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席秦岭 罗石芊 周翼
从1952年10月1日建区起,凉山彝族自治州在历史长河里,已跋涉了70年。在凉山建州七十年之际,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联合中共凉山州委宣传部推出“卫星之眼见证凉山飞跃70年”特别报道,以卫星为眼,从50万米以上的高空穿透星云,用卫星地图、史料照片及视频和最新照片及视频,见证这座城市70年的进化史。
今天,我们走进美女之乡和熊猫之乡美姑县,看看美姑建县70年间,这块25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厚重的文化在积淀,新物种在生长……
城市生长
经济总量从582万元到407747万元
1950年4月6日 ,昭觉县解放时,美姑隶属昭觉县管辖。
1952年4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复“以大凉山的中心区东至西、南至北各约三百华里地区划设为美姑县,县治所设在牛牛坝”,隶属西康省西昌地区专员公署。
70年间,美姑县人口由1952年的87070人增长到28.4万。经济总量也从1952年社会生产总值582万元增至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407747万元,增长了699倍。
2013年美姑县城卫星地图,凉山州自然资源局供图
2021年美姑县城卫星地图,凉山州自然资源局供图
1987年时美姑县城旧貌,美姑县委宣传部供图
美姑城市的夜景灯火璀璨,美姑县委宣传部供图
通达四方
公路总里程达到了1730.059公里
这世界上,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1952年,美姑没有公路,群众靠步行或骑马出行。
1957年11月美姑至峨边公路(今更名成美公路)建成通车,县境段61公里。
通过70年的丈量,美姑县的公路总里程达到了1730.059公里,通车的公路有1438.582公里。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修建高铁和高速。未来,美姑将通达四方。
2019年1月24日,乐西高速美姑段开工仪式启动,预计2025年通车。
美丽的姑娘小心经过晃悠悠的木桥。美姑县委宣传部供图
以前的桥用细小的木头作为桥墩,美姑县委宣传部供图
桥比以前的结实多了,美姑县委宣传部供图
美姑以前运输靠人力,美姑县委宣传部供图
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美姑县委宣传部供图,阿牛史日拍摄
现在的乡村路美如画,美姑县委宣传部供图
战胜贫困
102548名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1988年3月5日 美姑县被国务院列为全国27个半农半牧区贫困县之一。美姑县共有272个贫困村、20652户贫困户、102548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最高时达40.25%,贫困村数量居全省第三、全州第一,是全省贫困程度最深、扶贫任务最重、脱贫难度最大的县。
2019年11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凉山州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美姑县7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四川88个贫困县全部清零。
美姑以前的民居,美姑县委宣传部供图
美姑以前的石板房子,美姑县委宣传部供图
美姑县瓦吉吉村旧貌,杨洪忠拍摄
2020年航拍瓦吉吉的新房子,雷远东拍摄
通电前,妈妈给上学的孩子照明,美姑县委宣传部供图
瓦吉吉村到大桥初级中学上学的瓦吉吉村孩子对未来充满了向往与信心,徐湘东拍摄
瓦吉吉村的孩子有很多梦想,席秦岭拍摄
熊猫之乡
出征墨西哥开展熊猫外交活动
1975年,美姑县瓦侯区大风顶的1只大熊猫被国家选中,赠送给友好国家墨西哥。
1978年12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四川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1994年7月28日,四川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确认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1年4月26日,监测队员与一只从密林中窜出的野生大熊猫偶遇。这是保护区成立43年来,监测队员首次在野外近距离目睹野生大熊猫事件。
龙头山的美丽风光,美姑县委宣传部供图
美姑大风顶拍到的大熊猫,美姑县委宣传部供图
绿色崛起
加快完成工业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美姑县境内蕴藏丰富清洁能源,待开发的水能容量85万千瓦,风能容量45万千瓦,光伏容量223万千瓦。
2004年2月,美姑河干流“一库五级”水电开发项目之一的柳洪电站正式动工建设,装机容量18万千瓦。美姑加快完成工业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推进装机容量为223万千瓦的光伏基地建设任务。
2007年7月柳洪电站建成投产,美姑县委宣传部供图
蓝天下的风车美如画,美姑县委宣传部供图
城市名片
熊猫和美女之乡美姑
美姑县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位于自治州东北部,幅员面积2573平方公里,人口26.4万。历史上,美姑曾是土司、黑彝贵族的领地,原县址在利木甲谷,标准的名称为利木莫古。置县上报文字材料时误将莫古书写为美姑,从此,美姑这一县名一直延续到今。
美姑县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风顶, 这里不仅风光迷人,还生活着一群国宝大熊猫。美姑的彝家姑娘如花似玉,能歌善舞,在凉山州举办的三届国际火把节选美比赛中,“金花”都来自美姑。在云南楚雄举办的“中国彝族太阳女选拔赛”中,美姑的姑娘获得“太阳女”称号。美姑,美女之乡名副其实。
举报/反馈

封面新闻

2281万获赞 485.1万粉丝
封面新闻,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封面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