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光华

第1228期

旌德有条河,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玉水河,因河水“澄清可爱”而名。发源于白地镇天星洞山,西北向流经白地、庙首,在县境西部祥云村下南源出境,注入黄山市麻川河,汇于青弋江。

旌歙古道的千年时光

说到天星洞山,有必要介绍一下旌歙古道。

旌歙古道,史称“徽宁官道”,是古徽州通往山外世界最早的一条驿道。如今,被每年数以万计徒步旅游的驴友,在网络上誉为全国十大徒步古道之一。

徽宁官道,位于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由古“徽州第一伟人”——汪华(586-649)所拓,距今约1400年。

徽宁官道古时由徽州府(歙县)通往宁国府(宣州)。现存古道从旌德白地高甲过天星洞,经箬岭关到歙县许村茅舍,约15公里,旌德人称之为“旌歙古道”。从高甲过天星洞穿箬岭关至黄山区(太平)茶林场约15公里,旧为徽(歙县)青(青阳)官道,黄山区俗称“隋唐古道”,是通往沿江、中原的战略要道。

1400年的时光,给石板道留下了圆润的光泽;1400年间无数先人,给古道留下了许多人文传奇。

行走古道,宛若一次时光穿越,一次今古对话。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任江东提刑时,从江西入徽州,走古道到宁国府;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穿古道登黄山,发出“登黄山天下无山”的慨叹;咸丰年间,时任徽宁池广太道台的惠征和夫人带着17岁的长女那拉氏(也就是以后的慈禧太后),去九华山进香,求神灵庇护选秀成功,夜宿古道听“唱灯棚”;太平军和清军在徽州拉锯战,多次在古道周边激战,古战壕的痕迹仍历历在目;1934年12月,方志敏领导红军抗日先遣队过古道北上抗日;皖南事变后,活跃在旌泾太的皖南游击队在古道周边坚持多年斗争;1949年4月,李德生率领的第二野战军从古道经过解放歙县。

这一切,圆润的石板可以作证。

这一切,沧桑的石亭有过记忆。

古道既是重要的军事通道,又是重要的商道。旌德大米由此运往徽州,山珍由此北上;南陵、繁昌、芜湖来往徽州商人络绎不绝。清代文学家洪亮吉在《新修箬岭道记》中说:“率计一岁中,行是岭者不下十数万人。”摊算起来,每天经过官道的不下四五百人,可以想象当年的古道是何等的人声鼎沸。旌德高甲和歙县江村,有一百多人专门从事骡马运输,铃铛的声音像音乐一样在山林中回旋。

出了高甲村,古道便在茂林修竹中延伸。随着山势的变化,植被渐渐丰富起来,树木的纷繁姿态舒展在山坡和幽谷之中。阳光、雨露、风雪交替中,草木山花,泉水飞瀑,在不同的场景中摇曳生辉。

沿途有五里洞、靠壁洞、如来佛柱、天竺庵遗址、旺子洞、天星洞、箬岭关洞等人文景观。

透过这些景观,不难看出昔日万人行走的古道,实际上就是当时社会的一条风情长廊。每一处建筑都标注着历史,每一处洞亭都蕴藏着文化。

五里亭为行人遮风挡雨五百年;靠壁洞内的“当境土地”,耐心倾听过往行商的平安祈求;镇恶、除险的如来柱,给古道客商一帖慰心良方;天竺庵的善缘,并不因为瓦砾的破碎而终结;旺子洞的亲情,故事和石洞一样顽强;天星洞的高远,缩短了天地之间的距离;“天险重开”的箬岭关,永远让人追念护民拓道的汪华公。

在古道遗存和方志册页中,我读到了叶大泰、江景淮、许正焯、许元吉、程光国等善士的义举和智勇。在穿越崇山峻岭的古道中,我更读到了先人的艰辛和无畏,读到了盐粮茶米在古道驮运的脚印和汗渍。

行走古道,犹如打开一卷自然与历史的画卷。

在这里,可以看林、赏树;

在这里,可以听风、观云;

在这里,可以读泉、吟水;

在这里,可以踏雪、放歌。

在这里,可以探寻驿道文化的历史遗存;可以坐亭怀古、倚洞思远;

在这里,可以欣赏葱郁竹木,潺潺溪水;可以感受四季殊景,阴柔共媚;

在这里,可以饱览山高谷深,远山逶迤之旷达渺远;可以享受林间幽径,鸟鸣叶落的超凡逸世;

在这里,还可以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只是简单地走步听心音,呼吸换心肺。

正如前人诗句写的那样:

天半钟声惊落叶,山中云影隐朝曦。

临风万竹摇清露,净我尘寰采玉芝。

明代诗人胡沛然也写过一首《度箬岭望黄山》的诗:

千回鸟道萦青嶂,一啸鸾音落彩霞。
山气出云浑作雨,泉声佛树半成花。
到来丘壑酬心赏,别去风尘上鬓华。

三十六峰看咫尺,欲从轩后问丹砂。

相信,行走古道的每一个人都有诗人那种对美的感受。

洪溪河水润宣砚

发源于天星洞的玉水河,流经不同的地域都有一个小名,洪川村以上称上洪溪,洪川村以下称下洪溪,到了下洋以后就叫玉水了。

洪川村位于雀岭北麓,与黄山毗邻。登岭西望黄山,天都、莲花、狮子三峰,清晰可辨。洪川村,村取水名,有下洪溪、红溪之称。

洪川村水口,现在依然古树丛生,宝塔耸立,曾经是一个以芮姓、吕姓为主的古老村落。据《洪溪村图跋》云:“小溪自西绕东屈曲环抱,与大溪合流。外则洪溪大水横截于此,特筑印墩、造宝塔以为障蔽,建忠烈庙、白云庵、洪源桥以锁水口形胜。”由此可见,洪川村水口是先人精心布局之作,目的是使村庄人丁兴旺。忠烈庙、白云庵早已消失得不见踪影,但水口其它设置均存,这在旌德村庄水口中十分难得。

