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末,西伯利亚气温在4天内骤降20.5℃,局部地区从-27℃降到-59℃,由于预警及时,俄罗斯联邦并没有收到当地居民的伤亡报告,反倒是数百名以驯鹿为生的土著请求支援,到了第二年春天统计,至少有7万头驯鹿在此次降温中死亡。

西伯利亚驯鹿,与北美驯鹿、狍、驼鹿和中国水鹿(香獐)同属麝科,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反刍鹿科动物,据说已存在超过200万年,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欧、格陵兰、西伯利亚、蒙古和中国东北。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动物学家就成功监测并宣布:驯鹿是已知迁徙距离最远的陆生动物,尤其是俄罗斯西伯利亚野生驯鹿,每年可移动超过5000公里,食物搜寻面积达数万平方公里。

人类驯化北极野鹿的历史已有7000年,主要集中在北极圈附近的芬兰和俄罗斯东部,但目前仍在大规模饲养驯鹿的土著,却基本都分布在西伯利亚,以萨米人、雅库特人、涅涅茨人和萨满人等俄罗斯少数民族为主,北欧的瑞典、挪威、芬兰与北美的因纽特人只有小规模驯鹿。

集中在北极圈附近,是因为驯鹿的生活习性和进化后的特殊功能,例如强大的抗寒能力可抵御极端低温、持久的体能维持长时间觅食奔跑、厚厚的驯鹿蹄毛不易打滑、鹿眼能反射紫外线,以及极昼极夜期间随意切换生物钟等特殊生物属性。

所以,哪怕温度极低、觅食难度剧增,驯鹿也不会离开寒冷的土地,就好像刻在基因里的记忆一样,越是温暖反而更容易死亡,这也是2015年冬季低温时,数万头驯鹿宁可冻死在西伯利亚,也不愿迁往沿海地带(相对暖和)的唯一原因。

驯鹿不走,以此为生的驯鹿人更不可能走,更何况这些土生土长的牧民没有学历、手艺,也没有土地和人脉,留下来好歹还能依赖驯鹿保证一份收入,靠着鹿肉鹿皮维持温饱还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西伯利亚驯鹿人又是如何驯鹿的呢?一句话概括:普通人别说驯鹿,就是啥也不干也很难活下去。

西伯利亚大规模驯鹿的地方有雅库茨克(150万头)、亚马尔地区(90万头)、伊尔库茨克(60万头)、科拉半岛(40万头)和楚科奇地区(35万头),其中超过一半被圈养在驯鹿场内,以生长周期短、脂肪多等优点,备受北美和欧洲食客青睐,而俄罗斯当地人通常只吃散养驯鹿。

中大型驯鹿场一般有驯化、饲养、生产(医护)和活动四个区域,每个区域之间相隔2000米左右,通过护栏通道连接,有速度优势的驯鹿就是在通道内观察遴选后送去参赛(北欧和俄罗斯经常举办奖金丰厚的驯鹿比赛)。

圈养驯鹿量大省心,牧民的生活质量相对更高,每个季度还有医疗车体检评估健康,但市场价格却始终不如散养驯鹿,因为圈养驯鹿吃的是饲料,运动量也低,肉质口感、营养以及鹿皮的延展和保暖性等等,全都不如散养驯鹿。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驯鹿场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有三年以上的散养驯鹿经验,部分大场甚至只招聘十年老牧民,因为驯鹿脾性不定且力大无比,一旦失控就只能靠经验来驯服安抚。

与鹿场比起来,散养驯鹿人的风险系数更高更不可控,用俄罗斯民间流传的俗语来形容,那就是:“驯服了西伯利亚驯鹿,就驯服了西伯利亚”。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西伯利亚驯鹿,得克服极端低温环境下的吃住行,还得在没有医生、没有救援、四周都是野兽的前提下,保证自己的健康和安全,其中一个细微的环节出错,都会造成生命危险。

2017年在雅库茨克700公里外的几名驯鹿人,帐篷被熊撕破后虽然靠着猎枪得以幸免于难,但最终还是避免不了一人冻死、一人冻残的结局,因为西伯利亚冬季过于寒冷,出现意外寻求救援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更何况还是在荒无人烟的无人区,没有水电更没有信号。

就不能长驻一地驯鹿吗?不是不想,是不行!

