城卫健事业打造成‘咸宁标杆、湖北样板’”,大力实施卫健强基工程。积极主动抓“三争”,坚持做大做强县级医院,做特做精乡镇卫生院,做优做实村级卫生室。
去年来,谋划了隽水卫生院医养结合省级示范基地建设等5个项目;启动了县人民医院医技楼等4个项目和7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完成了县精神病医院住院楼建设;县人民医院成功晋升为三级医院;县域医共体信息化、马港卫生院医养结合中心建设项目分别列入全县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重大项目擂台赛参赛项目;县公共卫生应急预防中心建设项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装修项目、县人民医院传染科大楼项目,即将竣工投入使用。
全力以赴抓攻坚,在靶向发力中护健康
制定了《通城县卫健局“323”攻坚行动2022年工作计划》,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压实责任。
做实“防”。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2.5万份、开展义诊活动25场次、健康通城发布科普知识15篇次,不断增强群众健康意识。
做细“筛”。心脑血管病筛查133525人,慢阻肺筛查7333人,“两癌”筛查宫颈癌筛查19162人、乳腺癌筛查7319人,青少年视力筛查56464人;全县新生儿出生2524人,其中疾病筛查2494人、听力筛查2398人、先心病筛查2480人、产前筛查2012人,筛查率均达到省市要求。
做好“管”。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815人、高血压患者39710人、2型糖尿病患者10329人,规范管理率均达到上级目标要求。
做强“治”。关刀卫生院添置CT一台,乡镇卫生院拥有CT实现零的突破;麦市镇中心卫生院通过基层“心脑血管防治站”验收并授牌;省三医院与隽水、关刀两家乡镇卫生院搭建远程超声智慧诊疗平台,开启了通城乡镇卫生院与省三级医院之间远程诊疗的先河。
全力以赴抓帮扶,在落实政策中固成果
坚持民生为重,用心用力为民办实事。
行业帮扶方面,省卫健委优先安排卫健转移支付资金10093万元;落实健康帮扶资金710万元;捐赠负压救护车3辆、救护车1辆、疫苗配送车1辆;捐赠远程心电设备、远程B超系统、5G远程超声机器人等设备设施385台(套)价值759.7余万元;捐赠防控物资价值36万元;免费救治白内障和先心病患者210例;省级医院已下派14名专家对口坐诊、带教帮扶,选派21名医师到省级医院进修。
健康帮扶方面,保持过渡期健康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与脱贫和低收入人口家医签约103792人、慢性病签约18820人,做到了“应签尽签”;全县共救治大病患者1968人,做到了“应治尽治”,并全部列入大病监测预警名单向乡村振兴推送,实施重点检测帮扶。
驻村帮扶方面,明确1名副科级干部专职领衔、督办驻村帮扶和联农带农工作。累计对4个驻点村投入资金36.9万元,其中在墨烟村投入资金28万元,组建了2个专业合作社,安排脱贫户、监测户就业10人。
全力以赴抓管理,在优化服务中提质效
实践活动扎实有效,通城县卫生健康局以“一下三民”活动为抓手,共同缔造美好生活。局班子成员亲身感受就医办证体验,研究解决制约卫健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凡是涉及工作全局的大事和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不推不拖。共部署督办医改、“323”攻坚、健康扶贫、项目建设等重要工作32次、答复群众反映的问题25件次、协调落实重症患者治疗3人。同时,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党员下乡开展送健康等活动41场次,卫健系统党组织的凝聚力在乡村振兴一线得到充分检验。
改革举措扎实有序,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因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减少收入,让利患者1900余万元;健全完善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印发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方案。全县医疗单位经济运行实现逆势增长,同比上升了6%,特别是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医院增幅明显,分别达到61%、41%。
作风建设扎实有力,深入开展医疗服务、安全生产、清廉医院、疫情防控等工作督查,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塑造行业清风正气。共立案调查10人,其中党纪处理3人、政务处理3人、诫勉2人。
责编: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