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受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印度黄麻产业出口受阻,损失惨重。
恐怕谁也想象不到,这种在中国早已淘汰、几乎人见人弃的“杂草”,竟然让印度损失了近三亿美金。而印度的重要客户,竟是欧洲、日本。
情况危急,印度官方紧急颁布了“振兴黄麻”的一揽子政策,这才保住了近千万人的饭碗。
但不得不说,黄麻制品被印度人编制的惟妙惟肖,黄麻香囊式手袋走遍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的各大秀场,成为了高奢品牌的“宠儿”。
黄麻制品,正成为印度的“国家名片”。
那么,印度的黄麻种植之路是怎样的呢?为何被我国早早淘汰?
一、“黄金纤维”黄麻:印度近千万人的“救命草”
黄麻是一种植物纤维,质地坚固而防螨防潮,被誉为“黄金纤维”。
提起黄麻,就不得不提起印度,因为其与黄麻的关系可谓是源远流长。
早在19世纪,当英国人尚在印度殖民之时,黄麻就成了这个南亚次大陆上的居民“救命草”。
换一种说法的话,印度的黄麻产业正是英国所鼓励的,其黄麻产品全部出口欧洲,满足着欧洲的黄麻需求。
在当时,英国殖民者转变了传统的“暴力掠夺和垄断贸易”这一殖民形式,转而向印度大量地输出资本,在印度广开设工厂和银行——商业的发展促使印度的手工业者开始寻求“靠双手换金钱”的机会。
凭借着优渥的气候条件,黄麻脱颖而出,成为了印度发展最为迅速的农业作物,随之设立的“黄麻工业部”,竟是一跃成为了英国工业资本在印度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黄麻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香料与黄金。
英国人怎么会瞧得起印度遍地都是的黄麻呢?这一问题,其实和欧洲人为何对东方世界遍地都是香料感到着迷是一致的。
为什么呢?欧洲人没有种植黄麻的气候条件。
英国最初是从俄国进口黄麻,但在19世纪中期到时候,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原来由俄国供应的黄麻遭到中断。这如何是好呢?英国想到了印度。
1855年,印度迎来了第一家黄麻厂。自此之后,英国人纷纷开始在印度投资办厂,加工黄麻。
英国一个名为《黄麻的漂洋路》的纪录片,曾揭露了这样一个数据:
“到1879年,在印度的黄麻厂共有20个,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英资企业,总共雇佣工人2万多。这样庞大的就业岗位无疑是惊人的——但事实就是如此。”
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航海业的兴盛,大海不再是可以轻易夺人性命的深渊巨兽,人类对其的掌握能力愈发出色。
也就是伴随着这一良机,印度的黄麻产品开始销往世界市场,麻布袋、绳索、枪衣等在美洲、欧洲以及大洋洲深受欢迎。
这也就是说,进口自印度的黄麻,在19世纪开始就涌入欧洲市场。印度黄麻的客户不仅仅是英国,还有德国的慕尼黑、法国的里昂、意大利的博洛尼亚……
至20世纪初,印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黄麻生产国;
至一战前夕,黄麻产业已成为印度仅次于棉纺织业的工业部门。
但是,直到一战,印度的黄麻产业几乎完全掌控在英国人手中,英国资本垄断了印度的黄麻市场。
“20世纪20年代才有极少数印度资本涉入黄麻业。直到20年代末,印度资本在整个印度黄麻产业中的份额依旧很小,其所拥有的织机不到全部织机数量的15%”。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军事订货的増加,印度人才慢慢夺回了黄麻生产的主导权。
与此同时,印度的黄麻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焕发了第二春”,获得了暴利的资本家更是扩增工厂、增投机器设备,由此黄麻产业持续不断发展。
1922年,“黄麻输出产品价值4亿卢比,1925年达到6亿卢比”——黄麻成为了印度的“聚宝盆”。
至今,也就是21世纪,英国、法国、冰岛、德国等欧洲国家仍在从印度进口黄麻——黄麻养活了印度人,也满足了欧洲人。
但是,对于印度而言的如此“金贵之物”,其实也只有印度才能大规模的种植。对于我国而言,黄麻不过是杂草罢了,早已被淘汰。
对于印度而言,其黄麻产业的优势在于原料丰富、劳动力廉价、税收低以及劳动法等相应法律的不完善。
