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在春节到来之际,汕头市金平区携手“中国好人”陈振勇走进各街道社区,为辖区居民群众送上爱心慰问物资和暖心祝福,关爱困难群体,传递暖心力量,弘扬社会新风尚。
“乌桥外甥”捐款物总值超过6500万元
“今天心情非常好,领了物资过个好年!”在金平区光华街道,数名居民拎着大礼包,正穿过火车头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往家里走,脸上笑开了花。对于光华街道的困难群众来说,每年春节前,奔赴一场和“乌桥外甥”陈振勇的“爱心之约”,已成为增添“年味”的一部分。
当天上午,陈振勇带动热心乡贤林志宏一同回到乌桥岛,会同市、区各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向光华街道辖区的80户困难群众代表及志愿者、环卫工人发放了过节大礼包,里面装有香菇、木耳、腐竹、茶叶等,总价值55万元。
随后,陈振勇一行上门慰问了3户乌桥岛特困户,为他们送上新春慰问物资和每户1000元的慰问金。值得一提的是,自2013年起,陈振勇把外婆的旧屋改造为老年人活动中心,免费提供给老年人使用,至今已在该活动中心累计投入经费1200万元。
“逢年过节我都来慰问乌桥的老人,我当他们是我的亲人,”陈振勇告诉记者,“群众对我感到很亲切,对我也特别关心。我会一直带动身边的好人关心、帮助他们,愿他们生活越来越好。”据悉,多年来,陈振勇热心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总值超过6500万元。
文明实践服务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最是岁寒情暖时。随着新一轮强冷空气来袭,在大华街道,温暖持续传递——棉被、米、油、干果等慰问物资送到了辖区困难户、保洁员及一线医护人员等群众的手上。这是大华街道携手爱心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发放的爱心物资,共计1045份。
在当天下午由团市委、市科技局、区文明办、团金平区委和金平区大华街道举行的“共聚邻里情 逐梦向未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暨中国好人陈振勇先生“惠邻里”资助金捐赠仪式上,陈振勇在去年向大华街道捐赠30万元的基础上,再次捐赠20万元新时代文明实践资助金,惠邻里、暖民生,全力支持辖区志愿服务和慈善行动。
再次捐赠爱心资金,是陈振勇心系群众、情系桑梓的具体行动,也体现了大华街道充分发挥“大华邻里家”服务机制,积极链接以陈振勇先生为代表的企业家、热心人士等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到帮助辖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行列中来。
阶段来,大华街道关爱独居老人、低保户、困境青少年等群体,建立了志愿者服务机制、独居老人关爱机制和“三个一”长效关爱机制,辖区涌现了“广东好人”蔡乐筠、新时代好少年黄源森等先进个人。
礼遇志愿者,让文明更可持续。在当天活动上,大华街道为志愿者送去感谢信和纪念品,切实将提高志愿者礼遇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呵护了志愿者的服务热情,让爱与暖双向循环。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群众家门口
近年来,金平区致力于把更多发展的红利装进老百姓的腰包里,让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过去一周里,金平多个街道开展新春送温暖系列活动,在送去物质“温暖”的同时,致力于传递精神“热源”。值得注意的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成为今年金平区迎新春、送温暖的“重头戏”。
在集成社区文化广场,大华街道青年党员代表、小学生代表一同诵读党的二十大金句,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声”入人心,持续掀起学习践行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尤其是“小小宣讲员”们以高昂的激情、真挚的感情诵读金句,用声音感悟思想、传递力量。接下来,大华街道将组织共建单位、“双报到”党员等在企业、社区中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金句诵读活动。
既宣讲精神,又办好实事。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华街道积极谋划暖企工作,与区财政局、区税务局等单位结对共建,为企业开展政策宣传,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当天,汕头市科技局来到大华街道,向企业赠送科技创新惠企政策,搭建服务平台,服务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
社区的服务不仅仅在春节,更要做到常态化、精细化、日常化,把关爱和温暖通过各种形式送到大伙儿的心坎儿上。接下来,大华街道将不断健全和完善“大华邻里家”服务机制,开展全方位、立体式服务,拓宽服务领域,延长服务链条,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各项服务更深更广更实,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
【记者】蔡沚彦
【通讯员】金宣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蔡沚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