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河南科技报》(2022年10月21日04 05版)


泡桐花开香满城,《泡桐花开》响神州。一部5分38秒的视频短片爆红全网:一个“泥腿子”专家团队的“兰考模式”叫响全国,一个科技志愿服务的“全国样本”引发关注……国庆节前,中国科协发布的《泡桐花开》视频短片,将科技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兰考模式”推向全国。
05:38

图片
带着泥土气息的“兰考模式”
图片

“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兰考县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治理风沙、内涝、盐碱,让这里旧貌换新颜。如今,兰考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


“看俺这红薯,形状好,颜色正,甘甜可口,个个都好吃。”国庆节后,兰考红薯现代农业产业园热闹异常——直播间里,主播忙着介绍产品;包装现场,工人把选好的红薯分类、包装、寄出。


图片

“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专家仔细观察红薯长势。


“兰考如今有新三宝:红薯、蜜瓜和花生。”兰考县红薯协会会长张世坡自豪地说,这些多亏了“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科技服务团。他们帮助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不仅教出了一批“田秀才”,还让土地长出了“金疙瘩”。


兰考县科协党组书记牛雷说,在省科协的指导下,针对本地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科技致富需求,兰考县科协将焦裕禄精神与科学家精神相结合,成立了“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服务团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


图片

“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专家指导果农科学剪枝。


“懂农业有担当,爱农村守初心,爱农民付真情。”兰考县“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团长陈国平介绍,五年来,兰考县科协为更好地服务农村产业发展,使科技服务更接地气,组建并充实了科技服务队伍,将300多名农业专家分组,牵头成立红薯协会、蜜瓜协会等11个协会。


为提升服务水平,科技服务团还引进省农科院专家,以“1名专家+1个服务组+1个协会”模式,组建科技助农三级网络。通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富,科技服务团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产业兴旺的领航人。


图片

“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活动走到田间地头。


图片
“一懂两爱”锻造出“兰考模式”
图片

葡萄架乡王庄村村民王秋红说,村里刚种蜜瓜时,陈国平带着农技专家冒着酷暑到瓜棚,手把手向村民传授技术。经悉心指导,王庄村蜜瓜喜获丰收,个大、色美、味甜,在全县蜜瓜瓜王大赛上拿了“瓜后奖”。圆滚滚的蜜瓜还亮相央视,村民腰包一个个鼓了起来。


图片

“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专家在蜜瓜大棚里指导。


张世坡是“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成员,他不但为村民提供种植技术,还利用电商平台积极与市场对接,引导村民种植优质品种红薯。如今,兰考县红薯协会已发展会员500多人,种植优质品种红薯1.5万亩,带动100多人就业。


图片

大棚成为“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的授课“教室”。


“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围绕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结合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和农技协会,开展科技志愿服务。近年来,服务团指导蜜瓜大棚4500座、6500亩,蔬菜大棚520座、1620亩,红薯2.6万亩,花生4万亩,为8500多名村民提供科技服务2.1万人次。


小宋镇东邵岗一村曾是党建落后村。“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的专家联合该村党员干部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使党员干部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科学素质。如今,该村建起300多座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成为致富新产业。通过服务团的帮扶,该村党支部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获得全县“基层党建红旗村”荣誉称号。


“自立自强,有为有位;组织成网,示范先行;快速响应,服务入户;一呼百应,立信于民;会村结对,助力党建。”牛雷将“兰考模式”的特点总结如上。他说,兰考县科协通过科技服务团,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科技服务,赢得了群众信任,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认可。


图片
“兰考模式”成为科技志愿服务“全国样本”
图片

10月的兰考大地,“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成员马不停蹄奔走在乡村,蔬菜大棚、养殖场、育苗基地……到处都是他们忙碌的身影。


科技志愿服务团成员走到田间地头的同时也走进了群众心里。兰考县科协着眼农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和生产生活所需,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扎根基层,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科协优势。这种接地气的科技志愿服务,不仅深受群众喜爱,也被中国科协称赞为“兰考模式”“河南经验”。


去年12月,中国科协发出通知,推广科技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兰考模式”,要求各地科协认真学习借鉴,进一步提升科技志愿服务质量效能。今年3月,中国科协调研组再次来到开封,调研科技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动“兰考模式”向全国推广。


