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女星伊能静发布了一篇小作文,恭喜儿子恩利的作品入围了苏富比拍卖行。

苏富比是全世界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知名艺术品拍卖行,被誉为“世界艺术品收藏风向标”。

伊能静激动地表示,儿子是和村上隆、草间弥生、达明赫斯特、奈良美智等一众当代艺术家来竞争,入围并成功落锤,确实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评论区也是一致地好评,大家纷纷表示祝贺,并夸赞伊能静把儿子教育得很优秀。而在这之前,恩利因为 #伊能静儿子穿女装# 的谈资,引来了不少非议。

TA曾在社交媒体上晒照:大浓妆、戴假发、V领小黑裙、粉色桃花妆配粉色纱裙......

各种风情万种的女装扮相,把TA推到风口浪尖:

“白瞎了哈林的基因里,一个纯爷们就这么娘了”;

“有性别认知障碍吧”;

“男女都丑,没一个正常的”;

吃瓜群众对着几张照片瞎编乱造,对一个人言语之间充满了极大的恶意。

01

男生爱穿女装,就是有病吗?
当今社会,在性别表达上,大众对男性的宽容度远没有女性高。女性如果在着装、喜好、言行等方面偏异性化,会被大家认为“又酷又飒”;而男性,如果表现出女性化的特质,则会被骂“娘娘腔”、“变态”。
这本质还是一种性别偏见。
那么男性穿女装就是有病吗?根据研究发现,男性穿女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并不是因为“有病”。
  • 跨性别者的性别认同和表达
1997年美国一项针对1032名定期变装的男性进行调研,发现其中172人认为自己是“困在男性身体里的女性”,所以穿女装是TA们对自己的性别表达和认同的方式。
  • 对男女性别二元化的反抗
同样上面的研究,有747名调查者选择女装的原因是,认为自己有女性气质,但TA们也不反对自己的男性性别认同。

图源:游民星空

  • 单纯觉得女装好看
还有一些人,选择穿女装,纯粹是因为女装更漂亮,TA们的内心并没有想要改变自己生理性别的想法。

02

多元性别论:从来不是只有男女
性别,在大众的认知里“非男即女”,但是不论从医学、心理学还是其他领域,性别从来不是只有男女这么简单。
(1)性别,不仅有生理,还有心理
美国人类学家盖尔·卢宾(Gayle Rubin)最早提出过“社会性别”的概念,在英语中为"gender",它与"sex"(生理性别)是相对的。“生理性别”指生物身体属性,而“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构成物,通过社会实践作用发展而成的雌雄之间的角色、行为、思想和感情特征方面的差别。
美国“跨性别学生教育资源”机构设计的独角兽性别光谱自测图,是目前世界上最普及的性别科普图。
它对性别的定义包含:
  • 出生分配性别:出生指派性别,即一个人生下来有哪套生殖系统,就被定义为哪种性别;
  • 性别认同:指的是一个人发自内心认为自己是哪种性别;
  • 性别表达:指一个人想通过自己的外观,包括服装、配饰、行为等,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性别;
  • 性倾向、情感倾向:指的是在性或者感情上容易被哪种性别所吸引,简单说,就是对哪种性别感兴趣;
上面提到的后三种性别概念,统称为“心理性别”。
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TA的心理性别和出生分配性别是一致的,这类人有个专门的学术定义“顺性别”;但有很大一部分人,心理性别与生理上不一样。
(2)人先天具有双性化的生理和心理
弗洛伊德曾提出过“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TA认为,对人类而言,纯粹的男性或者女性,无论是在心理学的意义上还是在生物学的意义,都是找不到的。
荣格也提出过两种重要原型: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阿尼玛是男性心中的女性意象,阿尼姆斯则是女性心中的男性意象。
同样说明了,人类先天就具有双性化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在社会调查的一系列数据中,明确表明自己“双性化”的人不在少数。
在苏州大学高校的研究课题“大学生性别角色形成”中,调查覆盖全国东、中、西部 27 所不同高校,历时一年。调查结果显示:其中 33% 的被调查大学生显示为“双性化”性别类型。而在这三分之一的“双性化”大学生群体中,研究发现 90% 在各项综合考评中名列前茅。
另外,在很多场合下,具有男女双性化气质的人,甚至比具有性别定型气质的人表现更出色,这一点也有心理实验数据证明。


