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服务是高校共青团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是青年学生服务社会、成长进步的重要方式。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全团抓思想政治引领”、“全团抓基层”、“全团抓学校”的工作部署,推动青年志愿服务融入高校“三全育人”格局,提升高校团组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制定本工作指引。
突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政治属性和育人功能,围绕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组织、队伍、项目、制度、保障和文化等要素,完善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提升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整体活力和育人成效。发挥《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试行)》牵引作用,到2023年底,全国高校基本建成组织健全、队伍精干、项目丰富、制度完善、保障有力、文化浓厚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体系。
1. 规范志愿服务组织设置。高校团委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加强对本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的管理,有条件的高校团委可以设立专责志愿服务工作的内设部门。推动校级青年志愿者协会规范化建设,强化校级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平台枢纽功能。鼓励院系组建与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队或青年志愿者协会,探索班级团支部设立志愿服务委员。深化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推动班级团支部与街道(乡镇)、社区(村)团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结对共建,实现志愿服务项目、团队的持续接力。
2. 强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落实选拔配备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团、团队指导教师和学生负责人的有关要求。坚持“先培训,再上岗”的原则,广泛开展学生骨干志愿者培训,分类做好志愿服务通识培训和专业培训,提升项目设计、实施、管理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完善符合学生发展需求、体现学校文化传承的志愿服务时长认定和嘉许等机制。
3. 丰富志愿服务项目体系。立足校园师生和周边社区居民需求,广泛开展扶老助残、关爱困难青少年、生态环保、普法宣传等小而实、小而美的常态化服务项目。进一步发挥“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等品牌项目的引领作用和涵养功能,积极参与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积极推动志愿服务项目与假期“三下乡”、“返家乡”等活动的结合融合,聚焦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特色服务。定期举办具有本校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志愿服务交流会或文化节,发挥项目大赛展示交流、涵养发展的平台功能。
4. 完善志愿服务制度供给。以《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为基本依据,完善具有本校特点的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大力推动将志愿服务与思政课、“第二课堂成绩单”、劳动教育等要求相结合,与发展入团、推优入党、团员评议、荣誉评定等工作相结合,有条件的高校可探索将志愿服务纳入课程体系。完善志愿者招募管理、组织培训、激励保障和跟踪培养等工作制度。
5. 提升志愿服务保障质量。依法做好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培训、注册管理、购买保险、激励表彰等基础性保障工作,加强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经费、物资、保险等资源支持。依托高校既有信息系统,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为供需对接、时长记录等提供便利。
6. 营造志愿服务文化氛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制作旗帜、徽章、证书、服饰、装备、宣传品及建设信息平台时,应依据《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基本规范》,规范使用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通称“心手标”)。规范开展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和团队的评选,推广优秀项目,宣传典型事迹。结合“3·5”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12·5”国际志愿者日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文化活动,鼓励师生创作以志愿服务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和文创产品,营造志愿服务文化氛围。
1. 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高校团委要紧紧围绕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要求,积极推动将高校志愿服务融入“三全育人”格局和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发挥青年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
2. 明确任务,协同推进。高校团委要承担好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主体责任,主动向学校党委专题汇报,主动与教务、学工、财务、后勤等部门沟通对接,制定工作方案,加强保障力度。应依据《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试行)》,对本校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科学观测和评价。
3. 加强研究,鼓励创新。高校团委要加强志愿服务工作研究,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地方志愿者协会合作,推动志愿者团队与学校周边社区结对,推动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实践,推动有条件的志愿者团队向与团组织紧密联系的青年社会组织转型,推动有条件的品牌项目向公益创业转型,努力实现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各高校团委执行本工作指引中的具体业务事宜,与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对接联系。
青年志愿服务是高校共青团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是青年学生服务社会、成长进步的重要方式。高校志愿服务在青年志愿者事业中具有先导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基础性作用。近年来,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总体发展较好,但仍存在定位不准、特色不足、组织不强、实践育人功能弱化、主体责任不清等问题,缺乏系统的梳理和指导,亟需加强指导,明确规范。发布工作指引,有利于指导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利于推动青年志愿服务融入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促进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高校团组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
为进一步研究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情况,2021年开始,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结合江苏、重庆志愿服务指数的应用试点情况起草工作指引并进行修改完善。2022年3月,邀请北京部分高校团委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委托江苏、湖南、广东、四川、陕西等省级团委志愿者工作部门征求高校意见。工作指引结合2022年6月发布的《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试行)》有关内容,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提出工作要求,与指标体系的应用相衔接、协同。在报审过程中,根据团中央书记处有关要求,征求了团中央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青年发展部、基层建设部、社会联络部等部门意见,经书记处研究,最终以共青团中央名义发布《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指引(2022年版)》。
工作指引综合考虑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队伍、项目、制度、保障和文化六个要素,提出规范志愿服务组织设置、强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丰富志愿服务项目体系、完善志愿服务制度供给、提升志愿服务保障质量和营造志愿服务文化氛围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同时对如何落实重点任务提出三个方面的工作要求,明确到2023年年底,全国高校基本建成组织健全、队伍精干、项目丰富、制度完善、保障有力、文化浓厚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体系。
结合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实际,工作指引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思路。一是突出政治性。将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作为高校共青团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明确要求突出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的政治属性和育人功能。二是突出指导性。工作指引切实以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为主场景,聚焦近年来高校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具体指导的工作思路和应对举措。对基础较好的高校,提出了探索创新内容。三是突出系统性。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内涵丰富,要素全面,从组织、队伍、项目、制度、保障和文化六个方面提出重点任务,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5.《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指引(2022年版)》和《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试行)》有什么相关性?
工作指引和指标体系对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指导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指标体系中的七个一级指标与工作指引中的六个重点任务相对应。工作指引从目标思路、重点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对提升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作出具体指导,指标体系从评价要点、观测方法、评估标准对提升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量化工具,两者都是高校志愿服务提升计划中具有指导性、牵动性的重要举措。
高校团委可以工作指引为参考,勇于承担好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主体责任,紧紧围绕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要求,研究制定加强本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方案。全面梳理学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基础、提升思路、存在的困难问题和有效对策,主动向学校党委专题汇报,主动与教务、学工等部门沟通对接,为学校全面提升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争取更大支持和更多保障,提高志愿服务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可通过召开研讨交流会、定期举办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骨干人才培训班等方式,为高校提供指导,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各高校团委将工作指引和指标体系结合起来,全面提高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整体水平。
根据团中央书记处的要求,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负责对接工作指引执行中的具体业务。中心将统筹推进工作指引的实施、指导、反馈、完善等工作,强化基层意识、服务意识,充分尊重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创造力,努力做好调研、协调、指导等基础服务,结合实施中积累的经验和反馈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更新工作指引。 共青团中央 共青团工作、活动信息和青年关注的热点信息
50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