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干部向群众讲解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丁玉梅 通讯员 赵金花 摄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丁玉梅
把报告打印成册,装进口袋,空闲之余拿出来学习;报告中群众感兴趣的内容,摘抄在笔记本;读完报告,写心得体会……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苏吉滩草原上的党员干部,便如火如荼学了起来。
“只有自己学透,才能给群众讲透。”这是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苏吉滩乡党委书记才仁洛加在乡上的干部学习会上讲过最多的一句话。“群众都盼着干部将好政策带过来,我们要传达好二十大精神,不能让群众失望。”才仁洛加说。
秋末,浅蓝天空下,风懒懒的拂过草地和远处的牛羊,苏吉草原尽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10月27日,记者走进苏吉滩乡重建房定居点昝保青家中,阳光照进暖廊,刚刚闲下来的扎麻图村民昝保青,正坐在暖廊看着手机,村里的微信群里转发了不少与二十大相关的信息,昝保青一条一条点开查看。
“我们就盼着干部来宣讲,党的政策好,我们的日子就过得好!”前几天,接到村“两委”的通知,乡上的党员干部组织大家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昝保青丢下手头的活儿,急急赶了过去。
“大家说一说,现在的生活过得好不好?”宣讲会开始,才仁洛加抛出了一个问题。
“特别好!”昝保青抢先回答道,“不愁吃不愁穿,没有一样不好的。”
“说得好,这十多年来,各村广场修了、村道硬化了、有安全住房,家家户户有轿车,吃穿不愁,日子过得确实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说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但是大家要明白,我们如今能有好日子全靠党。” 才仁洛加接过话茬讲道。
苏吉草原上的宣讲会。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丁玉梅 通讯员 赵金花 摄
“才书记说得对,就说这次地震重建,咱们房子受损严重没法住人,是党和政府掏钱,帮我们盖起了新房,新房安全又暖和。”杜相多是门源县“1·08”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户,国庆节期间搬进了新房。“家里通了暖气和热水。天冷了,上厕所不用挨冻……”自从搬进新房,杜相多逢人就夸新房子。
这边宣讲会开始不久,“马背宣讲队”的成员,骑马翻过山头,来到了扎麻图村杜才贡家。
为了更加深入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苏吉滩乡党委立足牧民群众居住分散、网络信号未全覆盖、信息传递缓慢的实际,组织有丰富宣讲经验的退休村党支部书记、党员、团员青年及新时代志愿服务者等人员,组成“马背宣讲队”,旨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到苏吉草原深处。
“二十大报告有没有说到医疗方面?”听说宣讲队来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杜才贡急忙问道。
“‘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 “马背宣讲队”成员杨公保,将一份印有二十大报告的宣传册,送到杜才贡手里,并把其中和医疗有关的内容,用笔给他划了出来。
“马背宣讲队”进村入户去宣讲。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丁玉梅 通讯员 赵金花 摄
“像咱们青海省,为了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从两个月前开始,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统一为年度内累计达到12000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80%,孤儿、防返贫监测户等报销比例提高5%。二十大召开后,像这样的大病救助福利会越来越多。”怕杜才贡看不懂,杨公保特意解释道。
杜才贡因病瘫痪,妻子患有心脏病,两口子看病治疗花了不少钱。前不久杨公保还帮他申请了大病救助,现在报销比例提高了,而且听闻以后政策会越来越好,杜才贡一家十分高兴,直说党的二十大是一场“及时雨”。
“一定要跟党走,跟党走幸福长。”草原上的宣讲会在才仁洛加的嘱咐声中落下帷幕,另一边杨公保他们辞别杜才贡一家,翻身上马,接着去草原深处,奔赴另一个目的地。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举报/反馈

青海日报

25.5万获赞 8.3万粉丝
权威、分享、记录时代,青海日报官方百家号
青海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