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1日,我们已经来到了气候定义上的秋季(9~11月)最后一个月。在这个时候,我国北方已有很多地方开始体验到冬天的味道:11月1日凌晨,在冷空气影响下,我国北方零度以下范围再度扩大,东北、华北大范围处在冰点之下,尤其是内蒙古中东部和华北北部,已有多个站点今天最低气温低于-10度。

一、太平洋冷水持续上翻

这也让不少网友担忧:传闻要出现“三重拉尼娜”,今年冬天会不会更加冷?冷得出奇?目前种种分析资料都指出,热带太平洋中东部地区正稳定存在大范围的偏冷海水,宣告着拉尼娜的存在。

而且从赤道附近的深层海水情况也可以看到,近期热带中东太平洋表层之下都是大量偏冷水团,正不断从南美洲西海岸上翻,维持热带中东太平洋表层的持续偏冷,这支持目前的拉尼娜状态持续维持,从而形成拉尼娜事件。我国国家气候中心、世界气象组织近期都先后宣布,已经持续较长时间的拉尼娜很可能会延续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从而形成21世纪首次“三重拉尼娜”事件。

二、三重拉尼娜高度确定

拉尼娜事件是指热带中东太平洋区域的海表温度持续、显著偏冷的气候现象,其中,“持续”代表时间上至少要维持5个月;而“显著偏冷”是热带中东太平洋指较常年平均偏低0.5度以上。像是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9月的预报中就指出,拉尼娜将在接下来数月持续维持,一直到明年年初可能性才会显著下降,意味着拉尼娜的衰退。

实际上,之所以称呼为“三重拉尼娜”,其实就是我们已经经历了连续的三次拉尼娜事件。从2020年春季起热带中东太平洋迅速转为偏冷,并在随后三年发展出2020年夏-2021年春、2021年秋到2022年初夏和如今三次拉尼娜,这是标准的三重拉尼娜(三峰拉尼娜)事件。

一般来说,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并不会连续出现,更多时候会是交替出现,当然,也有少数情况会连续两年出现拉尼娜,而像这样连续三年出现拉尼娜事件相对少有,自我国建国以来总共有三次,分别为1973-1976年事件、1998-2001年事件和这一次事件。这样来看的话,这么多年只有三次也确实比较少见了。

三、今年会特别冷吗?

中气爱之前说过,三重拉尼娜事件不是三次拉尼娜的叠加成“拉尼娜ProMax”,而是拉尼娜-拉尼娜-拉尼娜,三次事件本身其实是独立的,造成的气候影响与其时间演变上的多重峰值特征关联不大,更重要的是拉尼娜在其发展期与衰减期的共性,以及单次事件本身的特性(事件强度、海温异常分布)和其它气候因子的共同作用。

中国气象局此前指出,一般情况下,发生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我国冬季气温异常的主要特征为: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尤其是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北部、西北地区大部等地。但值得注意的是,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冬季气候的影响有年代际差异。1951年以来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拉尼娜事件当年我国冬季均为显著偏低,均出现冷冬现象。但1986年以来拉尼娜事件当年气温偏高也时有发生,甚至暖冬现象也有出现。而三峰拉尼娜因为其少见性,案例就更少了,浙江省气候中心数据指出,分别发生于1973-1976年、1998-2001年的两次三峰型拉尼娜背景下,浙江冬季气温分别偏低和偏高,降水均偏少。

这样来看的话,拉尼娜事件虽然确实会影响我国秋冬季气候,但它也只是气候因子之一,和冷暖的关联性并不是非常强烈,我国冬季气候还受到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冬季的冷暖情况还有待观察。但一个不太好的信号是:之前两次三峰拉尼娜模式下,浙江省冬季降水均偏少,南方今年冬季干旱持续发展的风险可能会更大。

举报/反馈

中国气象爱好者

645万获赞 37.8万粉丝
中国最大的天气分析及气象科普号
优质社会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