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近些年来,地球的气候越来越向极端化发展,《后天》等灾难片中描绘的末日好像真的要到来了一般:2022年,不仅多地夏日高温突破历史记录;到了早冬时节,很多地方的气温也早早就突破零下,北半球几乎快变成了一块“冰球”。

针对这样的情况,世界多个知名气候中心对今年的极端天气进行了研究,并且预测了2022年冬季的气温变化趋势。我们也终于知道自己在今年冬天将会面临怎样的气候了。

可怕的拉尼娜效应

其实,气象学家早就找到了导致近些年来冬天寒冷刺骨的罪魁祸首——拉尼娜效应

拉尼娜效应与我们所熟知的厄尔尼诺效应算得上是一对孪生姐妹,但它们对于地球气候的影响却是截然不同的:厄尔尼诺会导致全球变暖,降水减少;但是拉尼娜却可以让大部分国家遭受极寒的天气以及过度丰富的降雨。

可不要以为拉尼娜效应和厄尔尼诺彼此可以中和,这两种效应对于地球气候都是灾难,是我们人类难以接受的。

拉尼娜效应的主要形成原因是东南季风的吹拂,使得海平面彼此之间出现高低差,从而致使区域内海水温度不对等,导致气压下降,形成大量的台风以及热带风暴,带走海洋内部的热量,逐渐让海洋变成一个巨大的“冰柜”。

到了冬天,被带走的热量的海洋就会影响到周边的大陆,造成极端的区域性低温。

自从人类在1950年发现了拉尼娜效应以来,全球只出现过16次拉尼娜现象,而且每次的持续时间都不算太长。在现代社会仅仅出现过一次强拉尼娜事件。

而今年,我们可能要面临前所未有的拉尼娜现象,多个气象观察组织也向民众发出了警告:一定要警惕严寒。

2022年的拉尼娜现象

在今年,我们很有可能要面对极其罕见的三重拉尼娜现象,这所谓的三重拉尼娜现象就是只有这三个不同的海洋低温区域向外辐射冷空气。气象学家指出:本次的拉尼娜现象有76%的概率会贯穿整个冬天,全球气温将因拉尼娜的影响而比同时期平均下降至少0.5℃。

专家们还指出,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话,本次拉尼娜效应很有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的春季中期,如果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对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农业国家来说,无疑会是一场冲击。

虽然在11月份,我们的环境温度还处在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但随着凛冬的真正到来,我国也将面对拉尼娜效应的正面冲击。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气温在本次拉尼娜效应的影响之下,将会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11月初到12月末的这段时期里,气温相较往常较暖,而一旦进入冬天的后半段,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将会出现气温的断崖式下跌。

全球变暖结束了吗?

拉尼娜效应在近些年来的肆虐,是否意味着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毕竟这两种气候效应产生的过程和影响都是截然不同的。

事实上,拉尼娜效应的出现非但不意味着全球变暖的结束,甚至还有可能加快全球变暖的进程。2022年,我们不仅在冬天迎接了低温,还在夏日里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温天气。事实上,正是因为全球变暖,东南信风才会把已经被阳光加热到极值的海水吹向别处。

可以说,拉尼娜效应是由厄尔尼诺效应所催生出来的连锁反应。二者虽然表现不同,但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本同源。

相较于厄尔尼诺效应,拉尼娜效应对于人类的影响来说更为致命,它不仅会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甚至还能导致农作物在早春时节根本无法播种,如果拉尼娜效应过于严重的话,人类甚至可能会面临食物短缺的问题。

所以,如何在拉尼娜效应所导致的寒冬中学会自我保护也就变得尤为重要,遵守冬日里的“生存法则”,是对自己生命健康的负责。

御寒工作如何准备?

面对前所未有的拉尼娜现象,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一定要购买质量过硬的御寒衣物,并且在出门的时候严格“武装”自己,千万不能贪图方便和美观,就轻装上阵,在三重拉尼娜效应的影响之下,一旦保暖工作不到位,就很有可能面临冻伤。

其次,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每日的出行次数,尽量让自己处在一个相对温暖舒适的环境里,非必要不离开室内。同时注意在极端风雪天气时紧闭门窗,避免房屋产生漏风等现象。

最后,如果我们不得已要每日出门,就必须要注重自身热量和营养的摄入,从进食上保卫自己的健康。在冬天可以多多食用高热量和高蛋白的食品,以维持自身的体重。

结语

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地球是我们目前唯一的家园,在几百年以来的工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已经使地球自身的运转出现了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也逐渐开始影响到了人类的正常生活,也算是给我们敲响了一记又一记警钟。

所以,我们也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节能减排,凭借渺小的个体力量来挽救地球上的气候环境,让拉尼娜和厄尔尼诺这对“姐妹花”尽量远离我们。

举报/反馈

奇怪姿势涨知识

21.9万获赞 2.9万粉丝
姿势虽然奇怪,知识逻辑却异常清晰!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