其中,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是印度黄麻产业最重要的因素,而黄麻女工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甚至可以说,印度的黄麻产业就是印度女工撑起来的。
一方面,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黄麻厂的主要优势就是印度当地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所以企业要想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想方设法地获得足够劳动力。
另一方面,印度女性,尤其是单身女工自身的生活和经济状况迫使她们离开原来的家乡,奔赴城市来寻找希望,这是女性自身就业的推力。
在推力和拉力相互作用下,女工走向了工厂。
但充足的剩余劳动力和广大男性工人的存在,使得企业对女性的招募并没有作出太多牺牲。
而且从招募条件和方式上看,企业永远是处于剥削、压迫的位置,女工的个人劳动价值总是被资本家无尽地榨取。
时至今日,印度女工种植着黄麻,黄麻养活着印度人,却不知有多少的女工因过劳交瘁而死。
而就一方面而言,正是由于黄麻产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促使我国逐步放弃了黄麻的生产加工。但这并非全部。
那么,黄麻的产业化之路在我国究竟经历了什么呢?
二、被早早淘汰:黄麻在我国为何“走”不下去?
其实,黄麻还没有离开我们太久。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也就是50年前的时候,黄麻还是我国农田中的“常客”。
一片片整齐的黄麻随风摇曳,在当时是可以和棉花一争高下的存在。只是,棉花质地柔软,黄麻颇为坚硬,极少人会穿黄麻做的衣服,只是迫于条件的恶劣,大多数的中国农村百姓家里都会有一两件黄麻制成的衣物。
但黄麻也有其独到之处——编制的麻袋、背筐、斗笠……这些距离城市生活略有些遥远的物品正是黄麻所制作的。
在当时,将黄麻种成棉花的替代品这一论调也曾惹人注目。那么它为何就悄然消失了呢?
想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要提及曾想要和黄麻一争高下的棉花——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棉花的各项国际禁令由于中美关系的缓和而松动。
因此,中国社科院的黄维教授推断,在此之前,中国正是因为原棉稀缺,方才主推种植黄麻。
在基辛格秘密访华之前,美国一直保持对中国的原棉禁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敏锐地捕捉到了中国原棉短缺的问题。一份题为“向中国提供剩余农产品”的评估报告中写道:
“除棉花以外,中国能够为剩余农产品提供的市场非常少。”
在上世纪50年代之后,中国完善了大米、肉类、植物油等农业产品的出口网络,并实现了自给自足。
但是同时的,中国开始进口大量的棉花。
在1960年,中国棉花进口量较前年上涨了30000吨。
美国政府认为恶劣的气候是造成当年中国原棉生产短缺、进口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当战后中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超过其农业生产的速度,那么就应格外注意连年的干旱”。
虽然美国人的禁运政策对中国棉业造成的影响甚微,但是骨子里养成的“吃苦耐劳”精神使得中国农民仍然将黄麻视为可行的替代品。
在基辛格秘密访华后,中国开始从巴基斯坦与巴西进口原棉,这已足以弥补自然灾害带来的原棉缺口。
同时,中国的原棉生产在政府的有力介入下持续发展。
1972年后,棉花收购部门与棉农订立棉花预购合同,预付一定比例的预购定金,折实供应粮食、煤炭、肥料等,帮助棉农解决生活和生产资料困难。
甚至在1975年,中国进一步完善了原棉品级标准,制定了锯齿轧棉、加工皮棉的各级实物标准。
随着棉纺织工业的发展,中国棉纺织贸易也逐渐恢复,其中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尤为活跃。
中国与东南亚的棉纺织贸易历史悠久,中国棉纺织品一度在菲律宾“畅销”,“入菲律宾之纺织品,凡属印花,漂白及非漂白三类者,均遭上海方面之猛烈竞争”。
在印度尼西亚,据当年《中国棉讯》报道,中国贸易代表团十人于1978年到达印度尼西亚商讨以中国棉纺织品交换印尼橡胶事宜。
可见,随着原棉禁运的松动、我国棉花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需求,棉花才是最适合我国的作物,黄麻显得格格不入。