图片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过去十年,河南省科协把“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作为科协系统的头等大事,立足工作实际,持续增强科技精准服务能力,团结带领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行走在田间地头,让科技为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加把劲”。


河南省科协针对社会公众对科技的迫切需求和科技工作者服务社会的强烈愿望,实施“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行动,从省、市、县选派首席科普专家及服务团队,把发挥科技优势与满足群众需求结合起来,推动形成多元、精准、普惠的科技志愿服务机制,在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三年来,河南省科协以344个省首席科普专家团为引领,带动1836支科技志愿服务团队和14.8万名科技志愿者深入基层,围绕政策宣讲、疫情防控、科技帮扶等,开展服务活动1万多场次,受益群众超1000万人次……硕果累累的科技志愿服务,奏响了助力乡村振兴的精彩乐章。



图片



“一懂两爱” 走向未来



——访兰考县科协党组书记牛雷


科技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兰考模式”被中国科协总结推广以来,各地科协组织掀起学习热潮。“兰考模式”是怎样打造出来的,在科技服务中遇到哪些难题,组织者有什么样的感受,如何更好地推广这一模式?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兰考县科协党组书记牛雷。


记者

当年为什么要组建“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

牛雷

党的十九大后,兰考县科协成立了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团,积极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补上农村科技人才不足的短板,满足科技服务乡村振兴需求,帮助农民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在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科技专家只有懂农业有担当、爱农村守初心、爱农民付真情,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于是将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团更名为“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


记者

科技服务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怎么解决的?

牛雷

最大的难题是初期农民的信任问题。当时虽然我们免费为农民朋友提供服务,但他们遇到技术问题宁愿相信卖农资的,也不肯给我们打电话。后来我们主动到农村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逐步赢得了农民的信任。但这样一对一的服务面太小了,于是我们整合人才资源,建好科技服务团,依靠科技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通过科普服务助力基层党建,营造了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浓厚氛围。


记者

在科技服务团的创建和发展中,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牛雷

只有技术过硬,并且心系农民、心系农村,才能赢得农民的信任。这不仅是我,也是科技服务团所有团员最大的感受。


记者

近年来,兰考县科协不断丰富和完善“兰考模式”,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牛雷

兰考县科协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擦亮科技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兰考模式”品牌:一、建队伍。在各乡镇(街道)建立“一懂两爱”科技服务队,扩大科技志愿服务覆盖面。二、强能力。各乡镇(街道)根据本地特色产业科技需求,建立“一懂两爱”科普示范基地,做好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三、融入基层党建。四、加强科技交流,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兰考县“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团长陈国平
谈二十大报告


01:07

















































科技时评


扎根泥土才能结出芬芳硕果

继去年年底中国科协首次提出并全面推广科技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兰考模式”后,前不久,兰考县“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又入选中国科协十年优秀工作案例。

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支撑。实践早已证明,仅凭风调雨顺来保障五谷丰登,无异于痴人说梦。当前,广袤的中原大地正处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需要强化前沿理论科技的创新能力,让科技创新在泥土里扎根、在田野上绽放。

汇聚科技创新力量,“靶向定位”助力乡村振兴。要发挥科技优势,把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激活乡村振兴要素。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使科技支撑在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厚植乡土情怀,激活服务动力。乡村振兴,人才既是源头活水,也是创新引擎。要在人才“引、育、用、管、留”上出真招、实招,让愿意留在农村建设发展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广阔天地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

搭建乡村展示平台,打造科技志愿服务“升级版”。坚持以民生需求为重要导向,搭建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平台,鼓励企业、种植大户等农村生产经营主体,与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强化科协组织协调作用,动员各方力量,统筹社会资源,加大支持力度,构建上下联动、开放合作、多方参与、广泛协同的工作新格局。

面向未来,必须与时俱进、顺势而为,让更多“科技创新”扎根泥土,让更多群众分享“智慧红利”。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组织带领更多科技工作者投身乡村振兴,赋能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来源:河南科技报

编辑:小新

举报/反馈

科技新闻网

150万获赞 2.9万粉丝
科技视野·创新思维·民生导向
河南科技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