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市政府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和《平凉市文旅康养产业链实施方案》要求,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平凉市民政局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各项政策和全市文旅康养产业链建设工作调度会议精神,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养老服务改革步伐,养老服务范围逐步扩大。
一、统筹谋划措办民生实事
将建设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促进养老服务供需匹配的有力举措,坚持市县联动、部门协同、齐抓共建,有力地推动了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市建设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在省政府督查和省民政厅季度考核评估中走在了全省前列。一是及早衔接谋划。为积极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春节前,市民政局主要领导带领相关负责同志,赴省民政厅就建设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进行了汇报衔接争取,共争取下达我市建设任务7个(每个县﹝市、区﹞1个)。各县(市、区)迅速行动,积极汇报党委、政府支持,协调有关部门通过利用闲置用房或资产划拨等方式,确定了项目选址和用房,总建筑面积7869.77㎡,使用面积5998.55㎡。二是争取配套资金。省、市、县按5:2:3的比例需配套资金2100万元,省级1050万元补助资金到位后,市民政局积极汇报市政府支持,协调市财政配套资金420万元,督促县(市、区)配套资金630万元。目前,省、市、县2100万元配套资金全部到位。三是强化项目调度。市政府先后召开全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全市农村养老服务现场推进会,对建设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进行部署调度和观摩学习。市民政局先后4次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由班子成员带队,先后深入7县(市、区)项目一线开展了5轮督导检查,帮助督促基层优化设计方案、完善配套功能,加快建设进度。截止目前, 7县(市、区)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配齐设施设备,全面投入运营。
二、积极谋划实施重大项目
共实施500万元以上老年人福利类项目6个,占地面积100.87亩,总建筑面积83337.66㎡、设置床位1346张。概算总投资23989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12764万元、上级补助350万元、地方自筹3081万元、社会资本7794万元),到位资金13594.06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12764万元、上级补助40.06万元、地方自筹200万元、社会资本590万元),占概算资金的56.67%,完成投资2507.39万元,占到位资金的18.44%,缺口资金10394万元。目前,已完工1个(庄浪县韩店镇敬老院附属配套项目已基本完成),开工建设5个(华亭市养老服务中心、崆峒区白庙中心敬老院、泾川县养老服务中心、静宁县老年养护院、泾川县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改造提升)。
三、着力提升养老服务能力
一是创新推进“长者食堂”建设。采取“四个一点”( 县级政府补一点、镇村筹一点、帮扶单位帮一点、社会爱心人士捐一点)的办法,共筹措资金262.36万元,在全省率先探索创新建设村级“长者食堂”22个,为农村留守、空巢老年人提供以助餐服务为主的“六助”服务。截止目前,全市共建成投用18、在建4个,年底前将全部建成投运,我市建设“长者食堂”的创新之举得到了省民政厅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作了推广。二是着力搭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7县(市、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了“15分钟养老服务圈”,市级居家养老服务监管平台正在调试对接,预计10月底投入运营。三是积极实施适老化改造。到位资金102万元,全面完成了全市1020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任务。四是扎实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共培训1759人,占年度任务的124.1%。五是全面落实分散供养特困老人关爱服务措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提供“四个一”兜底保障服务(每月理一次头发,每半月洗一次衣服,每周打扫一次卫生,每半年添置一次换季衣被等生活必需品)。重点为独居、空巢、留守、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定期探访和帮扶服务。
来源: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