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执子之手、偕老同穴


阿氏偕老同穴,图片来源:NOAA

这是阿氏偕老同穴,是一种海绵。

但从海洋深处来到陆地上之后,它们成为了至死不渝的爱情象征。

“偕老”一词,来自于诗经《邶风·击鼓》里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同穴”来自于诗经中另一篇《王风·大车》中的“榖则异室,死则同穴”。

偕老同穴结合在一起,就是生死与共,至死不渝的意思。

拥有这样名字的生物,自然跟婚姻、爱情脱不开关系。

在日本,偕老同穴也会出现在婚礼的彩礼中,寓意新婚夫妇能够长长久久。

在欧洲,阿氏偕老同穴也有一个和爱情相关的名字,叫做维纳斯花篮,维纳斯就是古罗马神话中的爱神。

博物馆展出的偕老同穴标本,图片作者:урьева Светлана (zooclub.ru)

可是,一块海绵为什么会有这样浪漫的名字,为什么会成为爱情的象征?

偕老同穴为什么会象征着爱情?

阿氏偕老同穴本是一种六放海绵纲,偕老同穴属的海绵。

诞生于 5.4 亿年前,在海洋 40 至 5000 米的地方均有分布[1],但通常生活在海平面 500 米以下的深海中。

这种海绵,有非常漂亮的二氧化硅骨针,看起来像玻璃一样晶莹剔透,所以又被称为玻璃海绵。

这些玻璃一样的骨骼能够帮助海绵抵御大多数捕食者。

而且,即便它们死去了,玻璃结构依然会保持原来的样子。

二氧化硅质的骨针(图片来源:Wikimedia)

虽然看起来像是一尊玻璃工艺品,但它毕竟是一种动物。它们平时附着在海底,靠过滤海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

流经阿氏偕老同穴的海水,不光会携带食物,同时,也可能会携带一些小动物的卵和幼体。

比如,一种叫做俪虾的小虾就可能被带到阿氏偕老同穴身边。

对俪虾来说,阿氏偕老同穴是一幢非常好的摩天大楼。

在俪虾小的时候,俪虾能够自由进出这些海绵,只要躲进这些海绵到内部,外面的捕食者拿这些“玻璃大楼”一点办法也没有。

随着俪虾越长越大,终有一天,它们会被困在海绵内部,再也出不来了。

但好在,被困在阿氏偕老同穴里面的俪虾,往往是雌雄一对。也就是说,虽然它们失去了自由,被困在了偕老同穴内部,但这并不影响它们的繁殖。

它们产生的受精卵依然可以透过玻璃大厦的空隙,去寻找新的家园,寻找一颗新的“玻璃大楼”。

可以说,被困在阿氏偕老同穴里面的俪虾是,青梅竹马,终生不离不弃。而且,绝对没有可能离婚、悔婚的,这也是偕老同穴这个浪漫名字的由来。

当然了,你也可以认为,偕老同穴里的俪虾是住进了字面意义上的“婚姻的牢笼”。

02


不是牢笼,是豪华别墅



俪虾(图片来源:wikimedia)


俪虾被困在海绵里,这事听怎么听都觉得有些无助。


如果俪虾们能够自由自在地在大海里寻找食物岂不是更好吗?毕竟困在海绵里,能吃到的东西也会少很多吧?

还真不一定。2021 年,Nature 在线版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指出阿氏偕老同穴的身体结构有非常奇特的流体力学效应[2]。

海水在流过这些海绵的时候,海水会在海绵特殊结构的影响下形成缓慢的水流,不会对海绵产生太大的冲击。

同时,在海绵内部产生微小的涡流,能够将食物更好地留在自己周围。这样一来,海绵能够更好地吃到食物。

更重要的是,科学家推测,阿氏偕老同穴可能需要进行有性繁殖,那这样的水流也可以增加精子和卵子相遇的机会,有利于它们的繁殖。

虽然海绵的结构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好地生存和繁殖,但住在里面的俪虾也沾了光,也能跟着蹭到更多好吃的。

再加上,阿氏偕老同穴的“玻璃框架外墙”能永远保护自己免受捕食者的攻击,有的吃有的住,俪虾待在里面才不愿意出来呢。

03

天然工程师


阿氏偕老同穴的结构,也给了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众多启发。

阿氏偕老同穴这类的玻璃海绵引起了材料科学家的兴趣。

海绵能够从海水中提取硅,制造自己精细的玻璃纤维骨架,这对于制造极细的光纤来说价值重大。

科学家也在模仿海绵的结构设计制造光纤。

另外,海绵的纤维搭成的特殊结构,强度也非常高,这种结构是海绵进化出来应对海底的巨大压力的。

在工程师眼里,这种结构也非常有意义,因为它们的强度远超工程应用中的钢筋结构强度[1],有机会应用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

其实,诺曼·罗伯特·福斯特在设计伦敦圣玛丽艾克斯 30 号大楼的时候,就参考了阿氏偕老同穴的结构[3]。

不过这栋楼的形状看起来不太像阿氏偕老同穴,反倒是像一根酸黄瓜,所以又被戏称为“酸黄瓜”大楼。

酸黄瓜”大楼(图来源:wikimedia)

说不定,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建筑用上类似的结构。

这样的话,阿氏偕老同穴就不仅仅是爱情的象征了,它的骨架结构,也会实实在在地保护我们的安全。

海洋爱情故事第一集,是浪漫的爱情故事。

下一集的主角,就不那么浪漫,甚至有一些奇葩了,我们下一集见。

参考文献:


[1] Fernandes, Matheus C.; Aizenberg, Joanna; Weaver, James C.; Bertoldi, Katia (21 September 2020). "Mechanically robust lattices inspired by deep-sea glass sponges". Nature Materials. 20 (2): 237–241.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658-1.epdf?sharing_token=Na7pEFAnL3zP4Qx7FPiR5dRgN0jAjWel9jnR3ZoTv0MHnjYmodntkPLJm8OrbxC1xrhX87z-TOck7_9y39IvGTY99hc5M70JTycHwYRhJ-b7fUDuSL47j43unCr-nvOF3SqQ7XvXIypTe3uI5fLgyxfW11jAHQc5-DluFrkeBPhTTU-Yz1-mc5Wb_ujiSNHDELBUoIV3DRVDo13yRshzEd1Mbt2qi4FxG4svnoxTcl0%3D&tracking_referrer=www.sciencenews.org
[3] Rao, Rajshekhar (2014). "Biomimicry in Architec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in Civil, Structural, Environmental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and Developing. 1: 101–107 – via ISRJournals and Publications.
出品|科普中国
者|科学边角料
审核|张伟 山东大学 海洋生物副教授
举报/反馈

科普中国

473万获赞 244.1万粉丝
提供科学、权威的科普信息内容和生活资讯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