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国家政策层面相继通过一系列会议决策、改革方案和国家规划等形式,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推动城乡发展融合共享等方面,为新型城镇化明确了具体操作思路。
我国明确提出,要优化调整城乡空间结构,守住土地与环境资源红线,“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为应对新形势,城市规划范式层面相继探讨了绿色、低碳、紧凑、生态、海绵等城市建设新理念。
客观要求城市规划实现对城市“环境—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引导,建设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的城乡空间关系,改变传统粗放用地、用能方式,城市发展由外延拓展转向内涵集约,使城市成为公平共享、传承文化、彰显特色的高品质宜人之所。
城市绿色空间概念是伴随城市开放空间、公园系统、绿带、绿道、生态基础设施等共同完善起来的,由于国内外关注点不同,学者对城市绿色空间的概念尚未达成一致。
欧盟“城市绿色环境”项目定义城市绿色空间为,“城市范围内,为植被覆盖,直接用于休憩活动,对城市环境有积极影响,具有方便可达性,服务于居民的不同需求。总之,可以有效提高城市或其区域的生活质量。”英国“绿色空间,美好场所”项目,则将绿色空间视作是自然与半自然覆盖形态为主的区域。
美国的绿色空间是“城市区域未开发或基本未开发、具有自然特征的环境空间,是一些保持着自然景观或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即游憩地、保护地及风景区),或为调节城市建设而保留的土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娱乐、文化、历史、景观等多种价值”。
国内,城市绿色空间通常以“城市绿地”代之。《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城市绿地包含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与其他绿地5大类,实际上,城市绿色空间概念已大于这5类的范畴。“城市及农村建设用地之外的绿色开敞空间,包括绿化用地、河流水域、耕地、园地、林地及其他非建设用地”。
综上,依据人活动参与程度和自然状态,城市规划区内,环绕包裹城市建成区,以维育生态、保护土地为核心功能的自然或近自然开放空间系统,就近保障和服务于城市的“生态、生产、生活”复合需求。
强调自然生态与城乡人工环境的协调,有别于建设用地范围内单纯以人的需求为主导的城市绿地等人工开放空间,也有别于远离城市的荒野开放空间。
1. 城市绿色空间的基本特征
(1)地理区位赋予过渡性与复杂性
从城乡空间地理区位上,绿色空间大致位于城市边缘区的、与城市关联较为紧密的内边缘区。城市边缘区是伴随城市外延拓展而出现的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衔接地带。其本质是,伴随着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和乡村的经济、活动、景观与功能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相互交织,两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呈现出融合之势,综合表现出动态性、复杂性和过渡性特征。
①绿色空间是城乡过渡的自然生态本底
从1936年赫伯特·路易斯提出“城市边缘带”概念的根本出发点,可见城市边缘区是因城市建设拓展到农业乡村地区而产生的概念,农业用地向非农用地转变、绿色环境向人工环境转变是边缘区的基本现象。在随后的研究中,学者的视角从关注于城市本身逐步延展到城市与乡村大背景,认为城市边缘区属于乡村-城市边缘带的一部分,城市边缘区是乡村-城市之间的连续过渡地带,强调了乡村地带作为研究背景的重要意义。
1977年,英国乡村协会组织的城市边缘区学术讨论会中,认为城市边缘区的研究包括农业与城市边缘区、城市土地管理与城市发展压力、城市边缘区的娱乐活动、土地利用关系与冲突、城市边缘区多种政策间的相互联系等方面。
由此可见,自然特性(是城市中具有特色的自然区)是城市边缘区主要内涵,已经取得广泛共识,“农田等绿色空间的保护与发展已经成为城市边缘区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②“生态-生活-生产”是规划核心议题
城市边缘区是各种问题杂陈的区域,相关规划研究集中在: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拓展策略、景观生态建设、村镇发展、开放空间保护等方面。可以归纳为三个核心议题:“自然生态与绿色空间保护(生态议题)、城乡村庄建设活动(用地拓展和开发容量)导控(生活议题)、乡村人口疏解与产业调控(生产议题),由此可见,城市边缘区具有典型的综合特征”。
