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年轮生生不息地转动着,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卷上记载着一座又一座城市的故事与文明。翻开厚重的历史书卷,榆林地处中原农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的过渡区,西侧是水草丰腴的河套平原,东侧是历史悠久的三晋大地,南侧是繁荣富庶的关中平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源远流长的塞上文明,让榆林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榆林境内保存着战国秦长城、隋长城和明长城。作为北方的“第一道防线”,长城栉风沐雨千百载,更显巍峨雄壮之气势。这些在千百年风雕雨蚀中遗存下来的古建筑,挣脱岁月的枷锁,打破时空的桎梏,将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
镇北台,位于万里长城的腹地,与山海关、嘉峪关并称为长城三大奇观。作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镇北台控南北之咽喉,扼边关之要塞,守护着一城安定;作为一座城市苍茫历史的见证者,镇北台以延续四百多年的恢弘气势和精神象征,成为榆林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在这里,让我们去触摸岁月长河中的日月星辰,与镇北台展开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
PART 01
古人智慧的凝结者
榆林北部的县区几乎都有长城遗址的存在。明朝时期,延绥镇为九边重镇之一,成化年间,延绥巡抚余子俊为保护边城安全与互市和平进行,在战国秦、隋长城的基础上大规模修筑长城;万历三十五年(1607),巡抚涂宗浚为保护红山互市筑镇北台。相比于秦长城而言,明长城的修筑颇为讲究,城池、营堡、墩台等多种建筑形式相衬相映,气势恢弘、不同凡响。
镇北台是明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之一,有“天下第一台”之称,有诗云:万里长城的一块坚硬脊椎骨镇北台,永在。几百年来,斗转星移、岁月流转,镇北台依然以雄壮之姿屹立古城之北,一砖一石刻画着风雨岁月的沧桑,斑驳古涩的城墙书写着历史的厚重。它是时间的化身,是不朽的传奇,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哲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结晶。
PART 02
蒙汉互市的承载者
拾阶而上,登台远眺,镇北台下是蒙汉交易的友好见证。明初,延绥镇由绥德迁至榆林,并在延绥镇以北的红山设市与蒙人贸易。台东北是蒙古与汉族官方举行纳贡仪式、洽谈贸易的款贡城;台西侧是蒙汉民间互市场所易马城。款贡城与易马城,相辅相成,汉族商人携带大量布匹、绸缎、盐茶,蒙古牧民赶着牛、羊、驼,驮着各色皮毛从长城内外来到这里,形成了牛羊成群、人声鼎沸的蒙汉贸易景象。
“关门直向大荒开,日日牛羊作市来,万里春风残雪后,游人指点赫连台。”这是清初文人杨蕴描写的易马城内蒙汉民间自由贸易、讲信修睦的和平景象。款贡城与易马城两座城池均由镇北台管控监守,它们扎根在这宽广的土地上,汲取日月往来间的精华,岁岁年年,一方面体现了不同民族间的交流融合,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在建筑史上的极致发挥。
PART 03
古今绝响的见证者
镇北台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是明长城线上最大的烽火台,也是万里长城上最雄伟的军事要塞和观察所。镇北台建筑呈方形,外砌砖石,为叠4层逐层递缩而成,高30余米,贝联珠贯,气势磅礴。券洞横额石刻“向明”二字,为建台时延绥巡抚涂宗浚所书。每一座建筑都有自己的声音,镇北台也不例外,台上的每一块砖石、每一抔黄土都在言说着过往。
镇北台依山据险,雄伟挺立,每层皆有石阶可登,登台顶端远眺,感受岁月的轻拂,驼城的浩瀚风光在此地一览无余、尽收眼底。碧空如洗、黄绿交错的沙漠绿洲,逶迤万里、气势磅礴的长城,生意盎然、欣欣向荣的古城风貌与历史人文交相辉映,构成了灿烂无比的城市画卷。前世之沧桑,后世之风光,镇北台宛若边疆卧龙,镇守着国土安宁,映衬着古今绝响。
PART 04
华夏文明的传唱者
在战火连天的岁月里,镇北台见证了狼烟升天的刹那间,黄土高原苍凉的风席卷着蒙古草原苦寒的沙尘,驮来无情的边关战事,这里曾是鼓角争鸣的无情战场,也曾是蒙汉互市的和平之地。岁月晓匆匆,光阴转瞬逝,时间送走了风卷云涌的动荡岁月,镇北台在华夏文明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这些星点般的历史碎片里,我们目睹了一个又一个的细节,在这些数不胜数的历史记载中,我们看到了民族负重前行的步伐,即使伤痕累累,也依然微笑着走向永恒。如今的镇北台上,由时间绘成的篇章,堆积着记忆的厚度,延续着长城精神,也延续着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
风霜雨雪,无碍镇北台的雄伟壮观,却凭添了一抹厚重沧桑。在岁月长廊中,它的枕下是广袤无垠的锦绣山河,与风雨同眠,与过往同宿。时间将文明的魅力凝固在镇北台上,以此把每一代人的故事呈现给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