驯鹿是杂食性动物,春夏秋不仅吃各种草和植物叶子,也会刨开浅层土吃菌子和昆虫,到了9-11月份交配和怀孕季节时,还会吃鼠类、鱼类和鸟蛋等等补充营养。

可这些食物一入冬就消失了,驯鹿能吃的只剩下地衣(藻类真菌复合生物)、苔藓和植物根系,虽然数量不少(占地球陆地表面的8%面积),但驯鹿需要扒开厚厚的雪层才能吃到,所以就形成了不固定的迁徙路线,驯鹿找到食物丰富而且雪不太厚的地方才会停下来。

迁徙时间和具体路线也不是驯鹿人可以控制的,至少是无法完全干预,所以经常误入河流、沼泽等危险区域,这才有了现在的“公鹿探路、鹿群尾随”。

先选出一批公鹿探路,公鹿会跟随地衣长势走向决定路线,驯鹿人确认安全后在沿途撒下平时收集的公鹿毛和鹿角粉,后面的鹿群跟着车辙与味道基本不会迷路。这就是为什么出现在镜头里的大多数都是小型驯鹿队,其实真正迁徙的大队还在后面,少则两三百头,四五千头也不少见。

北欧和北美驯鹿一般每年迁徙一次,因为数量少、植被密,不需要频繁更换牧场。但西伯利亚不一样,气温更低导致食物生长慢的同时,驯鹿食量反而大增,多数西伯利亚驯鹿一年要迁徙两次以上,才能保证食物充沛维持到春天。

由于驯鹿的觅食范围基本处在半径250公里的环形圈内,所以每次迁徙最少也要走500公里(直线距离),相当于从这个圈跳到另一个圈里。

这点距离对驯鹿来说是小意思,但驯鹿人可受不了这么远距离的颠簸,再加上驯鹿生产只在冬春两季,迁徙途中时有母鹿产下幼鹿的现象(产后一周内母鹿不能下地,只能绑在驯鹿车上慢行),大部分迁徙行程会被拉长到一个月,平均每天要走30公里以上。

迁徙途中的营地选择很关键,虽然驯鹿人合法持枪,但广袤的西伯利亚有太多猛兽和意外发生,扎营地点必须足够空旷才能及时发现熊狼等野兽,可空旷的地方又意味着风大雪大,极度低温的环境,普通人真扛不住。

2018年跟着雅库特驯鹿人走了一段迁徙,那感觉既痛苦又酸爽,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就被鹿群吵醒,顾不上刷牙洗脸赶紧收拾帐篷装车,否则驯鹿可没耐心等人,好几次小娃娃饿哭了才想起来早饭还没吃。

虽然住的鹿皮帐篷很防风,里面也有烤炉,但长期没有消毒和清洗,以及帐篷内做饭的油烟熏染后,会有一股非常浓重难闻的腥臊油烟味,第一次进帐篷就被呛到,不住个十天半个月,根本适应不了。

一般情况下,驯鹿人春夏吃的比较丰富,西伯利亚有吃不完的野菜野果,随便找条河都能徒手抓鱼,入秋后就只能吃干粮和腌熏肉,冬季迁徙时的饮食更简单,补充维生素的苹果干都得掂量着吃。

在以前,西伯利亚驯鹿人迁徙时会带上很多冻饺子和大列巴,搭配着浆果或番茄酱吃,如今则以肉肠、面包、果干等速食为主,也能保证基础的营养摄入。

由于迁徙行程太长,驯鹿难免会有受伤或被野兽袭击的时候,为了不拖慢速度,基本不会救治驯鹿,直接就地剥皮吃肉。

迁徙途中吃鹿肉,在驯鹿人眼里相当于仪式感很强的节日,分切后一家之主先吃第一口生肉,然后是儿子,最后才轮到妇女和长辈,简单说就是按照劳动力付出来分配食物,虽然原始,却也是符合实际的部落制度。

迁徙途中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驯鹿人把迁徙当成驯鹿的最佳时机,因为长途跋涉又吃不饱的驯鹿很容易暴躁,稍有不顺就有反抗攻击的行为。

为了传承驯鹿人的技艺,男孩从小就被刻意地放在驯鹿车上肆意颠簸,5岁骑鹿7岁放牧,12岁开始学习套绳、驯鹿和简单的“搏鹿术”,掌握一整套技术才算成人,才可以独立娶妻。

试想一下,夏天在西伯利亚,步履蹒跚的男童要负责取水、挖野菜、摘野果,还得跟着父亲设陷阱、徒手抓鱼,到了冬天零下四五十度的低温时,男孩骑着驯鹿甩着套绳放牧,帮父母干体力活,每次迁徙搬家还得提防着各种意外。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驯鹿人,能驯服得了西伯利亚吗?

举报/反馈

行走在陌路

141万获赞 10万粉丝
环球旅行达人,专注国外奇趣玩乐目的地
乘风计划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