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玉林中小学体育课这样上(初中篇)

  趣味体育课 让学生“趣”锻炼

北流市马岭初级中学举行的趣味体育比赛中,学生参与“旋风跑”对决。

北流市马岭初级中学的学生在进行“袋鼠跳”。

北流市东湖初级中学的体育老师正在教学生打气排球。

  “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比例10%至11%,针对不同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因材施教……2022年秋季期,《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实施。

  新课标聚焦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方面素养,要求做到“教会、勤练、常赛”。根据新课标,玉林市初中学校如何上好体育课?记者进行了走访。

  因材施教,让学生掌握体育专业技能

  在一片欢快的音乐声中,体育老师带着学生围绕运动场跑步热身;热身过后,音乐转换,老师带着学生跳操;正式练习运动技能的环节,老师教学生如何出拳,一招一式仔细分解……这是容县容州镇第一中学体育课的场景。梁明勇表示,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更加强调体育学习的专业性,学校体育课有田径、球类、武术等,根据学生的喜好,从体育项目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北流市东湖初级中学体育黄健老师告诉记者:“体育课在教气排球的时候,一节课专门教授一个技术动作,穿插一些与气排球有关的游戏,融入情景模式教学,在提升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体育专业技能。”

  有些学生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如何让这部分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增强体质?珊罗初中体育老师谢裕说:“我们会开展一些趣味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比如,单纯的篮球教学比较枯燥,我们融入篮球拉拉操,加入篮球小游戏,慢慢地,有一些原来不喜欢打篮球的学生也爱上了打篮球。”谢裕表示,通过体育课授课方式的变化,可以明显看到学生的变化。他们的身体素质提高了,在每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测试中,珊罗初中的及格率和优秀率都很高,排在陆川县前列。

  新课标下,体育课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以前,我们采用传统的热身活动。现在,我们用生动的音乐带动学生热身,比如跳本草纲目热身操,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比如教学生篮球技能的时候,先从徒手开始练习动作,到有球练习,再到分解动作,最后进行错误动作的纠正。”北流市马岭初级中学是2020年投入使用的一所新初中,体育老师吕永旺告诉记者:“在教学方式上,我们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等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陆川县珊罗镇初级中学(以下简称珊罗初中)体育老师谢裕表示,新课标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提升运动能力,养成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在教学内容上,摒弃了过去单一技术和单一知识点的碎片化教学,提倡结构化的运动知识和技能教学。

  容县容州镇第一中学体育老师梁明勇认为,新课标对体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掌握更多的综合知识,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课程设计,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

  “在五育并举的背景下,我们的措施是实行轻松体育,活跃体育课的气氛,让学生对体育感兴趣。”北流市东湖初级中学体育老师黄健表示,轻松体育更强调课堂的创新性,通过创新教学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多措并举,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同学们,现在是课间操时间,到操场去呼吸新鲜空气,轻轻松松做课间操,会使你在下两节课中精力更加充沛。”伴随着上午第二节下课铃响,珊罗初中的校园广播响起。学生们有序跑向运动场,进行跑步、毽子操、篮球运动操、国学君子谣韵律操等体育锻炼。20分钟的大课间结束后,学生们离开运动场,激情满满地投入下一节课的学习。

  在珊罗初中,体育运动开展得风生水起。下午放学到晚自修之前,篮球场上、乒乓球桌前,都是学生们运动的身影。再加上富有特色的大课间、体育课、眼保健操等,足够的运动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新课标提出了一条重要理念: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记者了解到,目前玉林市各初中每年举办校运会、田径、球类等比赛,通过以赛促练,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体育技能水平,确保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达到1小时以上,为学生的求学之路塑造良好的身体素质。

  除了举办校运会,各学校还有一些“妙招”,让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培养他们进行体育运动的习惯。在暑假期间,北流市马岭初级中学给学生布置了体育作业,让学生跳绳、做仰卧起坐、俯卧撑、立定跳……每天进行1小时体育运动的学生接龙打卡,上传照片视频到QQ文件夹,在开学时打卡多的学生获得了运动能手奖状。

  在北流市东湖初级中学,篮球社团、足球社团、田径社团、舞狮社团等体育社团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学生们对体育的兴趣和运动能力都提升了。(党雪梅)

分页:

【来源:广西文明网_最新要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