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工头要退出建筑舞台了?
建筑从业者们对包工头是又爱又恨,即佩服他们力量强大,能够很快的招来一批批的工人,解决劳务难题,却又讨厌部分不良包工头,他们欠工资、卷款跑路,伤害了很多农民工和工程企业。
但随着行业的发展,这样一个特殊的职业迎来了新的变革,或许就此离开。
那么为什么会说包工头不再有了?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工程企业又将面临什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吧!
包工头的退场似乎并不是一件让人很意外的事。
毕竟早在2020年12月,住建部、发改委等12部门便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并明确提出,加快自有建筑工人队伍建设。
这似乎已经暗示了那些负责劳务的包工头或企业会面临新的挑战,甚至是就此退出舞台。
至于重庆市印发的培育新时代建筑企业自有工人队伍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则是进一步明确了。
通知中正式提出,自2022年12月1日起,纳入试点范围的试点项目,全面取消劳务分包,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必须采用自有工人施工,或分包给全资、控股、参股的自有专业作业企业施工,不得分包给其它专业作业企业或个人。
此外,还提出了用户实名制的相关要求,提出不得在企业存在自有工人在岗数量不足、技能证书人证不符、以管理和后勤人员冒充顶替自有工人的行为,并杜绝使用临时挂靠、未经考核的外部流动人员或没有实名制信息的人员,谨慎使用纳入“黑名单“记录的企业和人员等要求。
这对于习惯了帮助工程企业找一些临时工或者非正式工的包工头来说,不算是好消息,对工程企业来说失去了一定价值。
包工头
包工头和劳务公司要退出舞台,那是否就真的没有任何机会了吗?
其实不然,有要求自然有相关的指导参考和激励政策,能够帮助一些包工头和劳务公司走出困境。
比如对于劳务公司来说,就推荐了两条转型的道路:一是支持有实力、有规模和管理能力的劳务企业转型为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发展;二是鼓励中小型劳务企业能够转为专业作业企业,做专精专项业务等。
除了转型外,激励也不少,比如大幅降低准入门槛,符合要求的不考核业绩,直接申请总承包的相关专业承包资质等等。
这对于一些管理能力强,有实力的包工头和劳务公司来说,确实算得上是好消息了。
如今新变革下,虽然一个电话喊些朋友就能凑一支能施工的队伍的情况很难再发生了,但很多包工头们有人脉,有资源,如果再加上有了资质,单干或许发展还会跟进一步的。
至于一些不合格的包工头或者劳务公司,被淘汰在所难免了。
劳务的改革,对于工程企业来说也是有挑战,有机遇。
挑战自然是缺少了一些灵活的包工头,招人会难一点,需要花费不少的力气去自建工人团队,这个活可并非那么简答。
好处自然不少,最显著的便是随着劳务的限制,工程企业下面的工人更优质,施工上就更放心。
至少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个项目赶工期,临时找包工头建了一支工人团队,人员来自五湖四海,素质不一,有些喜欢偷懒,有些不遵守规则,可能干着干着人跑了,或出了点事故,不仅项目无法按时交付,还得赔偿。
但工程企业也会面临新的难题,便是如何加强劳务或施工管理?这是工程企业新时代发展的关键,也是工程企业老板必须去思考的。
特别建议工程企业的老板们要尽量加快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进程,加强工程管理。
首先数字化是建筑行业的大势所趋,同行都在做,你不做就等于落后,落后就要被淘汰。
其次数字化也能大大加强施工企业的工程管理,帮助企业解决经营、项目、采购等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难题。
比如工程项目管理难题,通过应用线上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就能解决很多传统管理的难题。
当应用数字化管理系统后,便能够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事项和节点的信息线上化,通过可视化数据记录并汇总项目各关键指标的完成情况,再进行多维度,多方位、多层面的数据挖掘再分析,让项目管理者能够随时随地了解项目的整体进展情况、风险情况等。
遇到风险也能凭借系统中大数据技术,通过预警体系,结合业务的管理数据,进行多维度,多方位、多层面的数据挖掘再分析,从而生产风险评估,建立风控模型,帮助工程公司实时对项目风险进行管控。
工程企业需要对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更加重视、多加尝试,如此才能快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接下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下更多!
别忘了点点关注,了解更多建筑业热点资讯和工程管理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