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钟建军 通讯员 郭传义 秦琳 邹新宇
八角湾新城、国际葡萄酒城、国际海滨岸线······黄渤海新区以“枢纽门户、智造名城、黄金海岸”为目标愿景,形成“一轴两带、两城三湾七组团”的总体格局,拉开了建设发展框架。
黄渤海新区建设交通局作为新区建设的主力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城市建设和行业发展两大重点任务,致力推动新区融合发展、改善城乡整体风貌、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提高城市位势能级,奋力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实现新的超越。
党建引领
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
一座座隧道打通,一座座桥梁相连,载着城市的高铁梦,潍烟高铁正加速驶来。
黄渤海新区建设交通局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把党建共建主题活动贯穿潍烟高铁建设全过程,通过“共建联建”凝聚合力,形成资源共享、组织共建、工作共商、发展共促的环境,助力潍烟高铁建设再“加速”。
不只潍烟高铁项目,众多重点项目中都有“党员先锋队”的身影,党员先锋队员在项目一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勇于奉献,连续作战,攻坚克难。
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鲜明导向,开展党支部“五星联创”工程,开展支部品牌比武打擂,逐步形成了“三美工程建设先锋”“交通先锋 业达畅通”“精·质”样板等党建品牌,实现党建与业务两手抓、双促进、双提高。
对全局业务开展“承诺践诺、擂台比拼”活动,在建设一线检验干部作风,比效率、比进度、比质量,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工程104项,整体进度符合预期,取得良好成效。
近年来,黄渤海建设交通局党组紧紧围绕城市建设、行业发展、底线工作三大重点任务,牢牢秉持为民、高效、精品、文化“四大理念”,坚持目标导向、把握重点,强化“管行业必须管党建”理念,把党的领导延伸到行业末梢,全力打造先锋模范队伍,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风貌,推动建设交通发展格局全面重塑、城市品质全面升级,为建设交通行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黄渤海新区加快推进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年内完成主体施工。(规划效果图)
城建项目
推动城市品质再提升
放眼广袤的黄渤海新区,一帧帧或视角广阔或情景动人的镜头,折射的,正是这座城市拔节向上的“生长之音”。
按照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的总体思路,黄渤海新区致力于打造一批群众满意、功能丰富、品质一流的基础设施工程,“内外兼修”推动形象之变与品质之变。
初秋的风透着一丝微凉,天山路改造的沥青施工现场仍然是一片火热。天山路改造项目全长4200米,改造后将进一步提升东区整体形象,改善交通环境,打造南北景观大道。
“路在景中延,车在绿中行,人在画中游”。一条条穿梭在城市间的道路就如“血管”,让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生活有元气也有诗意。
今年以来,黄渤海新区推动开展重点区片路网完善、老旧道路提升改造、新区交通“主动脉”建设三方面的道路建设项目,全力补短板、强弱项、优功能。东西区相辅相成的综合交通立体路网快速成型。
路网愈加畅通,景色更加靓丽,发展“脉动”更加强劲。黄渤海新区围绕东区道路提质升级,黄渤海新区重点实施天山路改造,围绕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重点实施S304改建和上海大街道路工程,共同架起区域交通主干路,项目将于10月、11月底陆续通车。围绕烟台国际葡萄酒城,重点实施柳林河西路、台北南路、汕头大街等道路工程,其中,柳林河西路将与柳林河公园成为酒城活力时尚、智慧漫游的休闲载体。围绕黄石湾海洋经济区,重点实施海滨路潮水段、玉兰路、法桐大街等工程。其中,海滨路潮水段全长10.9公里,建成后黄渤海新区海滨路将全线贯通,助推新区互联互通、融合发展。贵阳大街东段、西段、南昌大街等10条断头路、丁字路已经完工,群众出行更舒心,城市发展劲更足。
一座座隧道打通,一座座桥梁相连,载着城市的高铁梦,潍烟高铁加速驶来。黄渤海新区积极推动潍烟高铁、烟台西站、沈海高速快速路改造,深入研究G228准快速化改造,持续提升人流、物流交通承载力。其中,潍烟高铁烟台西站,主要建设高铁站房和配套交通工程,打造现代时尚、换乘便捷的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成后将与机场、港口、高速、公路、地铁共同构筑立体化交通体系。
