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数据,2030年时,智能汽车大爆发,仅中国一年对汽车芯片的需求就超过1200亿颗。
但这些芯片全部是7nm、5nm及以下制程,考虑到中芯国际无法代工7nm及以下制程的芯片,这1200亿颗芯片基本被台积电消化殆尽。
看到这样的专家分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啊!
那么问题来了,车规级芯片真的需要7nm、5nm工艺吗?中芯国际未来几年能否量产7nm、5nm芯片?
汽车行业最为确定的一件事,大概就是未来传统汽车都将被电动汽车代替,而电动汽车不仅仅是动力的变化,更是智能的开启。
智能电动汽车比传统燃油车造价更高,单单是芯片就多的令人咂舌。
普通燃油车搭载的芯片数量约为300颗,而智能电动汽车则飙升到2000颗/车以上,种类也达到了40多种。
汽车芯片主要分为四大类:功能芯片、功率半导体、传感器、存储芯片。
功能芯片:汽车在行驶中,需要对动力系统、电子系统进行精准的操控,辅助驾驶也帮助我们享受驾驶乐趣,此外还有娱乐系统、导航系统等等。
这些都需要一款强大的功能芯片。
功率半导体:负责功率转换,主要用于电源接口、外接。我们常用的IGBT就是功率半导体。
传感器:汽车雷达,气囊、胎压监测等都需要传感器,而高端电动车必备的自动驾驶更需要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也包含大量传感器。
存储芯片:包括运存和静态存储,存储芯片很多都集成在算力芯片上,当然也可以搭载在座舱主机或者数字仪表上。
总的来说,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类似于手机行业的巨大变化。
功能手机时期,你能想到一台手机就可以购物、订车票、订酒店、视频聊天、看电影等等,你能想到短信功能只是用来接收验证码吗?
而未来,智能汽车也将彻底颠覆传统汽车,手机点火、调温,然后自动驾驶来接你。你在车上看着电影、喝着咖啡,就到目的地了。
这样的颠覆,前提是需要强大的硬件支持,尤其有一款强大又安全的车规级芯片。
车规级芯片最重要的就是安全。
首先是在使用年限上。
智能手机使用年限也就3、5年,也有土豪一年一换。但是汽车则不同,很多家庭一台车要使用十几年。
保证在这十几年时间内,芯片不出故障,这是需要下很大功夫的。
其次是使用环境
智能手机的使用温度基本在0~35℃之间,温度过低或者过高的环境并不太多。
但汽车则不同,冬季北方户外温度低于-10℃很正常,东北、内蒙的低温甚至达到了-40°C。
到了夏季,汽车在烈日暴晒下,剧烈工作后,局部温度达到150℃都是常事。
因此,汽车芯片需要承受-40°C~150℃的温度波动。
信息安全方面
智能手机信息泄露,会导致我们的个人信息被窃取,甚至受到资金上的损失。
而智能汽车一旦被黑,尤其是在行驶途中,很可能会发生交通安全事故,造成车毁人亡。
因此,在信息安全方面,智能汽车更加重要。
总的来说,未来车规级芯片不仅数量更多、种类也更复杂,同时对性能、安全方面要求也更高。
当我们都认为汽车芯片使用28nm的就足够了,高通、特斯拉、华为、甚至吉利都推出了7nm汽车芯片了。
最火的汽车芯片莫过于高通8155。
高通8155是全球首款7nm车规级芯片,一度成为了高端汽车的标配。
高通8155于2019年发布,是基于ARM架构的8核处理器,采用了台积电7nm工艺,平均运算速度高达360万次/秒,运行内存高达16GB。
整个芯片的AI算力能够达到8TOPS,也就是每秒运算8万亿次。此外,蓝牙5.0、Wi-Fi 6等硬件也全都有。
高通8155的整体性能比上一代高通820A提升了几倍,强大的性能使整个系统拥有了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强的功能、支持的屏幕数量也更多。
总的来说,高通8155仍是现阶段量产车型中最强的车机芯片。
目前这款芯片不仅应用在长城、吉利、广汽、上汽等传统品牌上,小鹏P5、岚图梦想家、蔚来ET5/ET7、零跑C11、理想L9、威马W6等新能源汽车也广泛采用。
华为麒麟990A
麒麟990A是一款车规级芯片,与智能手机搭载的麒麟990是不一样的。
990A的CPU比较特殊,采用了华为自研泰山架构+ARM架构的组合形式。大核为泰山V120Lite,小核为Cortex-A55,GPU依然是ARM的MaliG76。
算力方面,增加了自研的达芬奇架构算力芯片,分别是2个D110+1个D100大小核,可以提供3.5TOPs的算力。
但从算力方面来看,麒麟990A是不如高通8155的,毕竟3.5TOPs<8TOPs。
但是,网友的疑问更多的是这款芯片是谁代工的?
