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晚,一张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拟聘人员名单的截图在微博引发争议。名单上,小学语文教师岗位分设为针对男性招聘的小学语文(1)和针对女性招聘的小学语文(2),同一岗位不同性别各招聘一半。公示的名单上,拟招聘的男生多来自岭南师范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肇庆学院等院校的本科生;拟招聘的女生则多是来自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本科学历的也集中于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相同岗位的拟招聘人员,男女之间学历、学校背景差异明显,不少网友对此表示“不公平”。(11月17日 红星新闻)
用同一岗位不同性别各招聘一半的方式,来彰显学校招聘工作中的“公平”行为,其实是对“公平”的一种误读。尤其是当地教育局面对网友和舆情的质疑声音时的回应:“我们设置(录取比例)男女各半,就是出于对男女公平的考虑,如果说男生考出来的成绩、显示的学校有不同,这也非我们所愿。”言外之意,虽有设置男女各半的公平考量,但男女之间学历、学校背景差异明显完全是出于无奈。那么,出于“无奈”下的“公平”,不可能是令人信服的真正“公平”。
男女各半式的“公平”,是对优秀适岗人才的“不公平”。我们知道,岗位招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聘人员是否适合岗位的要求,尤其是教师岗位,录用者必须是德才兼备并能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成为知识传播的“解惑者”。以性别画线,无疑会将部分更优秀的适岗人才挡在了录用之外,如此做法,既是对这些人才的不公和伤害,也是学校自身的损失,对学校未来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男女各半式的“公平”,也是对学生及家长的“不公平”。现实是,毕业于名校且具有更高学历的应聘人员,一般情况下其掌握的知识会更丰富一些,施教的能力会更强一些。无论是就读的学生还是学生家长,都希望能得到高水平的优秀教师的授课,而老师的性别不会是首要考量因素。
当然,考虑学校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并期待加以改变并无不妥,但改变的方式不应该以一种“公平”产生更多的不公平,这样的“公平”既毫无意义,又具有负面效应,这样误读的“公平”不值得提倡,作为学校的主管部门也不应该支持。(韩东林)
举报/反馈

广西新闻网

50.6万获赞 5.2万粉丝
由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广西新闻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