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斯大厦(Willis Tower)是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一幢摩天大楼,又译韦莱大厦,原名西尔斯大楼(Sears Tower),在1974年建成,芝加哥的希尔斯大厦(现名威利斯大厦)。
大厦高443米,共110层(地上108层,地下3层)。从1974至1998年享有世界最高大厦的称号,曾是北美第一高楼,2013年11月12日被世贸中心一号楼打破记录。
美国是建造高楼大厦相对来说比较早的了,在芝加哥这座城市拥有着超过70座500英尺以上的摩天大楼,这座城市一直以拥有这个星球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天际线而自豪。每座摩天大楼都有着它自身独特魅力。
大厦是由建筑师布鲁斯·格雷厄姆(Bruce Graham)和结构工程师法兹勒汗(Fazlur Khan)所设计。
布鲁斯·格雷厄姆
整幢大厦被当作一个悬挑的束筒空间结构,离地面越远剪力越小,大厦顶部由风压引起的振动也明显减轻。顶部设计风压为305千克力/平方米,设计允许位移(振动时允许产生的振幅)为建筑总高度的1/500,即900毫米,建成后最大风速时实测位移为460毫米。所有的塔楼宽度相同,但高度不一。大厦外面的黑色环带巧妙地遮盖了服务性设施区。
威利斯大厦的外形较为独特,是由9个大小高低不同的方形筒捆绑在一起,挺拔利索,简洁稳定。不同方向的立面形态各不相同,突破了一般高层建筑呆板对称的造型手法。这种束筒结构体系是建筑设计与结构创新相结合的成果。这种结构也可以起到有效抗风的作用。外立面采用了深色的边框和玻璃幕墙,远远看去,威武庄严,霸气外露。
威利斯大厦用钢材76000吨,即1.62公斤/平方米。每平方米用钢量比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帝国大厦降低20%,仅相当于采用5跨框架结构的50%。这种束筒结构体系概念的提出和应用是高层建筑抗风结构设计的明显进展。
同样,威利斯大厦和很多摩天大楼一样,设有一个观景台。观景台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353英尺(约412米),由3层厚玻璃做围墙、屋顶和地板,玻璃厚度为1.5英寸(约3.81厘米),可以承受5吨重量。观景台向外突出约1.2米,宽和高均为10英尺(3米)。站在103层楼的观景台,突出悬在空中,置身其中仿佛在高空漂浮,非常惊险刺激。向下看,地面的人看起来酷似蚂蚁。
威利斯大厦,作为一座曾经世界级别的经典建筑,值得有机会去看看。站在412米的观景台上繁华的芝加哥尽收眼底,天气好时甚至可以看到其他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