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

我国每年高校大学毕业人数达到800多万人。每个年轻人在刚进入职场的时候,都会有这么一个阶段。

就是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向领导或者同事提出一些建议跟方法的时候,总是不被对方采纳,甚至对你的建议不屑一顾

案例讲解

之前就有个读者跟我聊过这个话题。他刚开始在公司的时候勤勤恳恳。领导安排的事情,虽然工作经验不多,但是总会积极的去完成。在工作一年之后,工作经验有了一些。

领导安排的事情,他也会向领导提一些建议。领导每次都以“他还年轻”,拒绝了他。

就比如领导让他去订飞机票、酒店的时候,公司是有额度可以报销头等舱,但他觉得这是在浪费公司的利益。就向领导建议:“要不要改成经济舱。这样的话可以节省很多资金。”

谁知道领导却说:“你就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就行。”他听完也挺无语,想着自己也是为公司考虑啊。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回到:“好的”。

这种情况就是典型,明明是自己的好心建议,却不被领导采纳。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以后该不该继续提建议呢?

我认为是该要继续提的,还是”利大于弊“。

1、这是一个拉近自己与同事或者领导的机会

当你看到这个事情的不足,并且你有能力去弥补的时候。就可以大胆的去给出建议。如果通过你的建议把这个事情更好的完成时,你的领导或者同事就会更加信任你。

就比如我同事遇到一个比较难搞定的项目,他在跟我们聊天的时候也聊到了这个,我当时也给了我的一些看法及后续的一些帮助。当然后面我不知道搞定没搞定。但是同事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会主动问我需不需要他的帮忙。

在自己可以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给出一些建议,你会发现自己在公司中发展的越来越好。不过不要盲目的提建议。不然,关系没进一步,反而惹的一身“骚”。

2、这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当一个事情发生,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就说明你的潜力是非常大的。你可以勇敢提出来,哪怕错了,你也会知道自己哪里不足。这样领导也会看到你的真实水平。知道应该怎么去帮助你提升

我发小就是一个想法比较多的人,还善于复盘学习。上学那会就会跟老师提一些建议,当然也是批评的多,他就会在批评中学习总结。后来他的一些建议也是被老师学校采纳。

在职场中,就算现在提出的建议不被采纳,但只要每次做好总结。提升自己的思维。就会对你的人生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知道该提建议之后,也要学会如何提建议。

1、换位思考

在提建议之前,你要知道领导或者同事是如何看待这个事情的。

识时务者为俊杰

就比如上面那位读者订飞机票,领导订头等舱,是想着舒适。他是想着公司利益。所以当你跟领导或者同事提建议的时候,你跟他们的出发点都不一样。人家怎么会接受你的建议?

当你站在其他人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的时候,再看看自己这个建议你会不会采纳。如果自己会,那你就去跟他提出来。如果不会。那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吧。

2、用“心”做事

在你跟领导、同事提建议的时候,他们会根据你平时的工作表现,在决定要不要采纳。

如果你平时工作是很“用心“的去完成,他们就会觉得你是一个靠谱的人,那你提出的建议也会靠谱。那会采纳。

反之,自己的工作都不”用心“,吊儿郎当的。那人家就更不敢接受你的想法了。

就比如张三,平时上班都是准时上班,领导安排的工作或者同事找他帮忙,张三都是很积极的完成。

还有李四,上班永远迟到,领导安排的工作都推迟完成,有时候还要让同事给他帮忙完成工作。

如果这两个人提出建议,你会选择采纳谁的建议呢?

3、”利他“主义

古人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现在社会已经不像以前讲单打独斗了,任何成功的个人背后一定有个成功的团队。所以”利他“主义就是”利己“主义。

当你希望自己更加优秀,那你就要让你的同事或者领导变得更优秀。优秀的人是愿意跟优秀的人在一起共事的。当同事感受到你的”善意“,他们会更加认可你。也就会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议。

启示录

在职场中,对于工作我们要向苏格拉底学习:”认识自己的无知是最大的智慧“在工作中保持虚心学习的状态,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总之,在职场中想”如鱼得水”,要先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在关注好自己的团队,“用心“做事。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提升自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

你们对于”身微言轻“是怎么看的呢?

举报/反馈

赵大钧

88获赞 2415粉丝
一个关注职场的自媒体人,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