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网1月8日讯(金恺祎)在古代中国,兔一直被认为是瑞兽,与上古神话亦也有关联。十二生肖有卯兔,月宫传说有玉兔,在藏佛传教中兔子作为使者将秘法传递给实践者。而敦煌最出名的兔子应该就是敦煌壁画中的《三兔共耳图》。

《三兔共耳图》位于407号石窟藻井顶部,三只兔子首尾相连,朝着同一个方向奔跑,似在前后追逐,闭合的画面,形成不会衰减的动势,寓意着吉祥圆满、生生不息。而有趣的是,三只兔子仅有三只耳朵,但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都不会觉得违和,飞驰的三只兔子似乎都有自己的两只耳朵。

407号石窟断代为隋朝,即公元581-618年。据此,目前史学界认为三兔共耳图案,最早在中国出现于距今约1400年前的隋朝,或许也有可能就起源于中国隋朝。同时,在世界各地都发现过三兔共耳图案。这个神奇的图案不仅出现在德国的教堂里,也出现在古格王朝的寺庙内,伊朗的古铜盘中,古埃及的陶器碎片上,甚至还有三个英国人为三兔共耳写了一本书——《The Three Hares - A Curiosity Worth Regarding》,介绍这一知名符号的起源与传播。

三兔共耳的起源我们暂时无从得知,不过对三兔共耳图案的解释却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它的含义是“三分之一的一分之三”,是一个颇具神秘感的工程学比例;也有人认为这三只永无休止追逐的野兔与生育和神秘的“月运周期”有关。

中国的学者也曾有过推测,认为它很有可能来自于《易经》中的一个卦象:三阳开泰。在传统装饰图案中,三阳通常被谐绘成三只羊的形象,但因避隋代皇帝杨姓的讳,于是将羊改成为了兔子的形象;又因为这个形象大多出自佛教场所,于是又有了前世、今生和来世的“三世轮回”之说。

举报/反馈

科幻网

1.2万获赞 3780粉丝
科幻网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