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安康日报

王健春

唐代诗人杜牧曰:“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意思是不要谈论名利,名利是自身的仇敌,言外之意告诫人们:远离名利。有首歌也唱道:“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戏,恩恩怨怨又何必太在意,名和利啊什么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是劝诫人们远离名利。

长期以来,“名利”似烫手的山芋,让人心动又心痒,人类似乎权衡再三,最终还是把它归于贬义,好像为人做事一旦与它沾边,就很不光彩,因此,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等等词语成了许多人做事处世的信条、座右铭,成为人们品评一个人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的常用语。

“名利”无处不在,且伴我们终生。老百姓常说“雁过留声,人死留名”,对官员评论“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还有古人最讲究的人生“三不朽”,都是求其名垂后世,人们最忌讳的就是名声不好。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每天都在用“名利”激励人们争先上进,如评选各类先进、奖励各种模范以及提拔晋升等等,都是充分发挥“名利”的激励功能。

人应该有一定的名利思想,而且事实上也是客观存在的,遮遮掩掩,心是口非,反倒虚伪。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点名利欲望,那这人就不可救药了。名利思想实际是一种动力,促使他努力奋斗,不断上进,如果没有荣誉心,没有利益争取的想法,对什么都无所谓,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破罐子破摔的模样,这样的人会有出息吗?常言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那就是给他们名和利的奖励。在团队,一个人如果完全丧失名利思想,他是不会有上进心、创造拼搏精神的。善于管理的领导者,都是善于使用“名利”激励效能的人,唯有如此,团队才能始终充满活力、生机勃勃。

“淡泊名利”是古训,它是“名利于我如浮云”的意思,这里的“淡泊”并不是力不能及的无奈,也不是心满意足的自赏,更不是碌碌无为的哀叹,而是超脱世俗的诱惑和困扰,实实在在地对待一切,豁达客观地看待一切。“淡泊名利”是讲对待名利的“度”要淡泊,但绝不是拒绝。

生活中许多好东西,在使用上都有个度。大鱼大肉是好东西,但不能天天吃顿顿吃,更不能过量吃;人参是好东西,但也不能当萝卜吃;“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也是讲究“度”。没有一点名利思想可能是庸才,但是为了获取名利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甚至违法乱纪,只会身败名裂。正途应当是切切实实通过自身努力,去创造,去拼搏,最终实至名归,所谓“淡泊名利”只是在这个界域才是正确的。

现实中,有那么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自以为看破红尘的“半吊子”,本无名,更无利,正是“爬坡”奋进阶段,偏拿腔作势嚷嚷着“淡泊名利”,硬把自己划入上流清高之列,在这种思想驱使和遮掩下,恃一点点才自傲得不得了,以种种理由标榜自己,明明技不如人,却摆出不屑一顾的样子,其实本质是逃避现实、消极退缩、封闭自守,这不是“淡泊”的初衷,而是捏鼻子哄眼睛——愚蠢的自欺欺人。

有一个好名声的确是让人欣慰的事,至少可以证明自己的某些能力或修养得到别人的认同,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沉溺于这种欣慰的感受中,否则容易掉进另一种陷阱。当为了名声而刻意去做某些事,带来的可能不是好名声,很有可能是烦恼。拥有财富很重要,没有财富,生活得不到保障,但追求财富不应以违背道德和良心的方法获取,否则即使拥有最多的财富也不一定幸福。还要懂得支配和运用财富,除了生活必须外,时常周济贫苦是最快乐的事。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句话的境界是:花开花落,岁月轮回,看庭前,一个“闲”字,尽是洒脱;云卷云舒,万物变幻,随天外,一个“漫”字,尽显豁达。这是一种恬然自安的心境。年轻人,别误会,这句话是道给功成名就和正在努力、正在奋斗的有志之士的,是激励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心致志、积极向上,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逆境中从容不迫、坦然自若,可不是某些人浅显理解的放任自流、消极颓废。

举报/反馈

人民融媒体

8227万获赞 110.4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