(2)开放使用体现公共性与复合性
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外围绿色背景,相对于城市建筑等实体空间而言,是典型的开放空间类型。在国外城市规划、景观规划以及相关法律规范中,往往将绿色空间包含在城市开放空间中。如,英国“绿色空间,美好场所”项目,将城市开放空间详细划分为2大类和9种类,将绿色空间视作开放空间的主体。
一般认为,开放空间概念最早由1877年英国伦敦制定的《大都市开放空间法》提出,并于1906年的《开放空间法》中首次以法律条文界定了概念:“任何围合或是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二十分之一的用地有建筑物,而剩余用地用作公园或娱乐,或者堆放废弃物,或是不利用”。
随后,各国的法律与学术界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其展开了多项研究,例如美国《房屋法》、学者C·亚历山大、凯文·林奇、日本学者高原荣重,以及国内学者都对开放空间作出不同界定。纵观这些研究成果,集中显示出开放空间的两个特征:
①强调开放公共性
开放空间是具有一定开阔度的场所,有良好的景观和视觉舒适感。例如C·亚力山大在《模式语言:城镇建筑结构》中指出:“任何使人感到舒适、具有自然的品格,并可以看往更广阔空间的地方,均可称之为开放空间。”
②强调复合功能性
开放空间具有环境、生态、游憩、美学、文化或其它各种目标,它担负着维护自然生态环境、提供休闲游憩场所、体现城市历史风貌、提高生活环境品质、提高防灾避灾能力、塑造城市形态、为城市提供发展用地等多重功能。
1. 建设存在问题
绿色空间既有土地、环境、社会、经济上的动态性、复杂性和过渡性,又有具体利用中的开放性、自然与人工性、复合功能性需求。城镇化快速发展中,持有不同目的政府、市场和社会各群体纷纷在绿色空间上追逐公私利益。
造成当前绿色空间发展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自身承载人类活动的能力十分有限,生态本底遭到无序的占用、破坏;另一方面,城市拓展和人口增长要求提高单位土地上生活生产强度。由此,“人—地”冲突被成倍放大,出现三大问题:
(1)土地问题—城市粗放拓展无底线,用地不断被挤占
其根源在于承担了为城市空间的拓展提供土地的重任,以及区域性基础设施(高等级公路、高速铁路、输油气管线、高压电网、水电站等)的密集化。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大城市将转向减量内涵式发展模式,但中小城市的增量外延式发展仍将持续一段时期,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这是我国城镇化地域发展不均衡的客观情况决定的。
(2)生态问题—生态格局被剧烈扰动,削弱屏护城市能力
从生态演变规律来看,许多生态安全问题是由小范围、局部问题逐渐蔓延扩大成大范围、大区域问题,最终威胁整体生态安全格局。大量城市开发和区域性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使自然柔性基质不断向人工硬化基质转变,原本连续性的绿色空间被切割,岛屿化、破碎化现象加剧,穿孔效应日趋明显。
(3)生产问题—绿色农林产业、服务业品质有待提升
城郊农田大量丧失已是不争的事实,提升农田单位产出成为农林产业发展的必然途径。同时,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和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促使绿色空间的传统农林种养功能相对弱化,而生态和游憩功能则日益凸显与强化,绿色空间正从单一功能走向多功能复合。
基于城乡产业统筹,不能重复城乡二元割裂的产业模式,形成城乡共同受益的绿色产业体系。从建立绿色产业准入机制开始,保障绿色产业用地,提升绿色产业品质,延长绿色产业链条,使绿色产业效益真正发挥出复合功能。
传统城市建设空间与绿色环境空间往往有机结合,城市形态和个性鲜明。绿色环境空间作为居民日常生活、劳作的大背景,积淀了城市历史文化,使公众生活方式呈现独特的地域性,如山城步道、河流绿道。
在城镇化巨变中,城市建设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绿色景观特色正在逐渐消融,出现了前述的土地、生态、生产问题,并最终导致公众的人居生活方式可能面临“趋同化”危险,必须通过绿色空间建设与管理,避免乡村生活环境“城市化”,鼓励绿色出行、绿色休闲方式,恢复地域人居环境特色。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