洪溪水自然是这块土地上的圣水,它在洪川滋养了旌德芮枣、中国名砚——宣砚以及旌德首家上市企业黄山胶囊公司。

宣砚,古称宣石砚。因产于宣州(今宣城市)旌德县白地镇洪川村龙潭山而得名。其石质结构为板页岩层状,黑色,质地细腻。

洪川龙潭山幽竹岭就是砚矿产地。矿脉生成于距今4.8亿年前的早奥陶纪,属优质绢云母变质性沉积岩。砚石中所含绢云母、绿泥石、石英等矿物颗粒极其细微,粒径90%以上在0.01毫米以下,密度在每立方厘米2.80-2.88克之间。宣砚石材空隙率小、饱和吸收率低,结构非常细密,蓄水不涸。表现在纹理上湿润细腻,发墨益毫。

龙溪砚矿(江建兴摄)

宣砚砚石石色纯净,用地质学术语解释就是:“洪川宣砚石原岩形成于相对还原、封闭的深水岛弧沉积环境,水动力比较稳定。因此,生成的砚石特别纯净。”砚石色泽纯正,乌黑发亮,如墨玉一般。

润、纯、素是宣砚的最大特点。

唐代大诗人李白以“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吟咏宣砚;明代吴去尘以“宣州石砚雪洒残,翰走烟云儿卤起”描述宣砚;清高宗以“江毫宣砚左右随,偶然弄墨有所思”颂扬宣砚。

遗憾的是,清道光年间洪川村发生特大泥石流,以及清军与太平军在旌德十余年拉锯战,使得宣砚矿湮没无闻,砚工杳无踪迹,宣砚从此失声二百余年。

古老的宣砚相传为葛洪所制,或许介于传说与历史之间。今天,洪溪河畔宣砚史续写的则是一份真实的传奇。

2010年7月11日,洪川村在遭受连日暴雨后,幽竹岭往日寂静的龙溪疯狂了,村民们认为“起蛟”了。龙溪上下被搅了个底朝天,山上竹木倒塌,树枝烂叶与泥石搅成一团在山中形成多个堰塞湖。雨一停,村里组织村民上山清理,发现山沟里很多与平日不同的黑石头,经雨水冲刷后乌黑发亮。懂行的人捡起来仔细观察,发现跟往日村民卖钱的砚石一样。村民像发现了宝贝一样,纷纷上山捡石头。那些石头卖给外地人的价格,很快从几毛钱一斤涨到几元甚至几十元。

黄山胶囊职工黄太海早在第一时间找了一些石头,开车带到屯溪老街和歙县,找他昔日熟悉的砚雕师,请他们鉴别。砚雕师们均给出了一个黄太海心中猜想着的答案:优质砚石,与歙砚龙尾石不相上下。

黄太海表面上不露声色,但内心里十分激动。他并不知道自己冥冥之中已与“宣石砚”相遇了。

随着砚石的出土和坐地涨价,洪川龙潭山异常热闹起来。受利益的驱使,拣石挖石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已出现掘石毁树的苗头。若不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为保护砚山资源,黄太海四处奔走,主动争取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毅然投资取得龙潭山矿山管理开采权,进行宣砚研发生产。

经专家考证,洪川龙潭山出产的宣砚矿石与歙砚等名砚矿石一样,同属优质绢云母变质性沉积岩。它生成于距今4.8亿年前的早奥陶纪,比产于10亿年前的歙石晚,而比产于4亿年前的端石和3亿年前的洮河石要早。石材主要分溪流子石、水坑料和山坑料3种,以黑为主,兼有青绿。子石珍稀难得,水坑质优难采,山坑脉壮匀净。

2014年4月,黄太海带着近百方精雕细刻的“中国宣砚”,首次进京参加第33届文房四宝博览会,一鸣惊人,一举夺得两块金牌,并引起了参观的国家领导人和文房四宝协会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郭海棠闻风而动,会后率领专家组到旌德考察论证。当年9月,向旌德县颁发了“中国宣砚之乡”属地认可保护铭牌,龙潭山让中国宣砚再一次横空出世!

历史上消失的宣砚,终于在宣城市旌德县白地镇再度恢复生产。断了二百多年的宣砚文脉,让黄太海给续接上了。

从石到砚,是一种雕刻艺术。

《大美宣城》组砚

宣砚制作工序主要有挑石选料、构思设计、造坯成型、细化设计、精雕细刻、打磨美化、刻铭落款、护砚保养等10道工序几十个环节。其造型分仿古类、随形类,套砚类、砚板类等,其随形砚,因石施艺,天人合一。雕刻以“薄意雕”为主,浮雕浅刻,手法细腻,纹饰分明。

大师制作,匠心独运,是宣砚点石成金之道。

因了宣砚的再度名世,白地镇成为首批国家级特色小镇和安徽省特色小镇。继宣砚文化园建设之后,冰雪文旅城、宣砚文创中心等项目的实施建设,白地文旅小镇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作者系旌德县政协文化学习委主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举报/反馈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4.5万获赞 1.4万粉丝
研究宣城历史 弘扬宣城文化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