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第一股”——亿华通已在科创板上市的亿华通近几年融资动作不断,其每年的亏损却在持续扩大。亿华通意欲通过闯关港交所成功“补血”,打破亏损“魔咒”。

图片


近日,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亿华通”)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国泰君安国际和智富为联席保荐人。


作为“氢能第一股”,已在科创板上市的亿华通近几年融资动作不断,但与此同时,其每年的亏损却在持续扩大。在此背景下,亿华通意欲通过闯关港交所成功“补血”,打破亏损“魔咒”。


坏账计提拖累盈利


亿华通财报显示,自2019年开始亿华通持续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亿华通扣非后净利润为-4036.59万元,亏损同比扩大186.08%。到2021年,亿华通扣非后净利润为-1.78亿元,亏损同比扩大341.95%。根据亿华通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61.1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1亿元。


亏损持续扩大背后,应收账款坏账计提和业务过于集中是主要原因。据最新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亿华通的应收账款及票据分别约为6.77亿元、9.36亿元、8.44亿元及7.80亿元,分别占当期流动资产的57.3%、40.4%、36.4%及34.5%。由于日常业务过程中的应收账款及票据的潜在坏账导致的亏损,亿华通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的应收账款及票据减值亏损净额分别为人5810万元、9220万元及1.65亿元。


同时,由于亿华通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大客户,属于亿华通前五大客户的申龙客车、中植汽车(淳安)坏账计提比例均达到约90%,进一步拖累亿华通整体业绩。


清晖智库创始人、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上述情况反映出氢能企业通病。一方面是普遍应收账款周转日数较长,企业资金营运效率较低;另外一方面氢能企业氢能业务普遍亏多盈少,大部分涉氢企业的盈利点仍聚集于非氢领域。目前氢能产业处于发展初期,高昂的成本是氢能产业大规模发展的“拦路虎”。


募集资金寻求“输血”


面对不断扩大的亏损额,为获得资金“输血”,保障企业现金流稳定充裕,亿华通近年来在资本市场动作不断。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亿华通于新三板挂牌,融资7.9亿元;2020年8月,该公司在科创板上市IPO融资15.5亿元,2021年8月亿华通完成A股增发,融资20亿元。


不过,尽管已寻求多轮融资“输血”,但无论是市场反馈还是盈利业绩似乎并未迎来较大改变。随着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获得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涌入氢燃料电池的企业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亿华通在市场占有率方面的龙头效应并不明显。据统计,2021年前五大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以燃料电池系统总销售功率输出计的总市场份额达91.6%,亿华通在我国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的市场份额占27.8%,与第二名25.5%的市场占有率差距不大。


图片

除了与日俱增的市场竞争压力,亿华通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再度走弱。截至2022年12月21日收盘,亿华通科创板下跌0.91%报收于79.88元/股,较最高点348.55元/股下跌超77%。


多重压力下,再次寻求赴港上市的亿华通能否成功补血?宋清辉认为,资金流紧张、造血能力不足、应收账款越滚越大以及存货居高不下等因素,都是促使亿华通再次选择赴港上市的原因所在。事实上,赴港上市成功后将对亿华通有诸多好处,最大的意义是增加了一个新的融资渠道,便于融资“止渴”,该公司通过两次上市,可以构建两个融资平台,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资本市场的叠加优势。


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亿华通面临的盈利难现状也是行业内涉氢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商业化模式进展缓慢、前期投资成本巨大等问题持续影响产业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对此,有业内人士乐观预计,氢能企业盈利难问题是暂时的,随着技术不断发展、产业成熟度持续提升,氢能产业化、商业化速度将加快,对于企业而言,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对于氢能企业而言,在不断寻求市场、政策利好的同时,应以技术为主导、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提升市场化程度,将企业打造成氢能行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氢能行业常青树。”宋清辉表示。


亿华通也在招股书中表示,目前氢燃料电池系统尚处于产业化的初期阶段,产品更新换代较快,投入不断攀升,相信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不断发展,公司经营业绩会逐渐好转。同时,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促进技术革新,提升产品性能,努力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


宋清辉进一步提醒称,经济性不高仍是氢能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彻底解决氢能产业在储运、燃料电池电堆等关键环节的成本问题,是未来氢能产业大规模发展必须攻克的难题。由此可见,“氢能第一股”亿华通要想打破亏损“魔咒”,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图片


文 | 本报记者 仲蕊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见习编辑 | 李泽民
举报/反馈

中国能源报

506万获赞 18.2万粉丝
《中国能源报》官方百家号
《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官方账号,中国能源报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