也正是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开始驶入快车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黄麻生产这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被列入了有待考核的名单。
三、黄麻的末路
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黄麻厂的发展需要充沛的劳动力。
只有拥有最多的工人,运转最多的织布机,还有固定规模的“弹性人口”作为后备力量,企业才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也正因此,在20世纪50到60年代,是我国黄麻产业盈利最多的阶段。尽管对于每家每户而言只是糊口,但也说得过去。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大规模向变幻莫测的国际市场输出中级产品,有近85%的产品输往国际市场。
在风起云涌的国际市场中,想要把价格便宜的黄麻玩出花来,那中国可以依傍的只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
但这显然是不可行的——如此剥削而低级的生产模式,并不符合我国“高质量”的发展方向。
但印度为何可以呢?
那是因为直至此时,印度的工人数量仍在呈波动增长,为此各个企业统一签订协定,允许工厂为自身需要招收或解聘工人。
更为可怕的是,印度如今仍在采用19世纪的契约制合同,
所谓的“契约制”是指殖民政府授予企业订立契约的特权,“包括契约合同、刑事合同、私人逮捕权、工人违约法等”。
如今,殖民政府摇身一变,成为了印度政府。
按照当局规定,工厂有义务承担遣返移民的费用。但是工厂投机取巧,不及时和完整地登记招募信息,以此逃脱责任。
契约制的主要问题在于工人逃跑问题,因为企业会无尽地剥削、压榨工人甚至施以暴力,忍无可忍的劳工要么在迁徙途中、要么在工作中铤而走险地逃跑。
但大多会因不了解当地情况而很难找到返乡之路,最终游荡在外。
为了防止工人逃跑,政府和印度黄麻制造商协会,早在1859年就出台了《劳工违反合同法》,目的是惩戒逃跑移民。
《印度刑事法》也成为企业捍卫自身的武器,因为它将登记在册的移民与企业绑定在一起,承认企业对契约工的所有权和处置权,由此逃跑的劳工会受到所有黄麻工厂的联合抵制,并被遣送至原工厂。
另外,有报道称,“2017年,希金那戈尔公司就因公司机器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而停止了工人工资的发放”。
如此可见,印度的黄麻生产路是一条血淋淋的发财路。
相较之下,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中国也更为注重保障各项求职者的权利,在有棉花这种高质量的作物作为替代品的前提下,黄麻这种作物被历史的车轮碾过,似乎也就不足为奇了。
结语:
“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绦,做一个穷风月训导……”
在元代散曲家钟嗣成的笔下,“黄麻罩”就是黄麻制成的短褂,是实打实的乞丐打扮。
自明朝之后,黄麻逐步地走入我国百姓的生活之中,但因其从臭味实在难闻,民间称之为“臭大麻”。
但就是我国人人不愿沾染的“脏东西”,就成为了印度赖以糊口的“黄金纤维”,不得不感叹这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如今,印度的黄麻产业无比兴盛,欧洲、南美洲皆是印度人的市场。
黄麻,如今已成为了印度的一张“国家名片”。
参考资料:
Jute in India - statistics and facts(Statista Research Department)
India’s jute industry suffers a potential loss of Rs 1,500 crore amid raw material crisis(by IAC Desk in Agriculture, Policy)
田思奇.印度纺织业啥情况[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20,(12).
郑宁来.印度研发黄麻——聚丙烯复材[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6,45(01).
程醉.下马看花,黄麻纤维拓展新产业谋发展[J].中国纤检.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