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食品报
本报讯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新出炉的‘老执照’解决了我的大难题,这样的政策太暖心了”。11月1日,《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首日,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市场监管局滨江所成功办理了该省首例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转让。经营者叶女士当场领到了沿用原字号但经营者已变更为自己名字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不久前,叶女士盘下了位于鹿城区新城的一家茶坊。因为茶坊平时生意较好且回头客多,叶女士想继续沿用店铺原来的店名,但经四处询问均得到个体户经营者不得转让的回复,且注销后原名称有一年保护期,他人在保护期内无法使用该名称。今年10月底,叶女士了解到《条例》,立即拨打滨江所咨询电话,工作人员为其提供了材料清单,并一一解决其难题。得益于新政策,她可以继续沿用原有字号,叶女士拿着“新鲜出炉”的营业执照欣喜万分。
《条例》突出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经济健康发展,推出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等多项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个体工商户可以自愿变更经营者或者转型为企业。变更经营者的,可以直接向市场主体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规定,便利了个体工商户经营权的转让,实现了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在成立时间、字号和相关行政许可方面的延续,极大简化了手续、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个体工商户是温州经济的“金名片”,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2—2022年,温州在册个体工商户从10.18万户发展壮大到如今的87.84万户。作为浙江省个体工商户数量第二大城市,个体工商户也一直是温州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占到该市市场主体总量的69%。
温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扶持、加强引导、依法规范,为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法治环境,使其更好地发挥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和市场的“神经末梢”作用,助力温州市打造高质量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
(陈明珠 温市萱)
《中国食品报》(2022年11月03日03版)
(责编:杨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