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最初依托于人物画而存在,当它成为独立门科后,点景便成为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修饰。纵观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点景逐渐呈现程序化发展模式,可以这样说,点景的发展促进了山水画的成熟。

一、点景的认识

“点景”一词,《汉语大词典》解释为点缀、装饰。

起初,“点景”是从中国画的绘画技法“点苔”转化而来,点苔是指:在树干的背阴处或结构交叉点,石岸边、山坡上的湿润处点以方圆竖直横长等干湿浓淡枯的景点,代表笞莉或草木,使画面更显得苍润自然;而山水画点景是指在一幅山水画作品中用建筑或人物等点景点化、装饰,衬托主题,达到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而使画面意境升华的一种构景方式。

东晋顾恺之的《论画》中第一次出现了“台榭”的说法,隋唐时期又被称为台阁,屋木,宫观。

到了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才有“界画”一词,它既是指中国画的一种画法,也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立门类。“界画”一词是指以亭台楼阁为主要表现对象,用界尺画直线、曲线的表现方法。界画已淑临失传,而国画中的建筑点景是从界画中的建筑模式演变而来,甚至不能说是演变,而是本身它就还属于点景。

山水画最早依托于人物画成长起来。人物画除了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佛教人物、道教人物、功臣、义士、烈女、圣贤的描写外,还转向了描绘世俗生活的方面,如一些妇女的生活场景,但这些场景大多是来自于上层社会的的生活场景,主要是因为画家的创作是为宫廷服务的,这些绘画的观赏者亦不是面向普通百姓,所以没有太多的画家对底层百姓的生活加以描写。

唐朝时期较为推崇“成教化、助人伦”的核心思想,因此人物画便承担了这份责任。而山水画的“怡情”功能则只能用色彩明艳的金碧辉煌的青绿山水去表达,在山水画中的点景亦是符合观赏者的心理。

点景在画中有着关键性的点题作用。不同的点景样式代表着不同的画面身份,表达不同的画面涵义。

二、时代对点景产生的影响

隋代时期,由东汉刘秀建立的腐朽的门阀制度己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科举制度。此时的社会得到了空前的繁荣。继隋文帝之后,隋炀帝作为统治者却铺张浪费,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随后唐朝建立,李世民在战争中成长起来,其能充分认识到百姓的重要性,所以比较关心底层人民的疾苦,在他的统治下,国泰民安,经济繁荣。在强大的社会基础和当时采取的幵明的文化策略,为文艺的发展幵辟了宽阔的道路。

五代的大乱让很多文人隐居山林,这让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了大自然的真谛,唐代时期的山水画技法已经达到成熟阶段。

到了宋代,宋太祖平定战乱,一统天下,并建立了重文轻武的国家政策,当时“理学”思想得到推崇,程朱理学成了一种具有普遍影响力的社会思想,画家们对画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且此时的画家因为经历了战乱生活,所以这个时候绘画题材方面反映社会生活的绘画开始衰落,反映山林自然的绘画开始兴盛。

在格物穷理的思想下,较之唐以前的人物画或者人物点景来说,人物动态的描写更加生动多姿。《清明上河图》可谓是集大成之作——画卷仅有五米长,却容纳了五百多个人物,另外还有其他景物作为装饰,真实地记载还原了当时的生活场景。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除了以形似为主外,另有一批文人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并重的艺术主张。由苏拭、文同等人的推崇,士人画的美学思想也逐渐取得了一定的地位,认为画是有感情的,画中的意象是画家用心灵表达出来的,所以苏拭的“理”突破了形似。

总的来说,两宋时期是文化极度发展的时期,理学的盛行引起的士人对其不同的理解,而思想上的不同直接也引起了绘画方面的见解的对立,从而引起了绘画风格在两宋期间趋向多元化。

山水画到了元代逐渐衰败。元代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个极其不幸的时代,这是一个寿命短暂的王朝,统治者不善于治国,不善于发展经济和文化,对汉族士人采用的是种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于是当时人物画的发展几乎是戛然而止,走向衰微,而山水画一枝独秀。元代的画家们抛弃了南宋的传统,在他们手中,文人画的思想发展迅速。在元初赵氏论调的影响下,再加上文人们在官场上的失意,画风由南宋的强调苍劲水墨转向淡墨写意、倾向于文人画一脉是无可厚非的,逸笔更能体现出文人们当时萧瑟的心境。

山水画在元代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生宣纸的普遍运用再加上文人群体的特殊状态,绘画主流在这个时期全面转向,倾向于文人画。在山水画独立成形的隋唐时期,山水画主要以金碧辉煌的青绿山水为主,题材内容多是对上层贵族生活的描写,画面中很少有描写平民百姓的生活场景。

在明初是文人画与院体画并存的时代,在经历了几个朝代的经营后,院体画风已成气候。明代中期,社会稳定,江浙一带物产丰富,经济发展迅速,市民阶层逐步崛起,从此绘画的欣赏者不再局于文人,而山水画的创作者也必须去根据消费者的心理去改变绘画的思路,而此时的浙派已经名存实亡,浙派的继承者完全没有了开创者的严谨的画风,粗制滥造,使之地位不断下降。

纵观整个画史,每当一个汉族统治的朝代被异族灭亡的时候,都是画家的画技发挥到最高境界的时候,而这个时候的画面风格基本趋于一致,点景便会程式化的出现。其实在每个朝代起始期,画家在创作时会放不开,主要观望统治者的姿态,避免触怒统治者,画风或者是符合统治者的口味,或者以拟古为主,而这种风气会影响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一个朝代的终结。

三、制度对点景产生的影响

谈及中国绘画,不得不说提的是中国历代的画院,虽然唐代没有设立画院,但那个时候的画家亦是服务于上层社会和佛教势力,而佛教势力又是和统治者息息相关的,所以彼时的画家的性质和画院的区别不大。

五代、两宋是古代画院形成发展的时期。宋代在画院极其昌盛的时刻,也是文人画逐渐发展的时刻,而文人画与院体画是一直处于一个此消彼长的状态。

到了元代,文人画的发展达到了顶峰,然而在明代却被院体画所取代。清朝时两种画风并重,这种互相影响、互相制衡的状态促进了绘画的发展。点景慢慢也成为了一幅画面的点缀,不再是一幅画面的必要因素。

四、点景的艺术价值

从画面构成上看,点景能起到一种平衡画面的作用。山水画在形成初期,画面比例是失调的,随着山水画的审美追求的发展,点景的比例越来越趋向适中,对山水画的创作有着锦上添花的效果。

古代文人经常会借作品抒发情怀,不论是诗歌还是绘画,都是一脉相承。既是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社会现状的折射。不论是文人画、院体画还是民间画,皆有写实的影子,皆能看到时代的烙印。

而点景的程式化发展,让某一图示成为了某一类意义上的特指,一方面可以说这种发展限制住了绘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说这种特指吸引了更多了要表达这种心境的人的注意,这会使得一些文人在困惑或者是失意的时候有了精神上的寄托,爱屋及乌,这种通过点景寄托自己的理想会转而走向寄情于山水画,因此,点景促进了山水画的发展。

当我们在观赏一幅画时,通常会特别关注画面的主体部分,而忽略了主体旁边的点睛之笔,但不能因此就否定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和人生有些相似,感觉我们现在做了许多无用功,但是在未来某一天,总会派上用场的。

举报/反馈

小思叙说历史故事

62获赞 5粉丝
有些历史,展开就是波澜壮阔的人生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