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由贵州省民政厅、贵州省乡村振兴局主办,贵州省社会组织促进会、贵州省乡村振兴促进会、贵州省会展行业协会协办的贵州省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结对帮扶集中签约仪式在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贵州厅举行。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彭旻,省乡村振兴局二级巡视员姚正琼,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万庆华,贵州省乡村振兴促进会等52家全省性社会组织,正安等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政府,省乡村振兴局有关处室参加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现场。
会上,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织金县人民政府作了交流发言,贵州省教育基金会、贵州省乡村振兴促进会、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贵州省注册税务师协会等52家全省性社会组织与关岭县、织金县、正安县等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签约,省民政厅20个处(室、局、直属单位)分别与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签约,开展结对帮扶。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彭旻讲话。
彭旻表示,全省登记社会组织1.4万个,遍布各行各业,从业人员16万,联系会员上百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希望广大社会组织提高站位,深刻领悟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党的领导下,汇聚成磅礴伟力共同推进乡村振兴。要真抓实干,汇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下功夫,在推动健全帮扶机制上下功夫,在推动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上下功夫,在推动实施精准帮扶上下功夫。要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服务保障、强化示范引领,推动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取得实效。
据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社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北部高寒山区、西南部石漠化片区和东南部深山区,聚焦“9+3”深度贫困县(区),聚焦易地扶贫安置区,在产业帮扶、智力帮扶、捐赠帮扶、志愿帮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协同撕下贵州千百年来绝对贫困标签。
脱贫攻坚期间,全省886家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实施扶贫项目2421个,参与消费扶贫3.2亿余元,实施项目及捐赠资金共计271亿元,受益贫困人口561万余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全省各级各类社会组织迅速将工作重心从助力脱贫攻坚转移到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来,全省已有1313家社会组织在产业发展、人才培育、爱心捐赠等方面参与乡村振兴,实施帮扶项目1072个,动员社会力量捐资捐物11.3亿元,受益群众359万人。
现场签约。
贵州省乡村振兴促进会自成立以来,一直把教育扶贫作为要任务紧不放,争取福建师范大学无偿帮助贵州省的松桃、紫云、安龙、黄平、长顺等5个县34所中小学的1.5万名教师进行了2年多的远程教育培训,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争取爱心人士捐助善款60万元,在黄平谷陇镇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品学兼优的学子圆升学梦,共组织善款20多万元帮助150多名贫困学子实现了升学梦;组织爱心人士向贫困地区中学、小学捐赠各种助学物资,价值21.5万元,赢得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好评。
“贵州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将坚持以服务为根本,以活动为载体,以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竭力发挥凝聚社会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的沟通平台和桥梁纽带作用,奋力谱写新时代贵州乡村振兴事业新篇章。”贵州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韦鳗娟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鲁毅 杨情丽
编辑 刘伊伊
二审 萧宇
三审 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