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最合适不过。各地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力地阐明了这个道理。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县市、一个乡镇甚至一个村庄,都会有自家的“非遗”。
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最西部,属浅山丘陵区。原名“观音堂乡”“观音堂林站”,曾是全县唯一的“省级贫困乡”。
据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河南省宝丰县地名志》记载,解放后,曾经称为“观音堂中心乡”“观音堂区”“观音堂公社”等。也几次隶属大营(公社、区、镇)。总面积73平方公里,“七山三川九道沟”,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耕地仅有14353亩。
在这样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里。生长着全县其他地方没有的物种,讲着与其他乡镇有明显区别的方言,保留着淳朴厚道的古风。还有发现的庄科洞穴遗址,是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活旧址。
这里有春季就有的春蝉,学名“陕西马蝉”;有长着十条腿的可入中药的“全蝎”。有这里独有的荆条类植物“豆腥条”(也有叫做“栋清条”“豆青条”的)、“偏荆榆”(也有叫做“芊荆榆”的);有散布山野的野生柿子树、野生皂角树。
物产也影响着人们的饮食。春蝉的幼虫“爬叉”、山野的“全蝎”、皂角树和花椒树的嫩芽都是家常菜。“木兰头”菜产自一种小乔木,“棠梨花”菜产自棠梨树。
如果你初来乍到,走进任何一户农家,他们的第一句话是:“(你)回来了?”他们把陌生的你视为家人,那份亲切拉近了双方的距离,感动得你直想流泪。这样的古风在城市难以寻觅。
山区土地瘠薄,耐瘠薄、耐干旱的荆条类灌木或小乔木甚多。荆编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这里不知传承了多少代。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平顶山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发展中心举办的非遗夜市上,观音堂山区的荆编制品深深地吸引了游客。
那荆编制品,有十几种器型。有的荆条去了皮,白亮干净;有的带着皮,本色自然。有家常放水果、馒头、烙馍等食物的小筐儿,有大小高矮不等、最高约一米的花瓶状器物,有类似于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描述的“狗气杀”的大大小小“气死猫篮”,还有白蜡条编制的“篮子”“箩头”“箩筐”。
因生产力快速发展,“篮子”“箩头”“箩筐”等作为生产工具的市场需求大大萎缩,过年时盛放肉、丸子等食物的“气死猫篮”也因冰箱的普及鲜有人用,倒是具有实用性的小筐儿、具有装饰性的花瓶状器物,颇受游客青睐。
编筐、编篓,重在起底和收口。这些凝结浓浓乡愁的荆编,在60后、70后的心目中独具亲切感。观音堂示范区老文化站站长赵保国的岳父寇占立是荆编传承人。生于1940年,观音堂示范区三间房行政村石板河自然村人,自幼跟随祖父辈学习荆编手艺。每编织一件器物,细长柔韧的荆条按照他的“腹稿”,在手中前后左右、上上下下穿梭、翻飞。遇到关键处,还用小锤子敲几下,砸瓷实。那手及手臂的力量、那大脑显示的智慧、那工匠精神的执着,展示着劳动的美。编成的器物,在做到坚固耐用的基础上,也呈现着艺术的美。
赵保国说,荆编使用很广,过去,盖房用的里子、养鸡用的笼子、围物品的“围栅儿(“栅”:此处念shān)”、荆席等都是荆编制品。
荆编的原材料,“豆腥条”、黄荆、“偏荆榆”等是野生的,白蜡条则需要栽培。这些植物生命力强,今年收割,明年就又发芽成长;由于耐瘠薄、耐干旱,编织成的器物结实耐用还耐水沤。夏秋时节刚收割的荆条,水分多,脆,易断,须停放两三天,蒸发掉一些水分,显得柔韧,才可以编织;冬春风干的荆条,编织时需要用水浸泡才能使用。
山窝窝里面石头多。石堰、石墙、石街道不时会看到,还可遇见放在村头的石碾盘、石磙、石臼。而石雕作为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今年9月份,列入了平顶山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观音堂示范区回龙庙行政村铧匠庄自然村,有两位石雕代表性传承人。其中一位叫张太和,生于1956年,今年66岁。
张太和坚持守正创新。他说,中学时学过美术,自己会画画、爱养花。这对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石雕技艺很有帮助。他一凿子一凿子地,雕刻出许多观赏性艺术性很强的石雕作品。石蒜臼,内圆外方,四周分别刻上“梅、兰、竹、菊”四君子图案。大鱼缸,上圆下方,代表天圆地方。口径达一米,底座四角雕刻出四头小象,并雕出“吉”“祥”“如”“意”等字样,寓意美好。用朱自清先生散文《荷塘月色》意境组成的组雕,石青蛙昂头向上,口中吐水,喷向一个莲叶状石盆,再向下流入另一个莲叶状石盆,再跌入一个石臼、再跌入石水槽。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石壁上,饰以荷叶、荷花图案,并刻上篆书“荷塘月色”四个大字,涂上红色,独具匠心;石槽中,如果放入游鱼、栽上荷花,别有情趣。
张太和家的邻居李遂方老人七十多岁,也是石雕传承人。他们说,过去,祖上雕刻的主要是门墩、过门石、石磙、石槽、耢子、碾盘、蒜臼、杵臼等实用的生产生活用品。为顺应时代发展,他们的石雕作品实用性兼及艺术性,仍然颇有市场。石龟、石狮子、石貔貅、石蟾蜍、石金鱼购买回去大都做了艺术品欣赏;石鱼缸、“荷塘月色”组雕等,被企业买走做大厅、院落的点缀。上面雕刻的莲荷象征清廉,牡丹象征富贵,菊花象征高洁,梅花象征坚贞……上面装点的二十四孝图,弘扬了传统孝道文化。