黄渤海新区重点实施天地广场南区、八角湾会展广场、东岛咀海岸公园3个公园广场以及黄金河、柳林河、白银河3条河道景观项目。其中,天地广场南区改造,定位全功能属性的复合型广场,集休闲娱乐、健身活动、景观建筑为一体,广场空间丰富多彩,计划10月份建成开放。八角湾会展广场,建设活力广场、城市阳台、水岸舞台等景观节点,宇宙晶体镶嵌其中,与会展中心共同打造烟台城市海岸的崭新地标。宇宙晶体外观设计取自锆石晶体形态,建筑内部通过螺旋坡道连接“地球脉动”“太空探索”和“宇宙之旅”3个主题展厅,致力打造全新一代的宇航科技体验与教育场所。东岛咀海岸公园,主要对烟台大学科教园区至八角河入海口滨海环境进行提升,按照缤纷海岸、礁野之森、能量沙滩的特色分区,建设集文化、休闲、教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滨海生态岸线,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黄金河公园,与万华研发中心深度融合,通过重塑河道,打造丰富的水岸活动空间,为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架起绿色廊道,目前正进行河道改线施工。
产业文化中心周边地块景观工程。(规划效果图)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百姓真切感受到城市新变化,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获得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民生事业
擦亮新区为民暖色
老旧小区雨污水管网更新、更换道板砖、划分停车区域、绿化景观改造提升······福莱山街道华电小区,每一个细节的变化,居民都看在眼里,更喜在心上。“老旧小区改造,让居民生活既安心又舒心,满满幸福感!”小区居民刘阿姨欣喜地说。
这种喜悦,洋溢在银芝、华电等10个老旧小区改造现场,随着管网、道路绿化改造的推进,越来越堵的老旧小区居民感受到了“稳稳的幸福”。
在这场城市与梦想的双向奔赴中,建设者们更愿意用实干与担当,将梦想大写在挥汗如雨的民生事业现场。
安置小区建设,让崭新家园更温馨。加快推进西区在建安置小区建设。计划年内交付嘉祥BC区、海和二期、福柳二期等安置项目、安置房5246套。2023年至2024年,计划建成安置项目5个。目前,嘉祥BC区已交付,海和二期、福柳二期已建成,即将交付,三十里堡安置区主体已封顶,2023年交付;福柳三期主体完工、四期正在进行主体施工;B-16小区和潮水安置小区正在进行主体施工,2024年建成。同步推进B-14二期、A-23三期两个项目征地搬迁等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开工建设。抓紧抓实潮水镇清洁取暖、危房改造、厕所革命等各项任务,着力保障群众住房安全、生活便捷、温暖过冬。此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电梯加装也在加速推进,350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点位出现在居民家门口,让生活更加方便舒适。
安置小区加速建设,A-23三期、B-14二期主体完工80%。(效果图)
大季家区片,对街道驻地大季家路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改造提升,芦洋、初旺和小季家三个村,统筹城乡供水一体化、生活污水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敷设地下管网后,重新铺设村内道路;潮水区片,今年对潮水剩余的解北路、泊柳路等29公里县乡道路进行改造提升,同时考虑乡村振兴示范点和旅游因素,打造接夼梁家-费东等10.7公里连村观光路。
黄渤海新区改变的是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不变的是始终如一的为民情怀。黄渤海新区持续加大教育医疗投入,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扩容,统筹推进教育、医疗等56个民生项目。其中,科教文体领域,年内建成新第四初级中学、育黎小学、新启明等9所学校,增加学位1.6万余个,建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加快布局环东岛科教走廊。快速推进烟台大学科教园区、八角湾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山东建筑大学产学研基地等10个项目,打造辐射全市的科技创新引擎和高端人才聚集区。聚力八角湾体育公园建设。以“八角云朵·活力绿心”为设计愿景,导入体育竞技、健身休闲、商业娱乐、演艺活动等多种业态,打造地标性体育服务综合体,现已开工建设。
医疗健康领域,启动了八角湾国际医院、公共卫生指挥中心、大季家医院二期、潮水卫生院等项目建设。其中,八角湾国际医院,按照公立三甲综合医院标准建设,布局门诊医疗、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等功能,共2000个床位,打造立足烟台、辐射胶东、国内一流的区域性医疗中心,计划2024年底建成投用。公共卫生指挥中心,集应急指挥、集中办公于一体,叠加酒店功能,可实现平战快速转换,项目于5月16日开工,计划10月底前交付使用。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沿着新区足迹探访,仿佛有一双魔术之手,将美好蓝图一笔一划描摹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循着这蓝图,大楼平地起,街道焕新颜,更加美好的黄渤海新区款款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