梅兰芳

03

衣服的性别,谁定义的?
正因为有了男女性别的二元化概念,社会按照这一概念制定了一系列规范,继而人们对一些违背男性气质的行为产生偏见。
(1)社会制定人们穿衣的准则
隐性的穿衣规则,是社会制定的穿衣标准,而这一准则一直在变。
如今专属女性的高跟鞋、丝袜、假发等等,在中世纪的欧洲,可都是男性的单品,而且是上层社会男性才能拥有的权益。
比如,在那张路易十四的经典世界名画中,可以看到路易十四披着鸢尾花的天鹅绒、一双猩红色的高跟鞋,待着浓密的假发、穿着白色吊带丝袜......
而关于衣服的颜色,拿传统认知里“男孩蓝色,女孩粉色”来说,在18世纪,粉色和蓝色一直是上层阶级男孩女孩制服的流行色,并没有限定女孩穿粉色,男孩穿蓝色。
直到20世纪40年代,零售商们才确立“女孩穿粉色”的规则。到了70年代,女权运动兴起,女性们开始反对粉色及女性特征明显的服饰,蓝色又占了上风。
所以,穿什么衣服,穿什么颜色,是人为定义的,没有天生就属于哪种性别一说。
(2)父母影响孩子的性别认知
性别是一种社会构建,家长、老师、同伴和媒体的影响,共同塑造的概念。
之前在美国,一个11岁的阳光男孩Michael,因为是小马宝莉的粉丝,在学校遭到排挤霸凌。小马宝莉是一部面向6-11岁女孩的动画片,男孩因坦诚自己的爱好,成为周围人的笑柄。Michael的经历甚至掀起一场纹身运动,大家在社交媒体纷纷晒出小马纹身来支持Michael。
可见,周围环境的力量有多大。尤其父母,对孩子性别认知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
最明显的一个途径就是:给儿子和女儿买不同的服装、玩具等。女孩通常被打扮成粉色、可爱的装扮(头上还会系一个发卡),而男孩则会被穿蓝色的衣服。(Bussey,2013;Pomerleau et al., 1990)
大人给孩子买的玩具也一样,基本都是带有典型性别特征的,即使是小孩要求买那些跨性别的玩具,也会被家长制止。比如女孩子的玩具基本是芭比娃娃、毛绒玩具等,而男孩则多是汽车、恐龙、运动器械和工具等等。(Etaugh & Liss, 1992;Inman &Cardella, 2015;Karraker & Hartley, 2007)
在多方面的驯化下,人们得出结论:正常的女孩子就是喜欢女孩子喜欢的那些,男孩子也一样。

04

打破性别男女二元论,在慢慢进步
世界上在对多元性别的认可一直有争议,但近些年,西方文化已经开始接受“性别不仅仅是一个二元结构”的观点。
比如,2013年德国,通过一项法律,允许在生殖特征不明确的情况下,将儿童视作非男也非女。2014年澳大利亚,在法律上承认了第三种“非特定”性别。
同样在2014年,脸书(Facebook)在美国开始提供56种性别选项,包括“跨性别者”和“双性人”(Singer & Deschamps, 2017)。2016年,苹果公司在ios 10中更新了具有更多性别选择和性别多样化的表情。同年,脸书公司的社交聊天工具Messenger中,也更新了更加体现性别多样化的表情。
另一个相关的变化是用中性语言,代替性别化语言的运动。例如,用代词“ze”代替“he”和“she”,以及用“hir”代替“her”或“his”(Liben, 2016)。
不仅仅是对性别概念的模糊化,在自我表达层面,人们的穿衣也越来越自由。
尤其是在引领大众穿衣的时尚界,T台上男装女装已经非常相似,中性、甚至无性别的雌雄同体的穿着,已经不再是小众。
在2022年初男装周期 Thom Browne 秀上,还出现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造型:一位模特穿着前面西装、后面婚纱的“和自己结婚”的压轴造型出场。而且在这场秀上,所有的男模特都是穿高跟鞋出场的。
可见大家的思想也越来越开化。
就像恩利在媒体上说的那样,布料和服饰不应该用来定义什么,每个人每天都在装饰自我,这是一种自我探索,也是一种做自己的主张。
写在最后
都2022年,什么“男不男、女不女”之类的观念,真的该从文明社会中一步步退场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变化的、复杂的个体,而在社会的必然和偶然中,一步步探索自我的存在。
“穿裙子”、“化妆”、“喜欢女孩气质的东西”并不能完全定义一个人,“娘”或者“爷儿们”也不能做暴力的切割定义。
这与审美无关、与性别无关,因为人本身就是大于性别的存在。
References:
——————
[1]Grayson Perry, translated by Zhang Yan and Xu Min, the decline of men, Hunan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June 2020
作者:KK
排版:KK
举报/反馈

解X心理

5181获赞 699粉丝
解X心理——凡事都有解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