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龙虾、宫保鸡丁、酸菜鱼……一道道看起来制作复杂的菜品,如今通过简单的几个步骤,短短几分钟就能尝到这些美味的菜肴。

近年来,伴随着疫情带来消费方式的变化,“宅经济”和“懒人经济”加速发展,各种制作便捷的预制菜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新选择。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和资本的关注,推动着有着万亿规模的预制菜赛道从传统的B端市场加速走向C端。

预制菜最早起源于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是开始了商业化的经营。我国预制菜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餐饮巨头进入中国大陆,一些工厂开始为其配送半成品菜,成为最早的预制菜雏形。

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预制菜发展相对缓慢。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餐饮连锁化趋势对食材标准化进程加速等多因素共振下,预制菜在B端实现高速发展。而在最近三年来的疫情影响下,预制菜在C端迎来加速发展。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明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并特别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提出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等。

预制菜作为新消费的一种趋势,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这一市场迎来高速发展,将推动预制菜行业和食品工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也将催生和满足新的市场需求,成为扩大内需和消费市场的增长力量。

资本追捧万亿市场,加速走向C端

随着预制菜的渗透率提升,资本在最近几年开始涌入这一潜在的“万亿级”赛道。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餐饮行业PE/VC共发生投资事件近300起,其中预制菜赛道投融资事件共23起,融资金额约为56亿元。

今年以来,虽然疫情对餐饮行业造成了一定影响,但预制菜赛道的火热依然有增无减,与元宇宙、碳中和等一同成为投资机构最关注的赛道,融资数量以及融资金额也创下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神州优车、瑞幸咖啡创始人陆正耀今年初启动的新创业项目——舌尖英雄在今年3月获得高达16亿元的融资,这是目前获得最高单轮融资的预制菜品牌。百度风投、源码资本、中金资本、华兴资本、元气森林、小红书等纷纷押注和加码预制菜赛道。

预制菜也成为传统农牧食品企业、餐饮业等纷纷布局的方向,国联水产、安井食品宣布投入上亿资金布局,双汇、新希望、金龙鱼、海底捞等也来了,擅于追风口的趣店创始人罗敏凭借一场直播,更是把预制菜热度推向高潮。

同时,这也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入局。据天眼查数据,今年前11月预制菜行业新增注册企业1690余家,增速高达42.7%。目前,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6.4万余家,其中47.3%的企业都成立于五年内。

这背后则是庞大的市场机遇。据据德勤中国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为5500亿元,未来5年CAGR有望达13%。从潜在趋势来看,预制菜赛道将达到万亿规模。

不过,从整体情况来看,B端仍是预制菜市场基本盘。行业内公认,预制菜整体销量B端与C端的占比大约为“八二开”,即80%的销量在B端,仅有20%的销量在C端。而在疫情之后,面向C端的预制菜被热捧,新品牌不断涌现,预计未来将成为预制菜主要增长引擎。

加速新消费增长,推动行业体系完善

吃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而预制菜又满足了便捷的需求。作为消费市场近年来催生的新消费趋势,预制菜也满足了市场上一部分消费者,尤其是一二线城市人群的需求。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未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出台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到,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不断释放内需潜力,促进消费投资,进一步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这也要求包括预制菜等在内的食品消费行业要持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并不断催生新的消费需求。目前预制菜在C端的规模较小,还需加强引导和培育,这离不开企业和行业的推动。

目前预制菜主要分为三大市场:即配、即烹、即热,市场份额分别为2%、47%和51%,但即配与即烹的增长潜力远高于即热。德勤中国认为,即烹市场重点在于产品,即配市场重点在于规模,因此C端市场需更加注重产品力和渠道力,产品研发、品牌塑造和销售网络的布局将是扩客的关键。

因此,不同的企业在布局预制菜赛道时也往往有着不同的打法。比如类似三全食品的速冻食品企业,它们的主要产品是即烹食品,往往过于依赖竞争激烈的零售端,且产品定制化开发能力偏弱,但利用产能、渠道、冷链基础设施等优势也取得了消费者青睐。

预制菜行业新秀舌尖英雄则复刻了“瑞幸模式”,采取轻资产、流量化、资本化的打法快速扩张,在“只加盟不直营”的经营模式下3个月就宣布签约6000家加盟意向店。但该公司基本依靠与第三方合作,在产能、渠道、冷链等方面并未真正把控,供应链不太稳定。

预制菜产业具备长链条属性,涉及原料、加工、锁鲜、运输、销售等环节。而企业入局预制菜,必须要打通各个环节,不管是B端还是C端,最终比拼的还是供应链实力,如果没有规模化、低成本的供应链支撑,预制菜企业很难在未来的竞争中走得更远。

同时,预制菜作为食品工业化的典型产物,由于行业参与者多、市场集中度低,行业标准仍有待统一,供应链规范、口味保留、物流运输、定价等问题还需要解决。而随着预制菜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关注,预制菜行业标准也日益完善。

据天眼查研究院数据,今年以来,各地政府部门、产业组和企业发布了30余部预制菜相关标准,涉及原料、加工、配送、包装、专业术语等多个方面,弥补了多项行业规范的空白,这也将推动食品工业体系进一步完善。

对于火热的预制菜赛道来说,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行业的规范,也离不开企业在产品、品牌、渠道、供应链等方面的建设,如此才能形成行业、企业良好发展的循环格局。

来源:天眼查

举报/反馈

京报网

1806万获赞 108.2万粉丝
北京日报官方网站·首都视角天下观
北京日报官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