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孙立人这些年来突然走红网络,并被冠以“无敌战神”之名,主要得益于邓贤先生写的历史小说《大国之魂》。
该书第15章以看似漫不经心的之文笔,写下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情节:即孙立人率领远征军新38师到了缅甸战场,于1942年10月29日占领新平洋,俘获到日军八九名伤兵。参谋军官向孙立人请示该怎样处理,书中写:“孙立人厌恶地皱皱眉头,不假思索地命令:‘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枪毙。今后都照这样办。’”
由于日军在侵华过程中犯下了滔天罪行,他们无恶不作,烧杀抢掠,灭绝人性。
所以,读者读到这,看到了书中孙立人的说话,无不拍手称快,长出一口恶气。
这之后,有人把书中孙立人说的话不断扩大,说孙立人不是枪毙俘虏,而是一颗子弹也不肯浪费,直接活埋。
甚至,活埋的数字不断变大,先是八九个,后来是八九十个,再后来是六百个,再再后来是一千二百个……
如果不是有专家出来辩诬和叫停,可能这个数字还要继续演变和扩大下去。
实际上,攻占新平洋之战只是一场小规模的接触战,双方投入兵力并不多,中方是三百人,日方是二百四十多人。战斗虽以日本告负,但没有日本士兵被俘虏。
老覃在这里说一下,孙立人的堂侄孙克刚当时是《中央日报》远征军随军记者,他在孙立人的精心安排下写有《缅甸荡寇志》一书。该书后来由孙立人斥资出版。查核该书可知,孙立人在整个缅甸战场一共才俘虏日本士兵323人。
显而易见,流传于网络的“活埋一千二百人”的说法是一则假得不能再假的谣言。
我们也应该知道,《缅甸荡寇志》一书既是孙立人主持出版的,以孙立人向来喜欢矜夸的性格来看,书中只会夸大其词,而不会缩水。
这不?按照《缅甸荡寇志》里面所写,单单孙立人所带领的新一军就毙敌3.3万人,伤敌7.5万人,共杀、伤敌军10万多人。
但查蒋纬国主编的《抗日御侮》,在整个缅北滇西战役中,中国远征军击毙俘获日军才不过2.5万人。
另外,在《缅甸荡寇志》一书中,还着重提到了孙立人优待日本俘虏的事迹,并开出了一份由日本战俘今田宽美的自供词,以佐证孙立人“优待俘虏”之举,目的是想称颂孙立人的新一军是仁义之师。
一句话,孙立人杀俘之事,是不存在的。
但孙立人愣是因为这不存在的“杀俘事件”被网友们炒作成了“无敌战神”、“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国军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等等。
孙立人平生最引以为自豪的 是“仁安羌大捷”。
对于这场大捷,孙立人自称“击溃十倍于我之敌人,解救十倍于我之友军”。
但是,根据卢洁峰所作《仁安羌解围战考》里面的考证,在该战中,孙立人所带领的新38师113团参战官兵数目约为800人,日方是33师团214联队(缺第一大队)的2800人,解救出的英军为4000余人。
即所谓“击溃十倍于我之敌人,解救十倍于我之友军”,完全是夸大其词。
另外,必须说明的是,在这场战斗中,敌我双方投入的人数并非800:2800,而是4800:2800。
原因很简单:被困的英军4000人并非嗷嗷待哺、坐等搂抱的婴儿,而是拥有精良武器,且战斗力并未衰减的被困之师。
俗话说,困兽犹斗。
这4000被困之师得知援军已至,精神必振,战场更盛,和孙立人一里一外,对敌形成夹攻之势,又倚仗着武器和兵力上都占优,解困是必然的事了。
被困的英缅军军团长史利姆事后回忆,当时,他命令团里所有炮兵、所有可以用的坦克都开出配合孙立人的对敌攻击。
所以,“仁安羌大捷”之说,主要出自孙立人之口,国民政府并没有这一说法。
现在查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著的《缅甸作战》,也并未有仁安羌战斗失败的记录。仅有“好像是中国军的一部来援”字眼。但最后却以“第33师团的仁安羌战斗胜利结束”一句来结束对仁安羌战斗的记述。
所以,老覃认为,孙立人是抗日英雄不假,但要上升为“无敌战神”级别,显然还是有差距的。
其实只要稍微想一想,也就什么事儿都明白了。
如果孙立人真是一尊无敌战神,那蒋介石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
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因为蒋介石不清楚孙立人的本事,没利用好。
这并不是事实。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对我中央苏区发起一次又一次“围剿”时,期间是起用了孙立人的,但孙立人的表现并不能让他满意。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孙立人不愿打内战。
好吧,孙立人可能是真的不愿打内战。
但他为何要到抗日战争末期才露脸呢?
要老覃说,既是无敌战神,就应该在抗战初期大显神通,把日本侵略军揍疼揍哭,揍得他们满地打滚啊。
莫非,是蒋介石故意雪藏不成?
不是的。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为税警总团团长的孙立人就奉命开拔奔赴了淞沪会战前线,但在蕰藻浜(吴淞江北支流)一下子就被日军击破了;他带领残兵退守苏州河(吴淞江南支流)南岸后,再遭到日军袭击,全军溃散,他本人全身被炸伤13处。
受伤后的孙立人被送到香港跑马地养和医院养伤了。
伤愈复出,主要以训练新兵为主。
蒋介石对孙立人曾有过比较中肯的评价,他说:“(孙立人)对于训练部队很好,不过打仗不行。”
蒋介石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当着孙立人的面说的。
这句话,差点没把向来心高气傲的孙立人气死。
但气没有用,如果他真能打仗,蒋介石早把好钢用在刃上了。
很多人谈论孙立人,都喜欢拿他在四平与林彪的交手来说事,说林彪不是他的对手。
殊不知,四平之战,那是杜聿明与林彪的对阵,孙立人不过其中的一个表现略为抢眼的角色而已——他之所以抢眼,是他在该战胜败已分之时重领新一军出战,撵着已经弃守四平的林彪打。
但是,老蒋很快就解除了孙立人的兵权了。
因为老蒋清楚,孙立人不但不如杜聿明,而且不如廖耀湘。
说到这,也许有人会问,蒋介石既然认为孙立人“打仗不行”,为什么又要在去台之初起用孙立人担任陆军总司令、晋升为二级陆军上将?
主要孙立人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校,受美国军界和政界看好,而蒋介石要讨好于美,不得不重用于他以博美之欢心。
台湾狂人李敖是看不惯蒋介石的,由于孙立人和蒋介石不对付,他就极力赞美孙立人,称“
孙将军是国民党集团中最杰出的将领,学历之深,无人可及;练兵之精,无人可及;战功之高,无人可及;身上弹孔之多,无人可及;国际性声誉之隆,也无人可及”。
老实说,这些赞美有些过了。
但他评论蒋介石对孙立人的态度,却无比精当:“蒋介石落魄到台湾之后,为争取美援,打出孙立人牌,然而当鸟尽弓藏之时,便以冤案软禁孙立人。”
时间到了1954年,台湾受美国庇护的关系之定,老蒋就不怎么把孙立人当回事儿了。
偏偏,孙立人自我感觉良好,不知收敛,在大规模整军运动中触犯了蒋家父子的利益。
蒋介石眉头皱都不皱,下令把孙立人软禁。
孙立人这一遭软禁,长达33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