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周到上海网

目前全国已有162所职业院校设置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推动非遗传承领域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如何培养出具备文化素养与技能扎实的非遗传承人,成了留给职业教育的一道难题。

长三角职业教育圈如何协同发展促进产教融合?以“坚持文化自信 赋能非遗传承 推动区域职教协同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论坛昨天在沪召开。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指导,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中等职业教育分会、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联盟主办,来自长三角地区多所中职学校和多家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和教育工作者参与此次会议,进行了深入研讨。

传承非遗文化,不守旧、不忘本

非遗,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守护着一个国家发展的历史。然而,传承非遗文化,却需要来自社会多方的支持。

“由原来刻板创作的诗笺、信笺印刷发展到能惟妙惟肖、神形兼备地印制笔墨淋漓,朵云轩木版水印已经成为一门综合绘画、雕版和印刷的再创性艺术。”作为木版水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郑名川的讲述,带领观众回顾了上海朵云轩百余年的制作、研究和发展历程。

非遗传承不仅需要社会的支持,更应该在新的时代坐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甚至反哺社会的发展。这与安徽省文联副主席胡文军的想法不谋而合。胡董不仅详细介绍了宣纸从选料到制作的整个过程,更分享了未来拟将宣纸打造成文化奢侈品的新思路,以及它发挥的地区帮扶作用,让观众看到了新时代下非遗拥有的更多可能。

在上海市职教协会秘书长朱桃福看来,传承非遗文化,也正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一种回应。他表示,非遗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凝聚,非遗要传承、创新,就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自强,宏扬民族文化。“长三角地区是文化遗产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更应传承不守旧、不忘本,为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新的历史内涵。”

在“传承”中开创“弘扬”的新路径

如何培养出具备文化素养与技能扎实的非遗传承人,成了留给职业教育的一道难题。

“目前全国已有162所职业院校设置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推动非遗传承领域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但在我看来,仅有这些示范专业点还远远不够。”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副处长黄蕾认为,传承非遗文化,需要更多的职业院校根据国家专业目录,结合地域非遗文化,设置相应的非遗专业,甚至构建非遗专业集群,使职业院校真正成为非遗传承人培养的沃土。

面对越来越多开设非遗传承相关活动的学校,如何才能走出适合学校的育人之路,为非遗传承人培育创设一片沃土?

实现非遗传承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创新,在“传承”中开创“弘扬”的新路径——这是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给出的回答。

据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校长唐纪瑛介绍,目前已为学生开设了20余门非遗传承系列课程。牵头建设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青少年美育与技能”提升案例库,建成了包括“中医药香品制作技艺、海派插花”等16个微课程,并通过各级各类德育交流、展示活动的契机,介绍“非遗工作室”系列课程,掀起了一股热潮。

自2013年起至今,学校的非遗教育走过了初步建立、扩充统整和创造性转化的三个阶段。“经过三个阶段的实践探索,非遗传承教育逐渐成为了学校培育‘慧雅’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学校还以非遗课程为载体,依托“中文+技能”项目,在英、法、澳等多国的职业院校内设立“大师工作室”,持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地,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担起非遗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剑瓷学院院长毛春辉也阐述了学校对世界非遗青瓷、国家非遗宝剑的传承与人才培养工作;重庆大足职教中心党委书记蒋涛分享了弘扬石刻文化,传承石雕技艺,打造民族民间技艺特色人才培养品牌的实践经验;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陈金国讲述了作为民族服饰文化传承基地对盘扣文化的传承、传授和传播。

非遗进校园,文化共传承。上海职教协会中职分会会长鲍贤俊对职教非遗育人之路充满信心。“用心挖掘中华文化资源,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一定能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朱晓芳

举报/反馈

人民融媒体

8226万获赞 110.4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