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12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张春雷)回望新沂市老旧小区改造之路,从“精打细算”小心翼翼的基础设施改造,到“试点先行”奋力攻坚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再到“以新换心”“精雕细琢”有温度的和谐老旧小区,始终不变的,是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和奋力改出民生“幸福答卷”的决心。
从“精打细算”,到“试点先行”
从“无米之炊”一步步演变成“全民盛宴”,老旧小区改造当下的“火热”,离不开国家自上而下对老旧小区人居环境、居民幸福指数提升的坚定决心。
“2017年,作为苏北县级城市的新沂刚刚起步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在改造经费少、改造经验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各项改造工作可以用‘手忙脚乱’来形容。”新沂市老旧小区改造科科长刘大伟回忆,“当时的改造工作主要集中在路面破损整治、小区环境卫生整治、绿化工程提升、安防人防设施完善等方面,改造的内容比较单一。”
2019年,新沂市作为全省第一批美丽宜居试点城市,升级实施美丽宜居城市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通过上级政策资金支持,让改造工作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与此同时,有了前两年“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造经验,逐步建立起了部门联动、沟通议事、多方参与等成熟改造机制。
近年来,新沂市不仅在雨污分流、垃圾分类、智慧用电、消防整治等基础性改造上有独到经验,还针对老旧小区因地制宜“量身定制”各类提升性项目。截至目前,新沂市共改造老旧小区(片区)66个,改造面积148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4342户,全面拉开了新沂市老旧小区改造的序幕。
从群众不理解,到全面支持和关注
违建拆除工作是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的一大难题。2020年,作为新沂市唯一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类项目,新华小区由于建造年代久远,违建规模已成“气候”,成为了当年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时任新沂市房产服务中心副主任的邹红莲和市人大、街道、社区工作者、小区党员代表为解决拆违难题,进行了多次入户走访、组织协调。
“老旧小区违建的历史因素复杂,沟通起来也比较困难,但是拆违工作是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前提,不解决这个大难题,改造工作很难顺利进行下去。”邹红莲说。
违建拆除涉及居民切身利益,大家关注度很高,参与热情也高,邹红莲利用这一点,积极与其他各部门协同作战,牵头做好居民协调工作。搭建了线上沟通议事平台,居民可以通过微信扫码提交各类改造意见,“改不改”、“怎么改”都由群众说了算。与此同时,市人大及时出台了推进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的决议和方案,逐步破解了小区居民意见不统一、利益不均衡、违建界定不清等难题。通过一系列举措,居民群众参与改造的积极性也被彻底调动起来了。
如今的新华小区,居民切实感受到小区绿化由“粗”到“精”、道路由“洼”到“平”、管线由“乱”到“齐”、房屋由“旧”到“新”的种种变化,逐渐从“不理解”“要我改”,向“我支持”“我要改”的积极转变。
从破旧立新,到深得民心
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深入推进,更多的可能性正被探索和创造。新沂市新苑小区原本是“老破旧”“脏乱差”的代名词,外墙脱落、屋面破损、下雨漏水、化粪池溢出……2021年,随着老旧小区改造队伍的进驻,29个栋楼发生了华丽蜕变,新沂市老旧小区改造的经验也被刷新。
“我们将小区不合理的封闭式绿化空间、边角地进行重新规划,让空间布局更加美观、合理。再补种景观丰富树种,提升环境品质,增建树阵式停车位224个,非机动智能充电车棚85个,有效改善了居民停车需求。”新苑小区项目改造负责人刘大伟介绍说。
“小区不仅防水做得牢靠,很多地方还特别为我们老年人考虑,以前要绕道才能进单元,现在道路优化了,整体环境也更漂亮了,就像住在了新小区里。”居民张玉兰老人笑着说。不仅是道路得到优化,新苑小区还对楼梯扶手等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多点设置临时休息座椅,利用拆违空地增建了一所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弥补了社区养老服务短板。
改造后的新苑小区成为了居民美好生活的新起点,从“里子”到“面子”都焕然一新。小区内古韵凉亭与成荫绿树交相呼应,崭新的健身区和儿童娱乐区成为孩子们最喜欢活动空间,营造欢乐和谐的小区环境氛围。
“居民对改造后的小区产生好感,形成文化上的认同,这是老旧小区综合治理过程中最难得的。只有处理好改造与保护的关系,留住居民心底最温暖的记忆,才能真正打造出和谐温暖的宜居住区,做到‘以新换心’。”现任新沂市房产服务中心主任邹红莲表示,“我们将一如既往聚焦居民切实需求,以城市更新行动为统领,坚持因地制宜、居民自愿、建管并重的老旧小区改造,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中国江苏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