麒麟990A仍然是台积电代工的,不过是在2020年9月15日之前生产的,目前使用的都是库存。
麒麟990A的库存预计能使用到2023年,如果2023年底,找不到代工厂,将再陷入无芯可用的境地。
吉利龙鹰一号
2021年12月10日,吉利汽车发布了国产7nm座舱芯片——“龙鹰一号”
龙鹰一号在83平方毫米的面积上集成了88亿个晶体管,同时拥有8个CPU核心,14个GPU核心,算力达到了8TOPs。
在安全方面,龙赢一号内置独立的信息安全岛,拥有高性能的同时也具备高加密、高解密,支持安全启动,安全调试和安全OTA更新等。
龙赢一号集成了强大的CPU、GPU、NPU、DPU、SIP、DSP,其综合性能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
可以说,现在的高端电动汽车,7nm芯片已经是标配了,但这还没完。
各大芯片厂商已经开始打造5nm车规级芯片了。
高通8295采用了台积电5nm工艺,AI 算力 30TOPS,较高通8155提升近4倍,而在 CPU、GPU 等主要计算单元的能力提升50%以上,主线能力有超过 100% 的提升。
得益于出色的性能,高通8295可以同步仪表盘、座舱屏、AR-HUD、后座显示屏、电子后视镜等多屏场景,过去需要两块芯片,如今只要一块高通8295就可以了。
同时8295的网络通信更强大,即便在隧道、地下车库、偏远山区也能顺畅交流。
5nm领域,除了高通外,还有特斯拉。特斯拉正在研发HW 4.0车规级芯片,将采用台积电5nm工艺,未来将是高通的强劲对手。
汽车芯片已经进入了5nm时代,到了2030年,恐怕4nm、3nm车载芯片都会问世。到时候,28nm、14nm、12nm还会有市场吗?
芯片代工市场中,台积电可以说是一枝独秀,不仅工艺制程最先进,成品率也是最高的。
2022年上半年,芯片代工市场中,台积电独享53%的市场份额,三星紧随其后占据了16%的市场份额。
制造工艺方面,台积电、三星均可量产3nm工艺,中芯国际刚刚完成12nm工艺,可以说与台积电、三星相差很大。
考虑到汽车芯片对安全性要求更高,因此大部分芯片设计公司会把订单交由台积电来做,排不上号,才会交由三星来做。
而中芯国际则只能在28nm、14nm领域喝口汤。
随着汽车芯片的不断迭代、更新,未来7nm甚至5nm工艺将成为标配,也就是说28nm、14nm的汽车芯片会越来越少。
可能有的网友会说:汽车不需要那么精密的芯片,芯片制程越小,安全性越低、成品率也越低。
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台积电3nm工艺就比三星4nm工艺成品率高,漏电率低。
可见一切安全性、成品率、漏电率方面的问题,并不是因为它工艺太精密造成的,而是因为工艺水平差造成的。
如果这种局面继续发展下去,未来5nm、3nm芯片也必然是台积电一家独大,三星喝点汤,中芯国际颗粒无收。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唯有加强自主研发!
国产芯片什么水平呢?可以说在成熟领域,基本实现了完全自主,但是在先进领域还差很远。
首先,架构方面被ARM、英特尔把控
芯片设计、制造都离不开架构,没有架构,就没有芯片。
自主架构目前主要是龙芯架构,但其在生态、性能方面与英特尔仍有很大差距,可以满足党政军,但是个人PC领域几乎很难见到。
移动端基本被ARM把控,为了摆脱ARM,华为、阿里、腾讯等纷纷选择了RISC-V架构,但这条路能否行的通仍是一个未知数。
其次,EDA软件被国际三巨头垄断
设计芯片必须使用EDA软件,而设计7nm及以下工艺的芯片必须使用“三巨头”的EDA软件。
EDA三巨头分别是新思科技、楷登电子、西门子EDA,清一色的欧美企业。这三家公司不仅实力强大,产线丰富,更能够保证芯片设计的准确性。
国内华大九天基本处于16nm水平,要想突破7nm技术,就必须与7nm制造厂商深度融合,但目前内地企业尚不具备这个水平。
最后,也是最难点就是制造端
台积电、三星工艺水平达到了3nm,是最先进工艺的代表。
国内中芯国际因为没有EUV光刻机,被卡在了7nm工艺处,要想突破必须要拿到EUV光刻机。
而EUV光刻机号称工业制造皇冠上的明珠,是欧美日韩等多个国家的技术结晶,ASML也仅仅是集成商,只掌握了10%的核心技术。
因为《瓦森纳协定》,EUV光刻机及其零部件对我国禁售,因此中芯国际要拿到EUV光刻机,只能靠国内自主研发。
凭借一己之力研发EUV光刻机,这是在挑战人类的极限,比研发原子弹、氢弹要难得多。没有5—10年的时间,根本突破不了。
再加上EUV光刻胶、掩膜版、芯片材料等难题,到2030年,中芯国际能突破7nm、5nm工艺吗?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2030年,台积电已经量产2nm、甚至1nm芯片了!
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每年需要1200亿颗高端芯片,这绝对是一笔大生意。
但尴尬的是,国内芯片代工企业中芯国际目前仅能够制造12nm芯片,而且是普通芯片。
因为没有EUV光刻机,中芯国际无法突破7nm工艺,也就无法代工这1200亿颗芯片,这真是太大的损失。
如果,2030年,国内机构仍然无法完成EUV光刻机的研发,那么这1200亿颗芯片只能交由台积电代工。
2030年,我们能实现7nm、5nm芯片的突围吗?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共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