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henaton 阿肯那顿(活动时期公元前14世纪,埃及) 又拼Akhnaton或Ikhnaton,希腊语作Amenophis。又称奈费尔海佩鲁雷阿孟霍特普。古埃及第18王朝国王(公元前
约公元前1370年的阿肯那顿雕像1353~前1336在位),建立了对阿吞神的拜(因而取名阿肯那顿,意为“对阿吞神有的人”)。当阿肯那顿作为阿孟霍特普四世老即位时,第18王朝(公元前1539~前1292 已统治了将近200年。帝国征服和控制外土地也已有100年之久,巴勒斯坦、腓尼基和努比亚都在埃及统治之下。国家强大而。有。为了保持这些成果,一个军事和政治团控制着文化。在阿肯那顿以前100年,图特摩斯三世法老已征服邻近的亚洲和非洲地区。阿肯那顿的父亲阿孟霍特普三世年轻时是一个非凡的猎人,但他的儿子却身体瘦弱,无法仿效其父从事户外活动。他遂致力于智力活动。
帝国的突然扩展振兴了埃及文化。一些埃及士兵和官员在外国居住,也有外国人在埃及居住。尼罗河河谷人民和国外人民有明显差异。其他国家有埃及神的庙宇,埃及也引入了外国的神。也打破了其他一些传统。然而,为了尽可能地保持王室血统的纯洁,后嗣只能同王族中的公主结婚。阿孟霍特普三世蔑视这一习俗,娶了一个平民女子泰伊。阿肯那顿是他们的儿子。阿肯那顿在掌握大权以前,老国王已去世。他登基时仍使用家族的姓阿孟霍特普,仍信奉旧日的神,特别是底比斯的阿蒙。但不久就有所改变,开始信奉像一轮日盘的太阳神——阿吞神,并为之建造新的神庙。放弃了旧日庙宇的宏大整体的形状,改用小石块筑墙。并鼓励艺术创造,甚至采用怪诞的模仿手法。埃及艺术从静态永恒式转变为栩栩如生式。在底比斯附近的凯尔奈克建造了新的庙宇。在登基后的第5 年他把姓阿孟霍特普(意为“阿蒙感到满意”)改为阿肯那顿,从而正式宣布了他的新信仰。他把首都从底比斯迁往尼罗河东岸的特勒埃尔-阿马纳,或称阿马纳。他营造新城,取名阿赫塔顿(意为“阿吞实际权力的所在”)。阿肯那顿、其妻奈费尔提蒂及他们的6个女儿均信奉新的“真理”。家庭生活公之于众。在露天的祭坛向阿吞神礼拜。新贵和官员效忠于阿肯那顿和奈费尔提蒂。在阿马纳的新城景色迷人。高官们住在有树木、池塘和花园的别墅中。室内墙壁上有新型绘画。阿马纳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有的雅静庄重,有的奇异怪诞,但都十分生动。在新的艺术作品中有宰相在国王战车前奔跑的景象,也有市场熙熙攘攘和各色人物的生动描述。
阿肯那顿时代,政局动荡不安。但文献表明,阿肯那顿对此并不重视。由于没有强大的陆军和海军,对外贸易逐渐萎缩,国内税收开始流入地方官员的腰包。最后心怀不满的教士、文官同军队联合起来诽谤阿肯那顿的新举措。阿肯那顿有能力抵住这些力量,但他的继承人却软弱得无力抗拒。
从特勒·埃尔-阿马纳废墟中发现的阿马纳文书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局面。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军队司令和地方长官未受重视。地方的亲王们看到同埃及的贸易中有利可图,但在埃及拒绝支援时,又感到灰心丧气。敌对势力抬头: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亲王们野心勃勃,来自东面沙漠的人侵者和北面鲁莽的赫梯人。阿马纳文书以及在赫梯首都发现的档案显示出埃及在亚洲的帝国已四分五裂。一些忠于埃及的亲王被迫逃离他们的城市。入侵者在赫梯人的援助下,从埃及军队手中夺取领土。除巴勒斯坦西南角外,埃及已失去在亚洲的全部土地。由于阿肯那顿只关注空想的信念,埃及丧失了自豪的帝国。在他执政的第12年,讲求实际的皇太后泰伊亲临阿马纳。此后,阿肯那顿改变了一些极端做法。随后他提升了他的女婿斯曼赫卡拉。阿肯那顿去世后,斯曼赫卡拉短期继承了他的王位,以后又由次女女婿图特安哈顿继承。后者被迫改名图特安哈门,他放弃了阿吞神,重新祀奉阿蒙神,并离开阿马纳迁回底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