学习石雕技艺需要耐心、需要时间的积累。张太和说,现在赚钱门路多,像石雕这些技艺,脏、累,学习的就少。两个儿子都自幼学习这项技术,但是目前都在外打工。手头接的活儿多了,孩子们也回来帮忙。我希望孩子们把这个祖传的技术代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也希望有兴趣的年轻人学习石雕技艺,他会毫不保留地教大家。
张太和家几代人农忙务农、农闲搞石雕生意,家族从事石雕的故事曲折感人。
谈起祖上从事石雕的故事,张太和几乎流了眼泪。解放前,曾祖父37岁去世,祖父53岁去世。曾祖父虽身怀石雕技艺,走村串寨锻石磨混口饭吃,怎奈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正值壮年因病撒手人寰。祖父因为给人家做门墩,石屑崩伤眼睛无法医治,活活痛死。张太和常年劳作,双腿变形,双手是茧。他说,现在与祖上的日子是天地之别。他教育孩子们要珍惜现在的好日子,感谢党的英明领导。
观音堂示范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丰富的,孕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是美好的。穿梭在这里,翻山越岭,风光无限。时而古村掩映,静谧安详;时而古树耸天,苍枝碧叶;时而豁然开朗,鬼斧神工;时而羊肠小道、曲曲弯弯,掩映在遮天蔽日的树林之中,但见蝴蝶翻飞、松鼠跳跃、螳螂怒目。
今年我三次来这里采风调查。第一次在暮春时节,桑葚红紫,春蝉嘹亮;第二次在盛夏,花椒泛红,白鹤翻飞;第三次在初秋,白露节气刚过,山之明丽、水之清冽,天之湛蓝、树之苍翠,野风吹来,物我两忘,飘飘欲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大种类我们观音堂示范区都有。民间文学有九龟朝赧王传说、十八里干河传说、观音寺传说、蹚将故事、民谣、歇后语,传统戏剧有曲剧,曲艺有河南坠子、风搅雪坠子书,传统美术有石雕、剪纸、虎头鞋,传统技艺有养蜂技艺、养蝎子技艺、花椒种植技艺、传统豆腐等传统技艺,民俗有婚嫁习俗、添仓、送扇等,富有地域特色,在活态传承着。这里还有尖山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石板河风景区、三间房风景区、余家客舍等旅游资源。”老文化站长赵保国如数家珍。
本世纪初,“观音堂乡”改为“林站”,保护绿化成果、扩大绿化面积,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截至目前,森林覆盖率达40.5%,远远高于全县其他乡镇。去年,“林站”改为“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名字的改变,透出了时事的变化。在如今“文旅融合”的趋势下,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自然风光、传统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孕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概莫能外。
如何借助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让藏在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助力乡村振兴、助推文旅融合,需要我们深深地思考。
如果民间文学类非遗资源,建成“故事坊”,讲给游客、讲给孩子们听,故事中的真善美得以弘扬、假恶丑受到鞭挞。比如,山区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蹚将故事?滋生蹚将的社会土壤是什么?正如当地流传百余年的《蹚将歌》(又名《打山屯》)唱的那样:“中华民国冇朝廷,蹚将越闹越高兴……同志们,想一想,蹚将落的啥下场。拿起枪杆齐对外,保卫祖国和家乡。”在清末和民国年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土地贫瘠的山区统治力量薄弱,加上十年九旱,民众为讨活路,由此产生了近代的绿林——蹚将。如果政治清明、安居乐业,谁还会“掂着头去混”?
如果石雕、养蜂、养蝎、荆编等扩大规模,更多人以此就业,既为游客提供了地域特色的产品,也增加了群众的收入。老文化站长介绍,现在观音堂示范区养蜂的有70户,规模大小不一,山区丰富的林木资源和四季的鲜花为蜜蜂提供了蜜源。
如果在旅游景点展演婚嫁、添仓、送扇等风俗,表演戏剧、曲艺,也一定能够吸引游客的眼球……
宝丰县是国家级说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不仅保护县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护孕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今年8月,宝丰县入选全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地区。观音堂示范区作为宝丰县的一个区域,淳朴厚道的民风、郁郁葱葱的树木、清澈透亮的山泉、纯净湛蓝的天空,无不阐释着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美好。新时代新征程,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助力,山区乡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郭敬伟)